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指出台灣推動高教雙語政策所遭遇的問題和挑戰,包括教師和學生的英語能力不足,教材和教育資源缺乏,以及行政層級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阻礙雙語政策的推動和落實。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融入本土文化,選擇合適科目使用英語或母語授課,增加教材及資源的投入,讓行政單位使用英文,增加英文媒體及雜誌的曝光,以及英語教學培訓。
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擁有關鍵地位,跨國投資增加對雙語人才的需求。政府推動「2030雙語政策」,以強化年輕一代英文能力,提高全球競爭力。
根據教育部與英國文化交流協會於2021年進行的調查發現,目前台灣約有21%的高三生達到「歐洲語言學習、教學、評量共同參考架構」B2流利以上等級(等同於全民英檢中高級程度、托福成績足以申請美國前100名大學)。
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台灣的大學將在2024年至少25%的學生需要達到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B2以上等級,2030年需有50%的學生達到B2等級。此外,在2024年至少有20所大專院校採全英授課比率達30%,2030年需有40所達到80%。
然而,這個政策面臨相當多挑戰,例如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夠高、全英語授課可能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全英語授課可能會增加大學的成本。這篇文章將針對台灣的高等教育現場,實施雙語政策所面臨的問題深入討論,並提出調整策略及解決方案。
高教雙語政策面臨的問題
我在大學任教,所屬單位是一個獨立研究所,過去也曾思考過開設全英語課程,讓外籍生可以來唸研究所,然而只有我願意開全英語課程是不夠的,因為外籍生需要的,可能是所有研究所的修課都是全英語,而所裡其他的老師不願意開全英語課,一來可能是英語能力的問題,二來是本地學生英語能力的不足,我這樣的想法也因而作罷。我的親身經歷也驗證了某部分英語教學的困境,下面是台灣的一般大學面臨到的雙語政策之困境:
- 大學英語師資不足問題
大學教授多在自己的領域上有頂尖的研究和理論基礎,然而極度專精的專業培養,有時甚至會讓學生認為過於專業,而有認知負荷量過重的問題。再者,除了教育領域以外的教授,其餘大多數的教授並沒有受過教學方法的訓練,這時若還要使用英文來教學,恐怕學生會有專業知識上和語言上完全跟不上的問題。
我曾與某位工科領域的教授對話,他就提到:「我在學術論文上能夠閱讀和寫作英語,但要用英語解釋這門課的專業知識卻十分困難,因為我無法像使用中文那樣清楚表達我的思路。」也有應外系教授提到:「即使是應外系的學生也有英文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因此我的課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全英文授課。」
- 全英語教材問題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