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近年的生育率始終位居全球倒數,而生育率急速下滑的後果,就是造成人口老化危機,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台灣在民國115年後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總人口數的20%,恐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 老化社會不僅嚴重缺乏勞動與生產力,也將會大幅增加財政及社會福利負擔,帶來一連串可怕的社會問題,可見養育孩子不只是個人的家務事,更是關係到國家根本的大事。
兼顧養育孩子和工作,雙薪家庭蠟燭兩頭燒
「怕養不起小孩」、「夫妻倆都忙於工作,擔心沒有時間和能力可以照顧好孩子」是現今台灣年輕夫妻不敢生小孩最常見的兩大原因,尤其面臨低薪時代,夫妻倆人都必需工作以維持家計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孩子的照顧問題,便成為雙薪家庭最頭疼的難題。

曾是過來人的蔣萬安立委深有同感的說道:「要同時兼顧照顧孩子與工作確實不容易,像是當時和太太在美國工作時,我們是先將孩子送到托嬰中心,大一點時再請褓母照顧,回到台灣之後,便交給長輩們來帶,透過這樣多方的支援力量,才讓我們夫妻倆都能無後顧之憂繼續投入職場生涯。」

比較國外的育兒環境,蔣萬安立委發現,台灣將孩子交由祖父母代為照顧的雙薪家庭仍占多數,至於找不到幫手的夫妻,就得面臨家庭或工作的抉擇,其中有不少是在職場表現優異的女性,但為了照顧孩子而被迫放棄工作,因此這除了會降低生育意願外,對於社會競爭力,也無疑是一大損失。
根據衛福部曾做過一項統計顯示,如果平均一個孩童的托育費用不超過家戶所得的10%-15%,夫妻才有生第二胎的意願,而目前私立托育費用約占家戶所得17%,公立托育約是占11%,可見中央和地方如果能夠全面推行幼托公共化,增加公托幼覆蓋率,讓年輕夫妻不用為了工作家庭兩頭燒,對於提升他們的生育意願一定會有實質的幫助。至於透過發放津貼補助的方式,蔣萬安立委則認為,這除了不是一個長遠的有效對策外,還容易造成幼兒機構變相調漲學費,對於減輕家長的負擔反而不見得有幫助。
推動幼托公共化服務,開創多贏局面
新北市從民國100年就開始積極推動幼托公共化服務,是全國最早施行幼托公共化的縣市。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由於新北市市民有不少為外移人口,像這樣的年輕爸媽,也比較欠缺後援人手,因此對於幼托公共化服務有迫切性的需求。此外經由政府所把關的幼托公共化服務,無論是整體環境、設施與專業師資方面不但均有保障,收費也很平價,除了提供幼兒更安全健康的成長學習環境,讓父母們可以更加放心外,同時也增加了許多托育工作機會,可說創造了多贏局面。

「我就是幼托公共化服務的受益者!」水果媽媽當初在考慮要將一歲大的孩子送到托育中心時,原本長輩們很不放心,甚至要求將孩子帶回屏東給爺爺奶奶照顧,但水果媽媽不希望和小朋友分隔兩地,在實際造訪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後,她不但對於寬闊、通風、明亮的環境空間很滿意,有合格證照的師資也讓她感到放心,於是便馬上申請報名。

談到孩子在進入公托後的改變,水果媽媽笑說:「他以前吃飯都要人一口一口慢慢餵,想不到來到中心一個禮拜,竟然就會自己用湯匙把一整碗粥給吃光光,所以我的三個小孩,都在一歲左右就送到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了。」

廣設多元托育管道,營造友善育兒環境
新北市也是目前全台公托最普及、托育名額最多的地區,但依然供不應求,為使空間及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包括利用學校、活動中心和公益回饋空間來廣設多元托育管道,並且讓私立托嬰中心加盟成為公共托育合作聯盟,協助控管私托中心的品質。

至於偏鄉地區的幼童,多數都是由阿公阿媽負責照顧,照顧服務需求不同於都市,因此有別於都會區的型態,而是以設置公共親子中心為主,提供一個長輩可以帶著幼童一同前來的好去所。
朱立倫市長對於公共親子中心讚賞有加,他說:「每一處的公共親子中心都有亮點,是根據當地文化特色而設計。像是坪林的特產是茶;萬里有萬里蟹;平溪則是天燈,這些特色都會融入當地的公共親子中心設計中,讓阿公阿媽帶著孫子孫女前來同樂之際,又可以認識了解地方文化特色。」

目前台灣公托整體覆蓋率距離國際標準還有顯著的落差,蔣萬安立委表示,除了積極落實幼托公共化服務外,也建議應修法針對托育中心與幼兒園師資經歷、過去行為評鑑公開透明化,以打造一個更為友善的育兒環境。

- 更多你不能不知的「幼托公共化」大解密:https://activity.thenewslens.com/childcare2018/
撰文/杜韻如 攝影/陳見州
專題下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