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有事青年實驗室

挺你的有事,號召青年無畏挑戰「做代誌」

2022/03/16 ,

評論

有事青年實驗室

Photo Credit: 嘉義市政府
有事青年實驗室

有事青年實驗室

「青春的靈魂,實驗的熱忱」,人類有青春這段歲月,就是拿來搞事用。 最有Guts的嘉義市,與最有事的青年一起尬創意!勇於突破的膽量、放手去搏的青春、積極嘗試的熱忱以及幫助社會的信念,是有事青年的態度。一起當一個願意不計較的投入,試著搞些可能翻轉地方的事的「有事青年」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說有一件事,你會不顧一切,勇於面對挑戰,開創出社會新的可能,那會是什麼事情呢?29組行動團隊在起步開始,面臨諸多挑戰,但在競賽的支持鼓勵下,皆順利完成他們自己的行動故事。他們每位都是最好的青年體現。

「希望在有事青年的平台上,能夠激蕩出更多的能量跟火花。」嘉義市市長黃敏惠在第二屆有事青年行動提案競賽成果分享會上期許著。

將時間倒回至三個月之前,參與第二屆有事青年行動提案競賽的29組團隊們在啟動小聚上,對於目標議題的瞭解或是對象的需求都還有點模糊,對比分享會這天,各組已經可以透過不同的展現方式,如動態體驗、靜態作品或是擬真體驗分享他們的行動故事,在他們身上,清楚可見難掩的自信及笑容,無疑是團隊在競賽中最好的收穫,也再次證明只要勇敢嘗試,任何改變都可能發生。如此大的成長轉變不僅是計畫上的培育資源挹注,更是團隊本身願意大膽嘗試,將內心的無限創意發揮出來。

學霸
Photo Credit: 嘉義市政府

創建平台匯集人才,蓄積改變的能量

「有事青年」是嘉義市政府青年政策的品牌,只要年輕人關心社會議題,運用獨具的創造力及可能性,願意挑戰現狀,嘗試不同的解方,都是這平台在尋找的人才。此屆更是召喚了橫跨高中生到初步創業者的熱血青年,領域包括社會關懷、高齡、創生、環境、教育、食農各面向,在疫情影響下,他們依然落實行動,並在時間壓力下完成。他們在成果展中的表現令人驚艷,如食農組別的「植人精神」、「清炒鹹魚佐鮮菇」、「初心者肉舖」均以年輕視角重新詮釋農業;而教育組別如「輔我成仁」、「青斜」、「FJ-ACO」、「佇嘉木」、「小恐龍養成記」、「哈密瓜冰沙」、「玩吧!學霸!」、「MentorList 夢想青年」、「小桌末桌遊教學團隊」則重新解構學習過程,使教育更多元。

有事青年-611
Photo Credit: 嘉義市政府

推廣食安與食農,認識台灣豬的一身

「初心者肉舖」本就是一家實體店鋪,團隊成員張陳榮與蔡佳恩同為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碩士,雖然不是出身嘉義,卻因為從大學至研究所都就讀嘉義大學,因此愛上了這個地方,並移居至嘉義市,開了一家外觀不輸給咖啡店的豬肉舖。

透過腦力激盪並與業師討論後,他們最後決定以講座的模式呈現,直接與人們接觸,推展正確的觀念,例如溫體豬與冷藏豬的爭議,「我們先從這個最簡單的開始,跟大家解釋豬肉的新鮮度,與最初的處理模式非常重要。」第一場講座在南興國中舉行,畜產是張陳榮的專業,但要讓國中老師們對他的理念買單,必須用貼近生活的比喻去講,「開場先用教育部的字典查新鮮的定義給老師們看,然後再展示溫體豬的處理過程,如屠宰後6至8小時才到傳統市場,其中沒有冷藏保存,很容易滋生細菌,產生味道,但大家都說溫體豬新鮮……」當對照字典中新鮮的定義,老師們都笑了,張陳榮找到了國中老師的語言,成功地扭轉刻板印象,讓他們正視冷鏈對豬肉的重要性。

LINE_ALBUM_220315
Photo Credit: 初心者肉舖

第一次的講座在設計好的段落與互動中順利完成。其實,這場講座來之不易,張陳榮他們除了師長同學外,在嘉義毫無人脈,透過有事青年的業師樂檸漢堡創辦人陳永中的協助,認識了支持青年創業的南興國中校長,校長幫忙安排場地、召集老師,還兼做主持人……說到此,張陳榮感動地說「我們在嘉義無親無故,除了市政府很幫我們外,遇到的人也很支持我們,感覺不光是我們自己在創業而已,帶給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從食安推廣到食農教育,都是這家肉舖的初心,顯示年輕人學農從農的義無反顧。

創立遊戲教學社群,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而教育類別的「玩吧!學霸!」則已經有了創業規模,希望再建立遊戲式學習與授課的社群,提供長期的服務。當蘇思揚得知事青年的行動提案競賽,認為這是一個讓他的創意可以安心實驗的機會,希望利用社群的概念,讓需求者不止是來上一次課,而是可以持續學習。利用市府提供的資源,他著手規劃提案中的實驗課程,先透過線上教理論,接著聚集大家見面一起做出桌遊。「線上有30多位學員,實體則來了約20位學員,一群不認識的學員,在4小時內,當場做出很棒的桌遊,不但完成度高,玩法的設計深度也夠。」事實上,經歷這次課程,蘇思揚的收穫更多,透過教學中的觀察與課後的訪談,更深入了解「客戶」需求,這些都是未來創業的養分。

業師制度是有事青年的特色,而蘇思揚應該是所有參賽者中與業師諮詢最多的一位,「我報名時並不認識這些業師,但後來仔細看了他們的經歷,才知道這些老師都滿厲害的,因為我時間比較有彈性,就找了不同領域的業師請教,大概有十位吧,對我幫助很大。」

成長不孤單,在市府支持下勇敢做代誌

在計畫期間,有的歷經團隊的磨合,有的在繁重學業間擠出時間開會或執行……即使辛苦也甘之如飴,雖然一開始憑著一腔熱血提案起,但在行動中他們感受到自身的成長,理解了要先去找到問題的根源、真正的需求;與接軌現實,同理人心,進而完成更有溫度的行動,並將這份心情延伸到未來,去改變社會,創造時代。

有事青年-230
Photo Credit: 嘉義市政府

有人說行動是孤獨的,但在嘉義市有事青年平台上,從地方創生到社會創新都有人陪伴;無論是需要在地關係的連結或者創新思維的實驗,都可以在此獲得最大的幫助。未來,期待更多年輕團隊一同加入有事青年的行列,邁出行動第一步,投入社會實踐的態度,以城市議題來出發,過程中透過現象分析來找尋隱藏性的地方問題,並嘗試以創新模式尋求解決之道,將熱情與愛化為行動,化為力量,以團隊的影響力翻轉世界。就如同市長黃敏惠總是掛在嘴邊的那句話:「青年有事,國家才沒事。」正是有事青年最完整的詮釋。

“業師們想和有事青年們說“

致遠體驗設計創辦人卓致遠:在做出改變之前,先去了解你的顧客。因為了解人才能改變人。

美感細胞共同創辦人 張柏韋:好的信念會透過行為來雕刻這個社會,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每跨出一步,都可以累積,人比自己想像的堅強,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長庚科技大學嘉義分部護理系專案助理教授 張嘉秀:Just Do It!光想沒有用,執行它就對了!

樂檸漢堡共同創辦人 陳永中:開始為成功之母,你們都已經開始了,那就有成功的基礎和價值。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詹魁元:只要開始就有希望,祝福團隊的所有

成員都在尋找方向的路上,滿載而歸。

(依業師筆畫順序姓名排列)

我們眼中的有事青年是…

有事青年是閒不下來的人,想做一些不同的改變,好像有填不滿的渴望,有時候也是有點多管閒事吧!—初心者肉舖

有想法、有熱情的青年,就是有事青年—玩吧!學霸!

專題下則文章:

社會創新的正確打開方式─拉近與高齡長者、移民工的距離


有事青年實驗室:

嘉義市去年辦理有事青年節、勇契學等青年計畫,鼓勵越來越多的在地青年勇於付出行動,透過創新的思維和熱情的投入,讓每一件青春小事,成為翻轉社會的「大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