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井上不斷地追求更高的境界、與角色更高度的共鳴。與其說他是漫畫家,更像是一個孤高的藝術家,角色們的快樂就是他的快樂,角色們的煩惱就是他的煩惱。
「我是個不服輸的人,等級只能上升,不能降低。」
——NHK紀錄片《行家本色》,井上雄彥自述
90年代是個神奇的年代,每個男孩子比出手指槍,想像靈丸從手指射出,對著牆壁連打,想打出雙重極限;帶著籃球,想像自己高高躍起,強力灌籃的瞬間。《灌籃高手》這本籃球聖經,就在這樣的1990年問世,於1996年完成連載,掀起了一股全亞洲的籃球風潮。
時至24年後的今日,《灌籃高手》銷量已突破1億2000萬,作者井上雄彥宣布《灌籃高手》即將以動畫電影的形式再次推出。那個青春的頂峰又再次來到我們眼前,歷歷在目。
【スラムダンク】
— 井上雄彦 Inoue Takehiko (@inouetake) January 7, 2021
映画になります!#slamdunkmovie pic.twitter.com/jWqvCnASxj
看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對於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享受:作畫、角色心境與表情都充滿魄力。然而,井上雄彥的創作過程卻宛如一場苦行。他的思考、煩惱、與角色們無盡的對話,使得他創作時不得不放慢腳步、有時停滯不前、甚至因此戛然而止。
井上與籃球的不解之緣
「如果沒有籃球的話,我就當不成漫畫家了。」
——《日本媒體藝術100選》,井上雄彥受訪自述
井上雄彥在高中入學之後,照哥哥的建議加入籃球社。儘管他沒有籃球的天份,也不具備身材的優勢,但他對於籃球的熱愛,卻成了往後作品與人生的最佳養份。
在出道作《紫色之楓》中,就已有流川楓的出現,《喜歡紅色》則是《灌籃高手》的先行版。儘管井上明白籃球漫畫少之又少、籃球也不是日本主流運動,他的編輯也認為「籃球(作為漫畫題材)是個禁忌」——他還是畫了。
在《灌籃高手》爆紅之後,他擔任球評、感謝籃球帶給他的一切,成立「Slam Dunk獎學金」讓那些受限於經濟壓力的籃球員有了到美國逐夢的可能(這也讓人想起故事中,流川楓想到美國深造的願望、谷澤未能在日本打好基礎而破碎的美國夢)。井上的籃球夢在虛構與現實之間穿梭,進一步影響了他的作品展現。

回歸內心,尋求與角色的對話
一般而言,故事(story),是指一種描述連貫性事件的文字。作者必須重視故事的伏筆、使其峰迴路轉,必須外出取材,尋找更多與故事相合的「材料」與「設定」,讓情節一一串聯。井上雄彥卻正好相反,他所謂的「取材」,多數只是去了家咖啡店,獨自一人思考故事分鏡與對白的過程。
井上在訪談中也提到,自己「對故事的發展不感興趣」。他創作時不預設故事的結局、反對讓角色做出不符合角色性格的事情。因此,所有的劇情皆不應該為了鋪排而鋪排,而是順應角色的內心,去達到最自然、也必然的展現方式:
「如果自己是櫻木的話會怎麼做呢?(我)能感受到自己與櫻木的共通之處,然後把這種感覺,慢慢注入櫻木的角色塑造。」
——井上雄彥
這或許就是為何《灌籃高手》的人物栩栩如生的最大原因。井上不是如操偶師一般去操縱自己的角色行動,而是回歸自己內心,與角色進行對話。我們感受得到櫻木的衝動、三井的悔恨、流川的傲氣——當然還有湘北全員氣力放盡,未能「稱霸全國」的缺憾。這些情緒之所以能被精準地描繪出來,正是因為井上去蕪存菁,宛如苦行僧般自問自答,尋找情緒的輪廓。
井上作畫時不修改自己已經畫上去的線,宛如從一塊原石中,試圖找到它原本該有的模樣。這樣的創作方式聽起來有些自虐,但這還只是個開端。
當31歲的井上結束《灌籃高手》的連載後,又接著連載以宮本武藏為主角的《浪人劍客》,他一反《灌籃高手》那種青春的積極樂觀,開始挑戰人性的黑暗,故事中期後不用鋼筆改用毛筆作畫、使用不熟悉的紙材、嘗試巨幅人物畫、以美術展的方式呈現宮本武藏最後的姿態。

井上不斷地追求更高的境界、與角色更高度的共鳴。與其說他是漫畫家,更像是一個孤高的藝術家,角色們的快樂就是他的快樂,角色們的煩惱就是他的煩惱。
無聲勝有聲中,留下不完美的完美
井上雄彥在自傳式書籍《空白》當中提到:
我早就決定打完山王一戰就是《灌籃高手》完結的時候,因此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讓故事更充實、讓比賽更精彩。
雖然最終話提到湘北在下一場比賽就輸了,不過這件事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山王一戰本身。如何讓自己的作品在這場比賽中達到巔峰才是首要關鍵。
畫《灌籃高手》的結局時,我該完成的課題很明顯,所以我絲毫不感到迷惘。
《灌籃高手》連載之初,其實更像是校園漫畫。櫻木花道是一個被女生打槍50次、討厭籃球的不良少年、加上大量的校園搞笑元素。他會加入籃球隊的原因,是因為他喜歡的女孩——赤木晴子喜歡籃球。她的一句話「你喜歡籃球嗎?」作為一句櫻木進入籃球隊的契機,到了最後卻有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們有機會問早期的櫻木「你喜歡籃球嗎?」這個問題,他想必會回答自己並不喜歡,他喜歡的是晴子——這是跟你我一樣的青春愛戀。
然而隨著一場場的球賽,他不自覺地愛上籃球,說自己是天才的背後,其實是因為他能忍耐枯燥的練習、反覆練習投籃、上籃、卡位、再看錄影帶反覆修正。正如同諸多重要的事情都是枯燥的,他壓抑著灌籃的衝動、青春的衝動,將之導向務實的訓練。
櫻木至此終於可以認真地面對「你喜歡籃球嗎?」這個問題,並用簡單的肯定回覆。

不論是《灌籃高手》或《浪人劍客》,井上追求的都不是劇情的曲折,而是主角如何達到某種境界。在籃球比賽中,這個境界被稱為「稱霸全國」;在生死決鬥中,這個境界被稱為「天下第一」。
強者是如何成為強者的?這個境界又是如何?「運動員之道」「武者之道」、「生命之道」在井上身上匯集了,它們各不相同,卻又殊途同歸。
湘北與山王一戰,幾乎可以說是井上雄彥美學的徹底展現。文字量逐漸減少,最後的幾話更是完全沒有對白、全是畫面在說故事。照常來說這是安靜的,但畫面的喧鬧依舊躍然紙上。
精彩的是,在這比賽最後的一分鐘內,讀者既感受到了所有人高漲的情緒、卻又感受到比賽節奏的短促、想慢慢欣賞每一個有魄力的畫面,但翻頁速度卻不自覺地也跟著加快、迫不急待的想知道後續如何。直到流川傳球、櫻木投球、比賽結束、兩人擊掌,那股情緒才真正宣洩出來。



這樣的畫面魄力,回到井上說的「等級只能上升,不能降低」、「不怎麼重視故事的發展」、「角色的行動必須自然、必然」,也難怪《灌籃高手》只能以這一戰作為結尾了。
就連那因為單行本銷售超過一億,為了感謝粉絲們多年支持所畫出的「《灌籃高手》最終回~10日後的故事」,井上在畫完後,也親自將它抹去——絲毫沒有眷戀。得魚忘筌,劇情對於井上來說終究只是推動角色達成自我實現的歷程,一旦達成了,這些外在的形式皆可捨去。
▼2004年12月《灌籃高手》單行本銷售超過一億,井上雄彥為回應觀眾的感謝,在廢棄校舍用粉筆在黑板上作畫,內容是灌籃高手結局10天後的故事,並進行三日展示:
若我們單純以故事發展的角度來批判,所有的讀者都明白《灌籃高手》是個不完美的作品。比如,最後湘北是如何輸球的?又是哪一隊稱霸全國呢?赤木離開後的湘北又該如何?流川楓是否完成了自己的美國籃球夢?櫻木是否能夠康復?仙道、牧、澤北等鮮明的角色......太多的後續、太多的伏筆尚未交代。但我們大可驕傲的說:「你說的那些我都明白,但那又如何呢?」
《灌籃高手》一如我們的青春,曾有過絢爛、悔恨、衝動的一面,卻又有著一部分的空白,未能填補的缺憾。但,那一瞬間的絢爛卻宛如永恆一般,依舊在我們的面前閃耀著,使我們能擁抱這樣的不完美,繼續在人生的道路前進著。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漫畫話經典】人類讚歌的崛起!《JoJo的奇妙冒險》為什麼是鄉民心中的神作?
最新發展:
-
【影評】《灌籃高手》:為什麼井上雄彥不以舊IP賣情懷為目的,反而要呈現全新的敘事角度?4月前
-
【影評】《灌籃高手》:觀影之後不只一次想到是枝裕和,更往內化的探索尋找屬於日本式的答案4月前
-
《灌籃高手》首週末全台突破7000萬元,擠下《阿凡達:水之道》成票房冠軍,台日兩地雙雙寫下紀錄4月前
-
《灌籃高手》角色人格剖析(下):從五大性格分析,為什麼櫻木和流川楓一開始容易起爭執?4月前
-
《灌籃高手》角色人格剖析(上):櫻木像極了ADHD,流川楓「愛睡覺」提升運動表現有科學根據4月前
-
【漫畫話經典】成為「完全的人」:《鋼之鍊金術師》熱血戰鬥背後的心靈成長2年前
-
【漫畫話經典】《名偵探柯南》:從毛利叔叔到毛利老弟,「青山剛昌宇宙」不斷展開2年前
-
【漫畫話經典】諫山創《進擊的巨人》,將自由、夥伴、信任高高捧起,再重重摔下2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