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台灣屏東的楊佳恬,是奧地利文化親善大使,也是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楊佳恬出生於1979年,13歲遠赴奧地利學音樂,一轉眼已在奧地利生活了25年。從台灣到奧地利,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在教育、文化、感情跟生活上,楊佳恬看到了什麼奧地利有別於台灣的地方?以及後來透過老公了解到轉型正義,這件事情對她的人生有什麼影響?來聽聽楊佳恬說奧地利的教育、外交、音樂跟歷史。
S3E20 Podcast|馬力歐 x 楊佳恬

13歲到奧地利,今年39歲的楊佳恬,在奧地利生活的時間已經超過在台灣的歲月。楊佳恬從小在爸媽眼裡,是個順從的孩子,對任何事物沒有太多意見,唯獨提到音樂特別執著,但就是這份執著說服了父母,在鋼琴老師的幫忙下,楊佳恬國中只讀了幾個月,就獨自飛往與台灣相距9000公里遠的奧地利,開啟她的音樂旅程。
很爭氣的楊佳恬,剛到奧地利就考上當地的音樂大學,先後就讀於奧地利富克斯音樂院、格拉茲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從13歲起,他早上在中學上課,下午在大學修習音樂課程。但一位亞洲人,在歐洲環境下讀書長大,沒有遇過文化衝突嗎?「高中時,我是學校唯一的亞洲人,當時覺得自己格格不入,這是為什麼後來我會這麼努力投入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原因,因為那時候的我,覺得很孤獨,非常的孤獨,覺得自己不被了解」。
在青春正盛的年紀,楊佳恬要面臨的,是與台灣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跟歷史文化,以及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長相,在外在與內在的壓力下,楊佳恬曾一度封閉自己,且想方設法成為奧地利人。但她發現,即使她德文講得再好、穿著打扮跟奧地利女孩一樣,她終究是一位台灣人。
絕望之際,最後楊佳恬決定做自己。意外的是,就是這份坦率讓身為外來者的楊佳恬開始融入奧地利民族,「奧地利人不是一個很快打開心房的民族,可是當他真的接受你的時候,你就是他們的一份子。所以後來我才會有那種,覺得奧地利是我的家鄉,因為我被他們了解」。
因為走過這一切,她知道不被瞭解的痛苦。後來,她在2012年時開始擔任奧地利文化親善大使,到許多國小裡與孩子們分享自身成長過程與感受,希望降低文化衝突,也打破台灣人只會開餐館的印象,「小朋友聽到原來我是彈鋼琴的,他們就會很興奮,有時候還會一起彈琴」。

她曾被奧地利文化雜誌Megaphon列為本月封面人物,2013年時,登上奧地利第二大報Kleine Zeitung的本日風雲人物,2014年,與五位具代表性的「新奧地利之子」,在奧地利國慶日登上Kurier日報頭版。一直以來,致力於國際間文化交流的她,在2016年被歐盟執委會任命為「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
不過,你知道親善大使的工作是什麼嗎?奧地利為什麼要改變他們的移民政策?還有關於奧地利與台灣不同的教育方式,像奧地利人無法置信大家都寫一樣的考卷,以及奧地利培養音樂人才的不遺餘力。除此之外,人口僅870萬的奧地利,如何靠外交在國際上成為不可被忽視的小國?反觀同屬小國的台灣,除了拼經濟,還可以從奧地利的成功看到什麼機會?
比較有趣的部分,是楊佳恬與奧地利丈夫的約會趣事。聽到她跟我們說,她與老公的情人節約會是在巴黎的地下墳場,度蜜月的行程是參觀納粹政府的火箭基地博物館,雖然這些事讓她哭笑不得,但也因為這樣,讓她了解到轉型正義,到底她老公的工作是什麼?讓我們來聽聽楊佳恬異地求學、生活、戀愛、工作的人生經驗。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本集的Podcast:
楊佳恬《小國也可以偉大》書摘:
►人口只有800萬,奧地利如何展現「小國外交」?
►歐洲也有婆媳問題,但我可不想一輩子表演沒意見的好媳婦
我們今天在 @Oxygen Hotel O' Cafe&Bar

O' Cafe&Bar 氧氣咖啡吧,位於重慶南路上奧斯金旅店一樓的酒吧,同時提供咖啡跟啤酒,還附有一台飛鏢機,很美式的風格。一推開門就可以看到三台大電視,播放著運動頻道,像最近世足賽要開打了,如果不知道要去哪裡看的話,可以到氧氣咖啡吧點杯啤酒,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一起觀賞,享受熱鬧的氛圍,因為奧斯金旅店是一間背包棧,偶爾晚上會不定時播映電影。
你也可以選擇其他方式收聽:
追蹤《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隨時接收最新的Podcast內容: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Ep.14 奧運國手|張嘉哲:如果我們都對未來沒有希望,憑什麼叫年輕人把運動當職業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