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目錄
共 15 篇
製作團隊 專題統籌:翁世航|編採團隊:丁肇九、彭振宣、游家權、潘柏翰、游千慧、朱家儀、羅元祺|影片編導:程兆芸|封面字型:高嘉宏
偽娘是怎麼成形的?如何從一個大男生的外型轉變成「女人」?變身偽娘真的會很「奇怪」嗎?為了體驗偽娘文化,關鍵評論網的兩位編輯親身變裝,並悄悄地走到了街上,感受外界眼光、體驗變裝後的感想。
2019/01/05 | 潘柏翰
從外表看上去都是男扮女裝,但你可能未必知道這裡頭其實有著不同的文化與社群。讓我們用一篇文章的篇幅,帶你認識在「男扮女裝」這名詞的大傘下,不同的族群有各自的美。
2019/01/06 | 游家權
「扮裝」(Cross-dressing,簡稱CD)是指穿著打扮跟生理性別不一致的行為,而男扮女裝的原因有哪些?扮裝(CD)跟異裝(TV)或戀物症又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男扮女裝跟女扮男裝的社會評價差這麼多?扮裝者是同性戀或想變性嗎?該如何改善扮裝者的心理健康?本文將一一釐清這些常見迷思。
2019/01/06 | julia
只要身上有可以被歸類成群體的特點,我們每一個人就都有可能成為偏見的受害者。究竟為什麼人們容易對和自己不一樣的群體──也就是所謂的「非我族類」──產生偏見,甚至出現排斥的心理呢?
2019/01/05 | 丁肇九
許多人都會在一年一度的萬聖節扮裝,但對這些變裝皇后(Drag queen)來說,人生總是充滿華麗浮誇的衣服和狂妄的妝容,她們是如何成為表演者?怎麼經營自己的角色個性?又用什麼樣的心境面對外界的觀感呢?
近年來也出現一種稱為「偽娘」的次文化。很多男生會扮裝成可愛的女性角色,因此也出現「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之類的說法。這次關鍵評論網邀請到兩位「偽娘」Coser——炎炎跟芷祈接受我們的訪問,談談「偽娘」在台灣Cosplay圈中的現況。
女裝興趣者一般被稱作CD(Cross dresser),而具有變性需求者的則稱為TS(Transsexual),彼此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厭惡自己的男性特徵到一定要變性手術的程度」。
2019/01/07 | 游家權
我們最大的阻力和傷害大多來自家人。如果有家人的諒解和支持,我當然願意成為一位女生。撇開兒子和先生的身分不談,父親這個身分是很難割捨的,怕孩子不夠諒解。50歲了,真的過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跟這些角色拉扯。
2019/01/06 | julia
想讓外界能正確的了解有著女裝興趣的她們,除了圈子裡的人的努力,和圈外之間也需要有人不斷聯繫,傳達出正確的訊息,打破厚厚的迷思與同溫層效應。而雅咪,一位從新娘秘書轉職來的「偽娘化妝師」,正好可以是一座連起外界與扮裝族群之間,傳遞訊息、增進溝通的重要橋樑。
2019/01/06 | 游家權
偽娘基地最大的意義是,因為彼此會互相認識,表示他們真的活著。這件事情很重要,一旦他們得到了歸屬,得到了這層意義,他就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很多人是沒辦法被認同、認可的,所以他走不下去,最後就乾脆切一切、跳下去。
2019/01/06 | 潘柏翰
藉由變性者的生命經驗,我們想帶領讀者看見這群一樣勇於跨越性別疆界的實踐者,扮裝對他們來說不只是興趣或嗜好,更關乎他們以什麼樣貌在社會上登場,以及如何塑造自我與性別認同。
綜觀中西方歷史,其實有不少是「男扮女裝」的例子。這些扮裝者身上,又有什麼樣特別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