特別報導

有事青年行動誌 #10

「綠悠遊」用最熟悉的公園,帶大家認識嘉義市的風土

2020/09/22 ,

評論

有事青年實驗室

Photo Credit :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有事青年實驗室

有事青年實驗室

「青春的靈魂,實驗的熱忱」,人類有青春這段歲月,就是拿來搞事用。 最有Guts的嘉義市,與最有事的青年一起尬創意!勇於突破的膽量、放手去搏的青春、積極嘗試的熱忱以及幫助社會的信念,是有事青年的態度。一起當一個願意不計較的投入,試著搞些可能翻轉地方的事的「有事青年」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到公園大家都有說不完的回憶,公園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或許因為太平凡,而被忽略,殊不知公園是一個現代都市的不可或缺存在,是城市之肺,對城市的環境、空氣清潔非常重要,也是城市永續發展指標之一。3 位對嘉義市公園擁有童年感情的在地囝仔,因懷抱將嘉義市人文歷史與風情給大家,重新聚首組成「綠悠遊」小隊,藉著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資源,讓更多人在美食、休閒與綠意的公園中認識嘉義市。

「欸!嘉義市有什麼好玩的?」自從她們上了大學後,遇到來自各地的同學,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但也促使她們思考,故鄉嘉義市有什麼值得推薦給大家?

黃于珊 、蔡佩妤與陳柔慈三人從嘉義女中時期就是好友,雖然畢業後各奔東西,但這個暑假因為「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又重新聚首,並且一起燒腦解答了問題,她們想要將嘉義市難得的人文歷史與風情,介紹給大家。因此誕生了以嘉義市區公園為主題的綠悠遊提案,並且可以充分發揮她們主修都市計畫、景觀設計與視覺藝術的專長。

公園背後有故事,旁邊有美食

這個點子是由蔡佩妤發想的,她記得自己念嘉女時,常跟朋友到公園野餐,社團活動也會到對面的文化公園進行;黃于珊是這次「揪團」參賽的發起人,她說自己對公園也有非常深刻的童年印象,小時候常跟阿嬤到公園跳舞;陳柔慈更是說起爸爸曾帶她到嘉義公園的水溝裡抓過蝦,讓大家嘖嘖稱奇……談到公園大家都有說不完的回憶,公園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或許因為太平凡,而被忽略,殊不知公園是一個現代都市的不可或缺。

三位嘉義女孩的導師,則是嘉木居執行長的薛俊朋,從事老屋與文化保存的他,對於嘉義市的文史非常熟識,他指出「嘉義市公園的興建都有歷史背景,都有緣由」,並很高興能看見年輕人,在自己的故鄉呈現這樣的議題,而且想辦法讓這些公園被看見。

綠悠遊3
Photo Credit : 綠悠遊

為了提案,她們展現了學術研究的能力,針對市內公園展開了調研,將全部計畫內的公園造訪完畢,並且發放民調,進一步發現了嘉義市公園特色與所面臨的問題。首先,是嘉義市的公園旁,多半都會有特色小吃或排隊美食,很多人買了美食,然後移駕至公園中大快朵頤,她們想許美食可以成為民眾或遊客探訪公園的誘因之一,也可以為店家帶來更多消費者,是個多贏的策略。

此外,她們也發現,若以使用率來分析公園時,有故事、有特色的公園,不一定使用率高,因此讓更多人認識這些公園,則是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透過這次計畫更實際了解到,嘉義市因為地理環境因素,經常會受到 PM2.5 影響,因此市府按照都市計畫積極開闢公園、綠地來降低空氣 PM2.5 濃度,提升空氣清新品質。因為知道公園對城市的重要信,更加深團隊對於公園推廣的使命感。

她們的解決方案包括設計各個公園的專屬明信片、製作公園的宣傳影片,讓使用者更瞭解公園故事與嘉義歷史,並串聯公園附近的美食店家,製作使用地圖,若有經費與技術,下一階段希望能開發 APP,應用科技,以手機帶路,方便市民及旅客的探訪與互動。

「美食與公園都是很貼近庶民的場域,來嘉義市就是要體驗這種在地生活,要推廣嘉義市,不用再花錢去興建新的東西,公園就在那邊」薛俊朋說,他對於這個行動提案寄予厚望。

DSC_0511
Photo Credit :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因為年輕,成長的潛力無窮

「我們在一次說明會後,就跟老師定期每周開會,而且匯報進度。」黃于珊說,積極的三人組雖說對入選或得名不敢抱著太大的期待,但卻非常認真的蒐集店家資料,製作影像紀錄,甚至申請航拍,讓大家能先從影音中認識嘉義市的公園。

薛俊朋帶領的方式是提供她們專業的工具,如專案管理、任務分配等方法,然後放飛,讓她們按部就班的利用所學到的方法去進行,他認為「如此能力會慢慢的提升,這個行動完成後,她們的能力有多少提升,更是培育的重點,而且我相信她們是潛力股。」

的確,這段時間裡,每個環節都讓她們學習到很多實務經驗,問起參加以來有沒有收穫?她們異口同聲地點頭說有,此起彼落的分享著:「讓我們在還沒有出社會時,就可以家鄉做一點事。」、「透過這次的計畫,加上導師的指導,獲得很難得的實務經驗,是在學校學不到的。」、「隨著計畫時程展開,越來越覺得自己在幹大事了!」、「目標越來越明確,也越來越有動力。」三個女生逐漸進入狀況。

現在回想參賽簡報時的生澀,黃于珊笑著說,「因為我沒有上台簡報的經驗,當時就自告奮勇主講,沒想到上台後很緊張,講話一直打結,還好評審的眼神還不會太犀利,還會邊聽邊肯定,讓我越講越有信心,最後從容的講完。」沒想到蛻變的速度如此快,透過競賽的流程、導師的指導,加上她們自己的努力付出,一個暑假的時間,她們似乎更成熟了,也對嘉義市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次「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的活動中,主辦單位特別為入選者舉行了工作坊與課程,在第一次的課程安排下,她們做了小型的初步成果發表,展現的執行力與目標可行性,當場就有導師提出討論,看能怎麼樣支持團隊永續進行,團隊們對於獲得這樣的回饋,非常開心,也證明她們的提案有遠景,並且可以將效應擴散,讓更多人在結合美食、休閒、文化與綠意的公園中認識嘉義市,也希望透過這個計畫向市民倡導公園對於城市的重要性。

專題下則文章:

用年長者的故事,搭起與年輕人溝通的橋樑 ── 阮ㄟ桃城時光機


有事青年實驗室:

嘉義市去年辦理有事青年節、勇契學等青年計畫,鼓勵越來越多的在地青年勇於付出行動,透過創新的思維和熱情的投入,讓每一件青春小事,成為翻轉社會的「大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