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從煞星到網紅:開光雞與引路鴨的故事

【開光雞與引路鴨】想養雞鴨當寵物嗎?要解決晨啼和糞便,不適合硬地環境

2023/04/04 ,

評論

丁肇九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丁肇九

丁肇九

資淺媒體人,倡議把媒體識讀納入國民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雞鴨和貓狗一樣,每隻都有自己的個性、喜好,如果你住在鄉間,有一大片庭院甚至有個小池塘,養任何禽類都不是問題,不過如果你住在城市裡,飼養雞鴨追求「雞蛋自由」前得要多想想。

網路上的雞鴨網紅越來越多,不論是為了救助流浪雞鴨,或是想在缺蛋時達到雞蛋自由,越來越多人對養雞鴨產生興趣,但也不免擔心家裡會不會不適合或有限制。

對此,我們問到長期飼養,也時常擔任雞鴨中途角色的爾娥小姐食材旅行中-麻油飼主,分享一般人飼養禽類該注意的事。

養雞該注意的事:啼叫和糞便最麻煩,活動空間倒不是大問題

當然,如果你住在鄉間,有一大片庭院甚至有個小池塘,養任何禽類都不是問題,不過如果你住在城市裡,飼養雞鴨前就得要多想想。

圖表-雞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 啼叫

首先,由於開光雞都是公雞,而公雞有晨啼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因為看到路燈而在大半夜啼叫。根據麻油飼主的經驗,之前工作曾有發生過里辦為了祭改後的公雞被放生在公園,因公雞晨啼問題向管理機關陳情多次,經多次協調後請民間團體協助安置才落幕,可見有多麻煩。

要解決公雞晨啼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燈光,例如在晚上將公雞放在完全沒有光線的地方,避免公雞受光線干擾而認為是白天,等到可以叫的時間再讓他出門。

此外,爾娥小姐也建議不要一次養一隻以上的公雞。一來把兩隻雞放在一起,他們就會「聊天」,增加他們啼叫的機會;另外公雞有搶當大哥的習性,如果數量多了或是彼此不對盤,就很容易打架造成雞隻的受傷。

  • 雞糞

雞和所有的鳥類一樣大便不受控制,所以會隨地大小便,而雞糞的味道也比較重,可能會造成飼養者的困擾。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定期清理雞舍和活動區域,也可以使用鋪墊搭配消毒劑消毒,另外也可以用生物分解的方法來降低雞糞的味道。

  • 食物

雞是雜食性動物,最好能提供多樣化的飲食,除了配好的飼料外,也可以加入蔬菜和少量水果。

此外麻油主人也提醒,如果是一般的飼養,要小心別使用過多肉雞飼料,因為裡面拚「換肉率」的成分,會造成雞隻部分組織增生,之前就養雞的朋友因為使用肉雞飼料,使得雞產生雞冠肥大等問題,需要特別留意。

  • 活動空間

雖然感覺雞需要很大的活動空間,但根據麻油飼主和爾娥小姐的經驗,住大樓的朋友飼養雞鴨目前都沒遇到太大的問題,主要疑慮還是叫聲以及排泄物,許多住在大樓的雞鴨也會用包尿布的方式來避免隨地便便的問題。

  • 水和沙浴

雞需要飲水和洗砂浴,飼養時可以準備土或沙讓雞爬滾,不需要過多的水洗,但如果帶雞出門玩沙,要注意別接觸到其他禽類,以免染上疾病。

  • 健康

和飼養貓狗相比,能夠醫治雞鴨的獸醫院少很多,價格也很昂貴,而且沒有寵物保險。麻油飼主表示,根據他的了解,雙北能看禽類寵物的「特寵」十隻手指大概數得完。

另外,由於雞爪的構造是習慣站在棲木上,不太適合在硬式地板過度走動,飼主要注意雞的腳掌是否過度磨損,甚至出現傷口導致禽掌炎。

養鴨該注意的事:比較不會亂叫,但糞便問題比雞嚴重,記得讓他有水玩

飼養鴨鴨需要注意的事情,整體而言和養雞類似,而且沒有晨啼問題。但由於鴨子有著和雞不一樣的親水性,因而有些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 糞便

鴨子的糞便和雞一樣不能控制,而且是「用噴出來的」,清理時比較困難,飼養時需要更多的留意,也建議在平時可以使用鴨尿布避免髒亂。

  • 水和活動空間

如果是在公寓或大樓裡飼養鴨鴨,基本上只要準備一個夠大夠深的臉盆,讓鴨子可以把臉埋進去、浮起來,基本上就已經足夠。如果家裡有浴缸就更合適,但相應的就是要面對排泄物清理問題。

  • 腳掌保護

鴨的腳掌十分脆弱,若在硬地或比較粗糙的地方行走,很容易導致腳掌受傷,建議要給鴨子穿著可以護腳的「布鞋」,避免腳的傷害。

圖表-鴨_(1)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其實雞鴨和貓狗一樣,每隻都有自己的個性、喜好,飼養時應該特別留意自己養的是什麼品種的雞鴨,並觀察他們的需求,營造適合的環境。

另外,時常雞鴨擔任中途中轉的爾娥小姐也說,有許多人原本衝動養雞,結果因為大便的問題而放棄飼養。她認為,如果是從小開始養的雞因為習慣親人,長大後被棄置會更加可憐,建議如果對養雞有興趣,可以先收養開光雞或流浪雞,即便發現不適合也可以再退還,會比貿然飼養要更好一些。

如果經過評估,你認為自己有飼養雞鴨的條件與決心,除了一般的購買途徑,也可以透過一起幫助雞鴨鵝社團,或是追蹤爾娥小姐粉專,都會持續發出領養資訊,讓家裡增添一個可愛小夥伴之餘,還能發揮善心。

不論是為了當寵物還是為了救援,都別忘記自己對那條小生命的責任,審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飼養雞鴨,養後不棄養,才是展現愛心的真正表現。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從煞星到網紅:開光雞與引路鴨的故事:

台灣傳統民俗上有時會用雞鴨來開光和壓煞,這些祭改用禽類多被視為帶有邪靈,讓許多人民眾避而遠之,只能在路邊流浪、自生自滅。不過,近年開始有人發起流浪雞鴨的援救,進行安置領養,許多「帶煞」的雞鴨還成為網紅。 這個「開光」的習俗從何而來?目前的救援團體如何集結分工?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也想收養雞鴨,該注意些什麼?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