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外電影裡面關於威士忌的畫面並不少,但是以威士忌串起整個劇情架構,我印象中最清楚的則是2012年上映,由英國知名導演肯·洛奇所拍攝的《天使威士忌》(Angel’s Share),大陸直譯為《天使的一份》,後來仔細想想也蠻傳神的。
TNL溫馨提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前幾篇寫了關於威士忌的書,分別談了單本的《溫柔酒吧》和整個系列的「馬修・史卡德」,今天我想談的則是關於威士忌的電影。
國外電影裡面關於威士忌的畫面並不少,比如說在《金牌特務》裡面就有一個傳說中一滴都不能浪費的酒(Dalmore 62);媒體人必看的影集《新聞急先鋒》第一集晚間新聞播完之後Charlie Skinner拿著Oban 14年和馬克杯(真豪氣)跟主播Will McAvoy小慶賀的場景;或是在《下流刑警》的末段,主角Bruce Robertson要下藥在威士忌中,拍出的兩瓶「虛構」威士忌Kiltyrie 12年和McRobert調和式威士忌。(虛構的意思是,並沒有這兩個牌子)
但是以威士忌串起整個劇情架構,我印象中最清楚的則是2012年上映,由英國知名導演肯·洛奇所拍攝的《天使威士忌》(Angel’s Share),大陸直譯為《天使的一份》,後來仔細想想也蠻傳神的。
跟上帝打交道,當然要給天使稅
所謂angel’s share,就是指威士忌裝在橡木桶過程中,因為木桶本身不像密封起來的玻璃瓶,是會隨著時間而自然蒸發一些比例。一般在蘇格蘭是以每年2%的速度蒸發消失,而這些蒸發掉的酒液就被取了一個頗有詩意的名字:angel’s share,也有些人會稱為天使稅。
台灣氣候潮濕炎熱,剛裝桶的酒又因為法規關係不能離開本來的蒸餾廠到別處保存,所以天使抽的稅比較重。我聽過南投酒廠廠長的說法是,每年可達8-10%,以成本來說非常驚人。去年去南投酒廠參訪,有一桶南投酒廠剛開始自製威士忌的時候,於2008年裝桶的威士忌,據稱去年僅剩下約一半了,倒推回去的確是以每年8%的速度在蒸發。
威士忌的年份定義,是以陳放在桶內的時間作為計算,一旦裝瓶之後年份就固定了,不會因為你買了一瓶12年的威士忌,放上了12年就變成24年。對此威士忌達人學院的林一峰也有個美麗的說法,他在《尋找屬於自己的12使徒》書中寫說:「喝威士忌是跟上帝打交道,當裝瓶之後,上帝就無法派天使來人間抽稅,在密封的瓶子中,威士忌就停止陳年,就算這瓶酒是從爺爺時代留下來,是充滿回憶有紀念價值的遺物,只要上帝沒有分紅,它就不算陳年」
*底下有劇透,在意者請勿再繼續讀下去。
威士忌界真的有「聖杯」?
《天使威士忌》的劇情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長年惹是生非年輕人因為當了爸爸,所以決定洗心革面,但是需要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在機緣巧合之下,他得知了有一桶即將拍賣的絕版威士忌,於是糾眾準備下手偷竊。根據Edinburgh Whisky Blog的說法,就是前半段帶觀眾看西蘇格蘭最糟糕的部分,後半段則是把場景換到愛丁堡的《瞞天過海》(而且人數也少很多)。
電影本身是很有意思的,跟我在09年看肯・洛區另外一個輕鬆喜劇《尋找艾瑞克》有點類似。試著描繪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故事,給大家一個看完電影會感到開心的溫馨結尾。
不過作為一個威士忌愛好者,我會看的當然就不只是這些了。
首先,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電影中的「聖杯」:傳說中絕版然後被發現的最驚人威士忌:Malt Mill。
不像《下流刑警》 裡面虛構出來的兩瓶酒,Malt Mill本身是曾經真實存在的蒸餾廠,從1908年創立,然後在1962年關廠,而且是在我所喜愛的艾雷島。
這個故事蠻有趣的。在20世紀初,Lagavulin的老闆Peter Mackie同時也是另外一家蒸餾廠Laphroaig的代理商。而隨著Laphroaig當時的老闆Alex Johnston去世之後,接手的外甥Ian Hunter則覺得這個代理約對Laphroaig不公平,於是打了官司不讓Mackie繼續代理。這件事情鬧到Mackie甚至擋掉了Laphroaig的水源,水可是所有酒類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於是又打了官司來解決。
後來Mackie信誓旦旦要複製一個Laphroaig,於是在Lagavulin內搞了一個蒸餾廠叫做Malt Mill,還挖走了Lapharoaig的首席釀酒師,但最終也沒有複製成功,蒸餾廠最後在1962年關閉,但持續有在做發麥(malting)直到1974年,然後設備就併入了Lagavulin,場地則是現在Lagavulin的接待中心。
Malt Mill就目前所知的資料來看,都是提供給Mackie公司做調和式威士忌。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在1980年代以前,調和式威士忌才是蘇格威士忌主要商品,單一麥芽並不是主流。
根據電影裡面的說法,Malt Mill這個被稱為10分滿分的威士忌是在離原始蒸餾廠很遠的一間酒廠倉庫裡面發現。電影中的品酒師Rory McAllister(由本身真的是很有名的品酒師Charles MacLean飾演)的解釋是可能是蒸餾廠的經理跟被發現酒廠的經理家族聯姻......我後來猜想,這或許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劇中他們需要在沒有車的情況下大老遠的跑去Balblair蒸餾廠(距離愛丁堡大概300多公里,差不多就是台北到台南距離了)。因為電影上市後,Bruichladdich蒸餾廠還在自家的部落格提到,肯・洛區劇組曾經想要在艾雷島拍這部片,還帶人過去勘景過,只是帶幾百人過去拍片的後勤工程實在太麻煩,所以放棄了。只不過,如果讓Malt Mill在他本來酒廠附近被發現並拍賣,那這四人幫就要渡海去艾雷島好像也沒有比較輕鬆。
Malt Mill到底有沒有殘存有陳年的酒?目前看到的資料應該是沒有,不過在這部電影拍出來之後,Diageo集團發了一個新聞稿宣布他們決定公開亮相手上的Malt Mill蒸餾新酒(new-make spirit)。表示這是世界上僅存的一瓶夢幻新酒,是由前一代Lagavulin蒸餾廠經理傳給現任的經理Georgie Crawford,而瓶子上面的標籤寫著Malt Mill Last Filling June 1962。新聞稿中竟然還有一張Lagavulin前首席調酒師拿著這瓶酒的照片,因為這瓶新酒就是這位前首席Donnie MacKinnon所裝。
所謂的蒸餾新酒顧名思義就是剛從蒸餾器裡面出來的酒液,而蘇格蘭威士忌很多香氣、味道和顏色等等豐富的變化,基本上是來自於後來裝桶陳年之後的影響。這小瓶沒有裝桶,在密封的玻璃瓶中沒有被天使「抽稅」的新酒,當然無法計算年份,就算開瓶了,大概也就僅有當初蒸餾新酒的麥味和酒精味為主(不過還是蠻令人好奇會是什麼味道),不會有酒液在木桶中,與氣候和時間對話而誕生的味道了。
威士忌迷看電影中威士忌的樂趣
不過以威士忌迷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關於威士忌的部分其實有蠻多bug。我自己比較介意的,則是劇中的威士忌收藏家拿了一個隨身瓶給主角聞然後問他是什麼酒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it’s easy」就得到了對方的讚賞和名片,開啟了之後的銷贓管道。我說,你好歹也像《神之雫》那樣編個幾句有模有樣的台詞,然後讓他說個酒款再嚇死那個收藏家吧,這一句「it’s easy」會不會讓後面的劇情也銜接了太easy了一點。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覺得威士忌愛好者看這部電影會有很多樂趣。
比如說當主角被告知他女友在醫院生了小孩,他要當爸爸時,他的社區服務輔導員興奮的拿出架上放了很久的威士忌要開來慶賀,並唸出酒標SpringBank 32年的時候。
第一,我想到了上次我提到一家很特別的裝瓶廠用15公噸的有機大麥去請SpringBank蒸餾出了11桶的威士忌,其中在2007年裝的15年的newborn版,就是要慶祝老闆的長孫出生。
第二,我跟朋友看這部電影時,在劇中人物唸出酒標和特寫之前就先唸出了酒廠名稱,大概也就是威士忌迷才會有這種看到電影裡面跟威士忌有關時的無聊自得。
電影的最後,主角留給了他輔導員一瓶神秘的酒和一張卡片,卡片上寫著:Malt Mill Angel’s Share。我想,這一份,主角真的是想要獻給他心中的天使吧。
ps.底下是電影的主題曲,很好聽:
TNL溫馨提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聽:
- 因為這兩個原因,我開始學習喝威士忌
- 我的第一份威士忌酒單,竟然來自一本科技驚悚小說
- 威士忌這麼多種,新手入門該怎麼開始買?
- 非Single Malt不喝,是迷思還是真的比較好?
- 威士忌純飲才是真正會喝?加冰塊很浪費?
- 去酒吧該怎麼點威士忌?請放輕鬆,享受這整個過程的樂趣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Podcast】大A:現在個性對我來說,比帥跟聰明更重要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Podcast】Allen:我喜歡獵人頭,因為那是一個可以三贏的工作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Podcast】馮宇:設計師無時無刻要想的第一件事情,是要跟誰溝通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Podcast】Van:柴米油鹽醬醋茶,很容易讓我們忘記彼此為什麼相愛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Podcast】廣告小妹(上):我原則不多,所以少數原則希望另一半能尊重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Podcast】廣告小妹(下):業配文也是要有靈魂的
- 10支不敢說最好,但絕對是有趣的威士忌(上)
- 10隻不敢說最好,但絕對是有趣的威士忌(下)
- 我看過關於酒吧最有趣的書:《溫柔酒吧》
- 關於酒鬼最難忘的整個系列:馬修・史卡德
- 我希望寫下的品酒筆記不只是味道,還有此時此刻我們一起留下的故事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台灣人嘴最挑全世界有名!專訪保樂力加董事總經理王德勤Terence Ong
最新發展:
-
時間打造威士忌:3個跟「年」有關的酒廠小故事4年前
-
穿過墓園見到你:「格蘭路思」威士忌酒廠旗杆上飄揚的台灣國旗4年前
-
想要蘇格蘭威士忌速成班,不妨來這裡一逛4年前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介紹關於威士忌的五款調酒,但最讓我心動的那一杯還在路上5年前
-
S1E22|美食作家葉怡蘭(下):在台灣小吃裡,「內臟料理」是個很重要的核心5年前
-
S1E21|美食作家葉怡蘭(上):勿以年份論高低,青春正盛的酒自有其勁道和魅力5年前
-
S1E20|宅女小紅:小孩交給老公帶時,他有在呼吸就好了5年前
-
S1E18|詹宏志(下):如果人生只剩下一次出國的機會,我還是要去非洲5年前
-
S1E19|廚師Yen:義大利文第一課會教「早安」「晚安」跟「罷工」5年前
-
S1E17|詹宏志(上):對我來說,做菜有時其實是一場旅行報告5年前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一萬元的會比一千元的好喝10倍嗎?談威士忌的價值和價格5年前
-
S1E16|張鐵志:那已經不是音樂本身,而是你生命的回憶5年前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不是絕對:餐酒搭的三個新體悟5年前
-
S1E15|高琹雯:喜歡收集各種冰淇淋的人也是一種Foodie5年前
-
S1E14|楊子葆:苦,我覺得是尾韻最長的味道5年前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威士忌的顏色重要嗎?5年前
-
S1E13|萊特Wright:好年份是上帝傑作,不好年份是釀酒師心血結晶5年前
-
S1E12|張瑋軒:活出一個你想要的自己,那就是女人味5年前
-
S1E11|Stuff總編輯Ellis:內容在免費閱讀的狀況下,媒體必須找到一個出路5年前
-
S1E10|囧星人:想別人沒想到的,台灣市場還有很多等著大家去發掘5年前
-
S1E9|織田紀香:你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就必須讓自己變成一個彈力球5年前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給初心者的威士忌品酒會酒單5年前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千萬不要一次喝完:給威士忌品酒會新手的4個建議5年前
-
S1E8|許毓仁:希望台灣可以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國家5年前
-
S1E7|工頭堅:我後來一直在想像中旅行,彷彿1981年那趟旅行從來沒有結束5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