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漫畫話經典

【漫畫話經典】《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我們堅信不疑的事物,究竟是「真理」抑或是「信仰」?

TNL+ 2022/12/30 ,

評論

罵克伍陸

罵克伍陸

罵克伍陸

不正經但有讀過一些文學批評的寫作者。喜歡寫動漫、電影評論。偶爾會穿插一些理論剖析內容。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是史實並不影響這部漫畫帶來的感動,正如魚豊老師也很明白自己的作品純屬虛構。《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早已傳達了最重要的核心精神:不論任何觀點、歷史、科學、人文哲學等,其實都是有待挑戰的、是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的體現。

秩序,並不斷追尋的旅程

「感到迷惑與驚奇之人,認出了自己的無知。(既使是神話之愛好者,某種意義上,也是智慧之愛好者,因神話乃由驚奇所構成);因此,哲學化是為了遠離無知,很明顯地,追求知識是為了認識,而非任何實用之目的」

——亞里斯多德《形上學》

1
圖片來源:《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33、34話連載彩頁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33、34話連載彩頁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是一本從裡到外都令人「驚奇」的漫畫:我們很難想像,有一部漫畫能像這樣,不以戰鬥熱血著稱、沒有逐步修練後變強的主角、以「地動說」這個罕見的論述作為漫畫主題,卻又讓人感動、充滿著求知的浪漫與熱血,甚至還有深刻的反思。

僅有62話,單行本8卷,《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卻在近年來囊括了許多大獎:漫畫大獎第2位、《這本漫畫真厲害!2022》男生篇第2位、手塚治虫文化獎漫畫大獎……《地。-關於地球的運動-》不只是內容上的顛覆,更讓人看到了漫畫深不可測的潛力——漫畫不僅僅是一種娛樂,也可以是一種深入淺出、傳達深層感動與意義的載體。本作近日也宣布將由Madhouse動畫化,令人期待。

1
圖片來源:官方twitter

從接觸「地」動說到求「知」,為之付出鮮「血」

「地動說與我們相去甚遠,還需要了解嗎?」或許會有人這麼問著,然而讀者們很快就會發現,《地。-關於地球的運動-》與其說是科普漫畫,更該說是一部關於「知識如何被建構與傳承」的哲學漫畫。

作者魚豊老師自大學閱讀《三島由紀夫體育論集》後,先是感受到了三島文筆之下充滿躍動感的世界,身體在運動後,感受到了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魚豊另一部作品《百米》,有更多的著墨),大自然之美與壯麗在透過文字描寫的同時,也加強了自己對世界的感知。他在訪談中如此形容到:

「通過繼續閱讀書籍和深入研究,我所看到的風景發生了很大變化。世界變得如此豐富。大自然可以如此美麗,真是令人驚嘆。我認為『學習』的本質就在那裡。深化『學習』,才能更美好地感受世界。」

儘管他成績不算頂尖,但在大學時期與哲學、倫理學的相遇,使他深受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和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的美學思想影響,成為了《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最重要的創作養分。作品中每當角色們眺望滿天星斗、看著旭日升起,令讀者感受到「美」與「崇高」宛如就在我們眼前——儘管角色們對之充滿疑惑、甚至驚懼,卻彷彿又感受到有一種凌駕之上的秩序(某種知識)正等待著人們去探索、證明。

1
圖片來源:《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62話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62話
1
圖片來源:《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12話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12話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由故事描述15世紀C教為普遍信仰的P王國,天動說是解釋宇宙天體運行的唯一論點,地球位於最中心的底層,星體圍繞著地球運轉,一切汙穢皆落至於此,聖經據此解釋:人們須努力過活、洗清罪惡始可上天國。

然而卻有著人們為了追尋真理,隱密的研究「地動說」試圖提出更完善的解釋,並將這一切傳承給下一個追尋者。這些追尋者未必是學者,他們是學生、修道士、甚至是不識字的代鬥士、飽受歧視的女性、遊牧民族,又或者可以將之通稱為「異端」……這些人為何甘冒風險,拋棄日常,也要追求知識呢?

1
圖片來源:《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二話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二話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漫畫話經典】《靈異E接觸》:上承《幽遊白書》下接《獵人》,最原汁原味、最天馬行空的冨樫作品



漫畫話經典:

藤子·F·不二雄說過「成為漫畫家,就是對我來說的大冒險。」每個月一篇文章,介紹一本劃時代的經典漫畫,一起在漫畫的世界恣意徜徉。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