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空服員工會秘書長談抗爭歷程:若不是資方的作為,又怎會有罷工?

2016/06/23 ,

評論

精選轉載

Photo Credit:路透社/ 達志影像
精選轉載

精選轉載

TNL 編輯精選好文轉載,感謝作者的熱情分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戴著口罩到現在毫不遮掩,從怕被公司解雇不願意接受訪問,到現在每個幹部都可以上政論節目滔滔不絕,請相信工會在做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文:林佳瑋(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

今天晚上不寫些什麼是睡不著覺的。

故事要從2014年8月的一通電話開始談起,華航三分會常務幹事卓棕偉剛被解雇快要滿一年,華航空服員正在面臨可怕的紅眼航班和缺額派遣地獄,那時候我每次遇到空服員朱良駿,他都在跟我談他如何跟派遣櫃台爭論,以及怎麼被資方欺騙。

8月的某個晚上,我正在開會,電話突然響起來,一般來說我是不會接的,但我仔細一看,那是空服員洪蓓蒂,我趕緊走到外面,一接起電話,她就跟我提希望可以加入桃園市產業總工會(文後簡稱「桃市產總」)。電話裡的她非常非常客氣,我也馬上約了碰面談,然後,很快就敲定後續的行動。

那是華航空服員的第一場抗爭:0902桃園市政府抗議紅眼航班,當天來了一百個空服員,超乎我的意料。當天早上也是桃市產總的理事會,馬上就通過華航三分會的入會案。該工會創下桃市產總的紀錄:加入的第一天馬上就進行抗爭。

後來,為了年終獎金的事情,2015年1月22日辦理憐荒尾牙餐會,當天竟然來了一千個空服員,當然也馬上引來華航的秋後算帳,停飛了四位線上空服員。最後靠著黃絲帶運動和空服員張書元的落髮抗議,他們才得以重回工作崗位。

華航
Photo Credit: 林佳瑋

我當時在日記裡面寫:四年前剛進華膳工會的我,怎麼也想不到,第一場自己籌辦的航空業抗爭,竟然是華航空服員抗爭。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過去母公司的待遇真的是太好了,2010年,華航公司發了四個月加九萬的年終獎金,當時機場聯合會發起聯合拒絕加班行動,華膳工會喊的訴求非常的卑微,只要母公司的一半就好:兩個月加四萬。而華航工會當時又被認為是腐敗的工會,我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我會有機會來協助母公司的工人抗爭。

今天有記者打電話來想探詢我的背景,問我是不是空服員、問我幾歲、什麼學校科系畢業、之前作過什麼工作。我知道記者想操作什麼,他想操作我是外力份子、是我在操作空服員的罷工、我不是華航員工憑什麼弄爛華航公司的名聲。

在5月27日的調解會議上,我曾經跟楊辰資深副總說:「這個罷工不是我預期中的,我認為空服員罷工跟機師罷工有很多條件上的不同… …」

楊辰資深副總不等我說完,就馬上說:「那你林佳瑋去告訴他們不要罷工啊!」我說:「我從來就沒有說要罷工。」「那你就用你林佳瑋公開的名義,向他們說你不支持罷工!」

華航
Photo Credit: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華航公司真的搞錯一件事情了,我說什麼並不重要,今天並不是我跟工會說不要罷工,他們就會停下腳步。今年2月份,桃市產總才剛協助完合正工會罷工,空服員的罷工根本不在我們的工作時程之內,如果不是華航公司作了太多讓員工難以接受的事情,光憑一個桃市產總,能有什麼用呢?

6月21日晚上的開票結果說明了一切。榮耀歸給所有的空服員職業工會的會員,其實是你們讓我看見了被壓榨的工人不斷尋求工會自主化的勇氣和決心。從戴著口罩到現在毫不遮掩,從怕被公司解雇不願意接受訪問,到現在每個幹部都可以上政論節目滔滔不絕。相信工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謝謝你們願意相信桃市產總。

空服員罷工的最後一哩路,我們一起來完成。

華航
Photo Credit: 林佳瑋
華航
Photo Credit: 林佳瑋
華航
Photo Credit: 林佳瑋

延伸閱讀: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華航新董座何煖軒:有信心處理華航空服罷工問題



華航罷工,為勞工的尊嚴起身而戰:

「當員工權益完全遭到漠視,就有責任站起來推翻一切。」想擁有合理的休息時間,對今日的台灣勞工來說,到底有多困難?不再畏懼資本家蠻橫發言的華航員工起身而戰,台灣空服員史上第一場罷工就此展開。他們誓言揮別過勞時代的身影,由我們為你記錄。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