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糧食系統腐敗並不比其它部門嚴重,但因中國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二、三十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
中共二十大召開前進入「反腐高峰期」
從中共政治實踐經驗顯示,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在召開十九大前夕,即以反貪腐名義整肅許多潛在政治對手,甚至改變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所設定「指定接班」、「隔代接班」政治傳統。
在中共召開二十大「換屆年」前夕,習近平恐必須進行「淨化政治生態」,為其繼續掌政掃除一切政治障礙。從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二十大召開前,中國政局將會是進入「反腐高峰期」,習核心藉由反腐敗運動整肅坍塌式、制度性腐敗,掃除潛在敵對派系或元老政治世代殘餘勢力,對其在二十大後權力施展之掣肘與挑戰。同時,藉由跳脫「亡黨亡國」厄運證成黨國體系合法性基礎。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習近平主政以來,中共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的案件385萬件,查處408.9萬人,給予黨紀和政務處分374.2萬人。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幹部453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883.4萬人,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62.6萬件;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1.7萬件,處理32.2萬人。
尤其是以反貪腐名義整肅前後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孫政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政協副主席令計劃,也包括中央軍委會兩位前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改變既往刑不上省委書記、政治局委員的生態。
反腐敗並無轉向論、停歇論,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
儘管中共十九大後,查處腐敗主軸已從高層腐敗轉向基層身邊腐敗,此涉及民生領域的問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39萬餘件,處理35.9萬人。查處扶貧領域問題28萬件,處分18.8萬人。在掃黑除惡的過程中,打擊黑惡勢力保護傘,查處9.3萬個案件,處理8.4萬人。
2021年以來,已有一批高官密集被捕被查,22名副部級以上「中管幹部」落馬受審,並波及紀委、政法系統及地方官員,證明反腐敗並無「轉向論」、「停歇論」之說。
首先,嚴肅換屆紀律加強換屆風氣監督。 2021年2月2日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信息顯示,2020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調查縣處級及以上「一把手」5836人。從全國範圍來看,中共十九大後落馬的中管幹部中,主要問題發生在「一把手」崗位上的就有一百多人。習近平更多次強調要加強對各級官員的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
因此,黨國提出「嚴肅換屆紀律」。2021年1月印發《關於嚴肅換屆紀律加強換屆風氣監督的通知》,宣稱嚴禁結黨營私、嚴禁拉票賄選、嚴禁買官賣官、嚴禁跑官要官、嚴禁個人說了算、嚴禁說情打招呼、嚴禁違規用人、嚴禁跑風漏氣、嚴禁弄虛作假,以及嚴禁干擾換屆。
浙江雖被確定為共同富裕示範區,但反腐無禁區成為重災區
其次,專項治理親清型政商關係。
中共反腐力度有增無減,2021年9月出現「最密集反腐週」,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一週內,連續發布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等8人接受調查、貴州省政協前主席王富玉等13人處分案。
中國進入反腐高峰期,與2022年中央換屆人事調整密切相關。2021年8月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落馬」,周被查後杭州迅速開展建立「親、清型政商關係」專項治理,顯示紀檢監察部門對浙江省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腐敗問題之重視。
由於浙江省經濟發展領先超越各省,先前有所謂「浙江民主」之說法。一般認為,其地方官員現代治理能力較高,因而官員「落馬」的人數也相對較少。然此次周江勇被查之前,浙江官場已相當震盪,多位地方大員被查,顯示「反腐無禁區」。
同時,浙江省在2021年已確定為共同富裕示範區,被賦予探索新發展方式、新分配方式的改革重任。若能以反腐敗來消弭不當政商關係,既能促進民營企業良性競爭、健康政治關聯,更能促使黨國官員推動更為公平合理的分配改革。
習近平藉由反腐敗及共同富裕的政治聲稱,取得中國公眾對其權力合法性認可及延續其權力之施展。

糧食腐敗問題凸顯糧食安全之危機
再者,整治糧食系統貪腐問題,凸顯對糧食安全關注。
近年來,中國國有和地方糧食企業已出現嚴重腐敗問題,產生大量違規空庫、謊報庫存等違規、違法現象。2021年8月中紀委針對糧食領域官員集中調查,進行專項整治,同11月通報十大案例,其中陝西省糧食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吳新受賄5945萬餘元人民幣。
中紀委網站發布2021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其中「糧倉碩鼠」成為十大熱詞之一,被視為是「膽大妄為、貪得無厭的『靠糧吃糧』腐敗分子。」
截至2022年2月21日,中國多地糧食系統掀起反腐風暴,近40名官員落馬被查,糧食安全問題再次受到關注。黨國反腐關注糧食系統,凸顯中國糧荒問題嚴重。
2月21日中共四川省紀委監委公布,該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二級巡視員王青年「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月17日,遼寧省紀委監委宣布七名糧食購銷領域官員被查,包括遼寧省糧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榮德,中央儲備糧丹東直屬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軍等人。
值得關注是,自今(2022)年以來浙江省糧食系統已有27人被查,其中8人「主動投案」。截至目前,浙江省當局處置涉糧問題線索401件,立案144件,留置41人。這不僅顯示浙江在糧食存在嚴重腐敗問題,同時也凸顯黨國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
儘管糧食系統腐敗並不比其它部門嚴重,但因中國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20、30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
整治金融領域腐敗,針對賴小民案劍指江澤民之元老派
最後,聚焦金融重點領域腐敗問題。
2021年10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介入監管至少25家國有金融機構與民企的借貸、投資和監理紀錄。針對國有金融機構反腐監管,緊盯重大金融風險、監管失職失守背後腐敗問題,特別是緊盯銀保監會機關和「北上廣深」等金融活躍地區,以及會管經營類機構,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釋放「一嚴到底、一刻不停歇」的強烈信號。
2021年以來四大國有銀行中至少有八名高管被公布查處,其中包括農業銀行陝西省分行原黨委副書記、副行長韓楨等三人,建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張勤等兩人,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林傳偉等兩人,工商銀行河南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有賦。
值得關注是,中國華融原董事長賴小民,從判處死刑到執行死刑僅24天。賴被查出收賄及貪污的金額在18.13億人民幣以上,擁有「一百多套房,一百多個關係人,一百多位情人」。但一般咸認為,賴案可能涉及習近平與江派元老間權力鬥爭,習核心欲藉貪腐案震懾治理中國金融寡頭。
反腐敗成為習近平二十大後續任掌權之敲磚石
綜上所論,以習近平為領導核心的黨國體制,持續倡議「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藉此強化政治監督及推進政治巡視;同時,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監督執紀執法工作,嚴肅換屆紀律風氣;運用「四種形態」,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提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綜合效能,為「十四五」規劃時期開局提供基礎保障。
中共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方向。紀檢監察工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懲治震懾、制度約束,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
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宣稱要「從嚴治黨」,展開反腐敗避免「亡黨亡國」,以嚴明紀律管黨治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宣稱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
習近平更在中紀委六次全會開幕式強調,必須堅持以雷霆之勢反腐懲惡,打好自我革命攻堅戰、持久戰,並指當前反腐形勢任重道遠,更提出要加強對關鍵少數、一把手的監督,以及領導幹部一定要重視家教家風等。
這顯示習近平欲藉一系列反腐敗運動式治理,不僅要強化黨員的廉潔自律、去除黨內腐敗現象;同時獲取中國公眾對黨國體制認同及支持,強化一黨統治合法性基礎,以此作為二十大權力延續之入門券。
延伸閱讀
- 王岐山的「大管家」董宏違紀落馬,是二十大前習王體制瓦解的警鐘?
- 秋季二十大將再次黃袍加身,2022年是習近平的「絕對權力」元年
- 客觀評價〈客觀評價習近平〉:來自權貴集團的警告——如果你再恣意妄為,我們都要拋棄你
- 中共兩會即將登場,預估二十大前的決策模式將是「穩定壓倒一切」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逆滲透中國】沈溺在「厲害了我的國」興奮劑之下,今日中國人依然如魯迅時期般的醜陋
最新發展:
-
在位期間與李登輝多次過招,江澤民過世「上海幫」式微,中國政壇唯有「習核心」6月前
-
《紐約時報》:清零民怨爆發「白紙運動」,悼念江澤民成為習近平新難題6月前
-
六四、法輪功、台海危機: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96歲病逝上海,關於他任內的幾個關鍵字6月前
-
中共二十大前夕,公安高官傅政華、孫力軍被判死緩必須終身監禁意味著什麼?8月前
-
「孫力軍政治團夥」3人判死緩:習近平加強控制「刀把子」,為習家軍二十大後掌權清除障礙8月前
-
後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很可能進入「解凍期」,但民主國家為此做好準備了嗎?11月前
-
中共新文件規範退休老幹部,特別是「曾任領導者」不得妄議黨中央1年前
-
中國糧食系統貪腐狀況相對不嚴重,習近平為何下重手整肅?1年前
-
俄烏戰爭下的中國兩會:低調求穩只為確保秋季二十大習近平順利連任1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