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幫收容中心賣蛋、用流浪雞鴨的蛋做生吐司販售的爾娥小姐,到將引路鴨成為生命教育教材、全校照料愛護的鶯歌國小,這些成為網紅的雞鴨不但將動物權益意識灌入更多人心中,更正在一步一步扭轉習俗。
根據台灣傳統民俗,當一年內家裡有兩人過世時,就會進行祭拜空棺的的儀式,並用白雞和活鴨來象徵開光和壓煞——也就是所謂的「開光雞」和「引路鴨」。
這些祭改用禽類多被視為帶有邪靈,讓許多觀念較保守的民眾避而遠之,也造成祭改後的雞鴨常只能在路邊流浪,缺乏食物和棲身之地,甚至會被野生貓狗攻擊。
近來隨著觀念逐漸轉變,許多人開始收容、中轉這些祭改雞鴨,把他們當成家裡的寵物,有些甚至成為社群媒體上的「網紅」或校園的「轉學生」,也有些飼主開設了雞鴨圍繞其中的餐坊、民宿,這些過去被視為「帶煞」的可愛小動物,反而成為招攬客人的最佳推銷員,更為飼養者帶來了正能量。
爾娥小姐:賣蛋、開生吐司店,同時援救流浪雞鴨
擁有兩萬多追蹤者的爾娥小姐從早期飼養寵物鵝,到無意間援救了一隻開光雞、了解背後文化後,至今已經成為台灣流浪禽類的一大通報中轉中心,她在2022年中發表的貼文也獲得極大迴響,讓祭改禽類的議題出了圈,成為討論話題。
最初,爾娥小姐是三年前在高雄路邊發現一隻流浪雞,原本打算送養,但因為兒子覺得喜歡便留下飼養,而那隻雞的照片在Facebook發出後竟大受歡迎,追蹤者快速上升,也讓她更加關注開光雞相關議題,許多粉絲也會把各處流浪雞鴨的消息通報給她。
現在,當爾娥小姐接到流浪雞鴨通報,近的話會自己去尋找援救,或是號召其他縣市的愛心人士前去處理,為雞鴨中途照料,尋找新的歸屬。
照料雞鴨畢竟需要空間和經費成本,因此除了善心人士奉獻,爾娥小姐也會為收容場所賣蛋——每盒24顆500元。有趣的是,因為收容處的禽類種類眾多,販售的蛋也可能包含日本雞蛋、烏骨雞蛋、伊莎雞蛋、黑羽土雞蛋、紅仿土雞蛋、番鴨蛋、菜鴨蛋等種類,猶如驚喜包。
「雖然沒有多少錢,不過多少可以補貼一些,」爾娥小姐說,也表示自己故意把售價調高,畢竟買蛋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收容。也因為收容所住戶吃的並非生蛋用飼料,所以生出來的蛋大大小小,和一般零售所見有些不同,生蛋頻率也不一定,「有時候兩三天才一顆」。
或許這樣的「放牧蛋」,才是自然該有的樣子。而客人也很捧場,不時也會遇到買一盒蛋,付三盒蛋的錢的狀況。
除了協助賣蛋,爾娥小姐2023年起也開了叫做有雞幼鵝園的生吐司店,除了使用流浪雞鴨所產的蛋當作原料,也將店面空間作為雞鴨中途場所,並用照片呈現這些小生命可愛的一面,「我希望大家如果看到雞,不要怕他,你們來通報,我們來撿」。
隨著爾娥人氣越來越紅,許多宮廟也逐漸意識到祭改動物的殘忍問題,改用硃砂或玩偶代替實際的雞鴨,或與收容團體合作、提供終身安養費讓祭改後的雞鴨能有所終等等,有些粉絲甚至會「臥底」在宮廟,一有祭祀活動時就預先通報救援。
你問那些「帶煞」的雞鴨對收養者有什麼負面影響嗎?「目前感覺不到,除了每天都在划手機看雞鴨」,爾娥小姐說,從笑聲裡感覺到滿滿的正能量。
鶯歌國小:兩隻鴨鴨不只是生態教育典範,更影響了許多特教學生
除了一般民眾收容,近來許多學校也成為流浪雞鴨鵝的新家。
最一開始,鶯歌國小先迎來了一位「轉學生」——自桃園建德國小畢業班來的班鴨「鴨董」,還辦了一場「轉學說明會」,編入學校的三年六班,由班上的同學來進行照顧工作,連家長都從善如流,甚至會在周末陪著孩子到校巡守打掃。
之後,鴨董會時不時會出現在教室課堂,甚至是學校的司令台上,成為最討人喜愛的風雲學生。
為了不讓一隻鴨子孤單,鶯歌國小的老師也接來了「副董」,一隻被遺棄在殯儀館內的「壓煞」鴨,經過善心人士收養照料後搬到學校這個新家,有了鴨董的陪伴和全校師生細心照料,副董也從當時對人類懼怕畏縮,變成校內動物大家庭的快樂一員。

時至今日,鴨董、副董與許多隻雞、兔子和一隻刺蝟,一起住在鶯歌國小,順著穿過校內的小河道,魚菜共生的魚吃蚊子,也是鴨子的食物,校園廚餘則用來培養黑水虻當作雞飼料,同時進行落葉堆肥,再把腐蝕土挖出來填回菜園,就這樣子成為了一個永續的生態圈。
除了食農教育教材,「宿舍」就坐落特教班前方的兩隻鴨,對特殊學生也有顯著幫助。「有些學生原本可能是學校比較頭痛的人物,」鶯歌國小陳振威主任說,「但在養鴨和養雞之後,他們因為喜歡而親近,慢慢也會轉化,行為變得比較沒有那麼暴力。」
每當下課鐘在鶯歌國小響起,就能看到小朋友們圍繞在小河道兩旁的雞鴨宿舍,滿富趣味的看,或如同老友般輕柔的拍拍,好像是再平常也不過事情一樣,生命是如此的平等。這種人與小動物的純真互動,對今天的台灣人來說,不知道有多難得。

收容、倡議、扭轉習俗的那些雞鴨網紅
近年來,肇於全球掀起的寵物雞鴨風潮,台灣雞鴨網紅也越來越多,其中除了爾娥小姐收養的雞弟之外,像是雞兄與阿呆、新北奶雞蘇球等等,都是開光雞的收養者,另外如鴨霸泡泡點點成長日記、福氣鴨阿福等專業,也擔起了流浪雞鴨倡議或收容的角色。
另外像是著名的雞網紅麻油飼主,之前因為職務遇上流浪雞鴨問題,曾向機關協調收容事宜,之後雖然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但仍然在因緣際會下,被請託接收一批因政策關係,原本在國小飼養但因故被迫退場的流浪雞,最後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同意下,由台北市寶藏巖文化村協會接收,藝術村與協會也期望未來這些新夥伴能夠成為食農及生命教育的範例,目前正嘗試建立出一系列規劃,尋找在寶藏巖成就「藝雞共生」的可能性。
相對於習俗所說的「煞」,這些愛心收養的人士和校園空間,反倒都因為這些小生命陪伴,得到了充實與提升,並透過社群媒體的分享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這些曾經流浪的雞鴨可愛模樣,將動物權益意識灌入更多人心中,甚至一步一步扭轉習俗。
在與這些小生命的互動中,他們的一眨眼一拍翅一呱呱叫,都提醒我們這些雞鴨可以是寵物,可以是導師,可以是店長,都有著獨特的個性與靈魂,絕對不只是一個祭品而已。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開光雞與引路鴨】專訪簡語錡:千人社團全台救援,愛貓狗也要愛雞鴨鵝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