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12年國教診療室

【12年國教診療室】「工業5.0」人機協作時代,學校教育應減少AI第二腦學習,著重於人類第一腦學習

TNL+ 2023/04/20 ,

評論

簡志峰(峰哥)

簡志峰(峰哥)

簡志峰(峰哥)

教育專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育科技博士,近年專注於自學跨域、社會設計、地方創生、 雙語教學 。關心偏鄉教育、數位落差。 屏東鄉下長大的峰哥在國高中時,因為考試導向的教學,恨透了學習。國高中成績墊底、大學重考、台灣研究所考不上,直到25歲在美國的中式餐廳工作,覺得太辛苦了,才決心用功念書。半年內考上德州農工大學研究所,5年內完成碩博士,2013年回到10年前碩士落榜的學校當教授。 因為親身經驗,峰哥深知台灣考試導向和傳統文化期待如何造成學生討厭學習,因此期待透過自身的經驗與教育專業,幫助那些像過去的自己,找不到學習動機和人生方向的孩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古希臘到工業革命,新技術和新科技帶來的都是新的工作機會和全新時代的改變。當AI大腦幫人類處理專業的認知,人類可以更專注的追求永續和人本價值。而自學跨域力、深度思考力、執行力、非認知能力、以及未來人才力才能真正讓人類與AI結合,有效解決社會問題。

托特是古希臘的智慧之神,他在埃及神話神祇當中有著鷺鷥頭的人形,他是智慧的象徵,精通數學和醫學,也負責守護文藝和書寫的工作。在埃及還沒有文字時,有一天托特神向法老王展示他的新發明「書寫技術」,托特神說:「我為你帶來一件寶貴的禮物,它可以幫助你和你的子民記住所有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智慧和記憶。」

法老王卻說:「這樣我就不需要記住我的知識,那我的智慧和記憶力會不會下降?」

托特神說:「大王,你誤會了。書寫並不是取代學習,而是輔助學習。它可以幫助你保存更多的知識,避免遺忘和失傳。它可以幫助你比較不同的觀點,增進理解和判斷。它可以幫助你創造新的知識,推動文明進步。」

即使法老王持續抱持質疑的態度,但書寫技術就此流傳下來,人類因為有了文字得以傳承文明,技術和科技得以一代一代的流傳。試想若沒有文字,織漁網的這個技術就無法流傳,人又得從使用工具捕魚的時代回到徒手抓魚的年代,所有智慧的談話和發明將因為無法傳承,導致每一代都要重頭開始發明。人就只能一直活在原始時代。

工業化演變創造大量新事業

因為智慧得以流傳,人們從狩獵和採集時代進展到農業生活,並發展村莊和城邦,到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國家,而紙張及印刷術的發明,讓知識可以大量流傳,奠定了人類文明的基礎。

如下表,到了18世紀出現了蒸汽機,手工業轉向機器生產,這是工業1.0的時代,這時出現了工廠制度;接著是19世紀出現了電氣,生產流程自動化加速了生產力,這樣的工業2.0也造就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20世紀末出現了電腦,自動化生產力又再度提升,這時的工業3.0興起全球化經濟。而到了21世紀的人工智慧出現,造就了工業4.0,各個領域都大幅的進展,從事重複性質的勞工面臨失業。

創新產業 失業者類型 新型態工作者 新制度
工業1.0 蒸汽機、紡織工業、鐵路運輸等 手工藝者、農業勞動力、車夫 機械操作工、工廠工人、鐵路駕駛等 工廠制度
工業2.0 電力、化工、鋼鐵、汽車製造等 低技能工人、小規模製造業者 電力工程師、化學工程師、生產線工人、司機等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
工業3.0 電腦技術、自動化、半導體等 低技能和中技能工人、部分白領職位 IT工程師、自動化設備操作員等 全球化經濟
工業4.0 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 高技能功能,例如編程、金融分析師 數據科學家、AI工程師、物聯網工程師、人機協作者 共享經濟

其實不管是哪一個工業的進程,一開始都是導致大量的失業,這些都會造成人類在文明時代的恐懼,但隨著新科技的發展,也會有大量新型態的工作需求。這如同托特神告訴法老王的:「書寫並不是取代學習,而是輔助學習」然而人類就像法老王一樣,一開始總是懼怕新發明,因為每一項新發明代表著新的變動,人是習慣的動物,總是害怕變動,但是每一次的文明進展,都是新的變動促成的。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12年國教診療室】108課綱形塑「終身學習者」的願景,但「素養」是考得出來的嗎?



12年國教診療室:

十二年國教實施多年,當時規劃的四大總體課程目標達成了多少?有讓學生更快樂的學習了嗎?是否激發了學生的潛能?《關鍵評論網》打造這間診療室,邀請長期關注教育議題及創新的簡志峰老師,帶領我們從不同層面檢視十二年國教的優與缺,指引改革的可能方向。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