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從煞星到網紅:開光雞與引路鴨的故事

台灣傳統民俗上有時會用雞鴨來開光和壓煞,這些祭改用禽類多被視為帶有邪靈,讓許多人民眾避而遠之,只能在路邊流浪、自生自滅。不過,近年開始有人發起流浪雞鴨的援救,進行安置領養,許多「帶煞」的雞鴨還成為網紅。 這個「開光」的習俗從何而來?目前的救援團體如何集結分工?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也想收養雞鴨,該注意些什麼?

TheNewsLens 自製專題

專題目錄

4

製作團隊 採訪:丁肇九、朱家儀、程兆芸 顧問:吳承圃、李佳盈 監製:楊士範


2023/04/01 | julia

【開光雞與引路鴨】為什麼雞鴨可以避邪?法事雞鴨放養野外會觸犯動保法嗎?

究竟「開光雞」、「引路鴨」(或稱帶路鴨)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與涵義?開光過的雞鴨不能吃是因為牠是「神鳥」,但為何又有將其棄置的情況呢?而將做過法事的雞鴨隨意棄置,會觸犯動保法規嗎?

2023/04/02 | 丁肇九

【開光雞與引路鴨】「帶煞」祭改雞鴨變網紅,善心救援迎來生命第二春

從幫收容中心賣蛋、用流浪雞鴨的蛋做生吐司販售的爾娥小姐,到將引路鴨成為生命教育教材、全校照料愛護的鶯歌國小,這些成為網紅的雞鴨不但將動物權益意識灌入更多人心中,更正在一步一步扭轉習俗。

2023/04/03 | 丁肇九

【開光雞與引路鴨】專訪簡語錡:千人社團全台救援,愛貓狗也要愛雞鴨鵝

救援社團「一起幫助雞鴨鵝」背後的團隊,自2019年底至今已經救援超過1500隻雞鴨鵝,核心人物簡語錡小姐為什麼會開始救援工作?怎麼樣看待禽類祭改的習俗?自己和其他協助救援的愛心人士開始收容雞鴨後,生活又產生了什麼改變呢?

2023/04/04 | 丁肇九

【開光雞與引路鴨】想養雞鴨當寵物嗎?要解決晨啼和糞便,不適合硬地環境

其實雞鴨和貓狗一樣,每隻都有自己的個性、喜好,如果你住在鄉間,有一大片庭院甚至有個小池塘,養任何禽類都不是問題,不過如果你住在城市裡,飼養雞鴨追求「雞蛋自由」前得要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