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2年8月,考招新制下首屆分發入學放榜,網路論壇上的高中生都在問,為何分發入學會出現「低分高就」的現象?綜整補教業者、高中教師的意見來看,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是少子女化讓整體學生數縮水,在大學未減招的情況下招生缺額大增,第二是制度轉換的效應。
2022年8月,考招新制下首屆分發入學放榜,網路論壇Dcard上的高中生群起炸鍋,「分科錄取分數大跳水!」、「111分科有史以來最水」、「今年分科怎麼了」,所有人都在問,為何某些在申請入學時連後段學校都上不了的同學,8月分發竟然上了更好的學校?
站在師長的立場,新北市丹鳳高中語文實驗班導師張文承坦言,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有些小錯愕。暑假後的開學典禮上,丹鳳高中教務主任向學生表示,難以預期下個年度會不會再發生7月分發入學比較優勢的情況,要同學們還是盡量好好讀書。
剛從景美女中畢業的翁歆媃指出,身邊確實有觀察到分科測驗錄取分數跳水的情形,受到影響的同學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原本成績在中段或偏後面的同學,因為選填志願時「敢填」,所以上了分數很高的學校;一種是原本成績位在前段的同學,因為「不敢填」,反而落在中、後段的學校。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綜整補教業者、高中教師的意見來看,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是少子女化讓整體學生數縮水,在大學未減招的情況下招生缺額大增,第二是制度轉換的效應。
成因一:考生人數縮水、難預測錄取分數
考招現象與少子女化之間,一直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桃園儒林補習班總班主任陳順基受訪時指出,111年分發入學加上各管道回流,總共有約3萬9000個名額,但報考分科測驗的學生僅有約2萬9000名(110學年指考報名人數約為4萬人),分發結果出爐後,大學總計有1萬4000名缺額,若將缺額數除以招生名額,粗略計算之下,分數落在末端約40%的校系理論上都很難招到學生。

不過,學生照著過往前例選填志願時,可能分數在50%左右就會填到末段私校,不知道自己的分數其實有機會上到海洋大學、或高雄大學等地名大學的部分科系。陳順基也進一步點出,111年分發入學學生「低分高填」的現象,尤其發生在中字輩、地名大學等中前段學校的冷門科系。
得勝者文教的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不約而同指出,前段學校少數冷門科系會有這樣的情況,因為學生在填志願時「不夠勇敢去填」;至於後段學校,因為缺額的關係,甚至只要符合分發的最低基準就可以選填。
成因二:制度轉換的陣痛期
在制度轉換的層面,陳順基強調兩個面向:考招新制「遊戲規則」改變,以及指考科目「數乙」的廢除。
很少人注意到的是,111年報分科測驗的非應屆生僅有約4000名,相較110年的指考,非應屆生人數硬生生少了約7000人。

考招新制與過往相比,其中一項最大的變革在於,111年開始,國文、英文以及改制後的數A、數B都只在學測考。不像過去的重考生,不一定要準備學測,靠指考也能考上理想校系,陳順基指出,111年的重考生若沒考學測,就算考了分科測驗,也只有16個完全沒有參採國、英、數A、數B的科系可以填,「他們想報分科測驗,發現沒什麼科系可以填,後來就不報了」。
廢除過往指考的「數乙」考科,則直接影響一類組科系招生的崩盤。陳順基表示,以前社會組有一種生源是「假二類」,也就是二類組學生雖然在指考數甲表現不佳,但另外選考的數乙卻考得不錯,就有可能會去「搶」一類組、尤其商學院系所的名額。
不過現在分科測驗沒有數乙,二類組學生不考地理、歷史、公民就沒有辦法跨組,原本被二類組學生佔走的社會組名額,如今全部釋放出來。因此,陳順基分析,111年整體社會組缺額狀況相對嚴重,「死最慘的是語言方面的科系」。

除此之外,高中教師關注的不確定因素,還包含「不受控」的大考中心。張文承指出,111年學測的數學特別難,大考中心出題沒有受到監督,讓有數學背景的他直呼:「出那什麼鬼題目!」國立中大壢中教師龍文表示,111年的數學考題太難、成績不符合常態分佈,而學生已經做好學習歷程檔案,擔心學測成績過不了一階篩選,沒辦法讓教授看到準備成果,於是就選擇在申請入學低就。
雖然教育界普遍認為108課綱立意良好,但龍文指出,如果考招與新課綱的理想沒有接軌,就會導致這些美意被摧毀。112年學測剛結束,教育界普遍認為數A難度回到正軌,單一科目影響申請的狀況未來可持續關注。
不過,學生、教師最擔心的,恐怕還是分科測驗低分高就的情形會不會在112年上演。藍天予認為學生在112年會比較敢於挑戰分科測驗,尤其是重考生,「他看過111年的狀況以後,在112年勢必會更願意投入做醫學系或理想校系的重考」。當分科測驗的競爭對手數量回升,這些校系的分數可能就不會像111年暴跌,但跟考招新制上路前相比,還是會輕鬆一些。
陳順基也表示,當非應屆生發現到考招新制的利多,他預測112年分發入學的非應屆生會從111年的4000人大幅回彈。另外,他強調112年的分科測驗還是可以低分高填,但部分科系的錄取分數相較111年會回升。
公、私校招生困境下,考生申請入學更有機會過一階
事實上,低分高就問題的核心從長遠來看,還是在於少子女化的浪潮之下,大學招生名額的調配。「112年對於後段大學的淘汰會更殘忍」,陳順基表示。111年大學招生缺額總計超過1萬4000個,雖然非應屆生會回彈、大學也開始減招,但他預計112年最少會有8000名缺額。
其中,私立大學的招生困境又更為嚴峻,得透過寄存名額(註1)來減招,而私校不斷呼籲公立大學也應減招,讓私校有更多生存空間。不過,陳順基提醒國立大學同樣得面對招生問題,尤其相對沒有競爭力的科系,許多公立學校近年開始放寬申請標準、減少篩選科目、調高篩選倍率,避免學生被分數相近的校系搶走,「例如清大改規則會傷到成大,同等級的國立、私立學校都有競爭關係」。

中興大學教務長梁振儒受訪時指出,校方會建議系所提高篩選倍率,且一階檢定的標準放低,例如分數從頂標調整到前標。這讓原本不敢填中興的學生,敢拿出信心大膽地填,也藉由這樣的機制,把興大的生源與其他頂大稍微錯開一點。
對學生來講,這就意味著在申請入學階段,更有機會通過一階篩選,並於二階審查中展現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成果以及接受面試。「我們希望更多學生可以被看見」,台大副教務長、招生辦公室主任陳林祈表示,很多學生在考招新制首年會覺得學習歷程完全用不上,因此除了放寬篩選標準,也會考慮提升申請入學的員額。
「篩選倍率」(註2)的提升也是公立大學為調整生源所期望的方向,一旦倍率提升,就會有更多學生可以進入二階審查。據了解,公立大專校院曾在大學甄選委員會提議,將倍率上限由現有的3倍調升到3.5倍,結果投票的時候,所有公立學校都支持、私立學校都不支持,不難想像私校的招生壓力在少子女化趨勢下有多嚴峻。
升學輔導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直言,最大的問題是教育部沒有盤點實際問題,公私立大學又立場不一,「每次都放大學網內互打」,像是丟到羅馬競技場,誰活下來、誰就勝利。「教育部從10年前就沒面對少子女化」,尤其是申請入學的篩選倍率,魏佳卉沈重呼籲,教育部應好好處理現下考招配置的問題。
註1:
「寄存名額」指的是公私立大專校院可把核定招生名額,「寄存」在教育部的帳上,例如某系核定名額100人,但校方自認只能招到60人,就寄存40個名額在教育部,且各校寄存名額並無上限,等學校認為招生情形或有機會好轉後,再向教育部申請取回名額。
不過,「寄存名額」一項重要用意在於,一所學校的註冊率常常涉及教育部補助款,大專校院若想在招生人數銳減的情況下還能取得教育部補助,就得寄存名額、在數字上提高註冊率,因此寄存常被教育界人士批評是「美化」註冊率的做法。
註2:
「篩選倍率」的運作,是依照校系所定的學測單一科目或多科及分總和,由倍率高者依序篩選至倍率低者,若所列篩選科目中有相同的倍率,則表示以相同倍率科目的級分總和篩選。
舉例來說,若A系規定倍率篩選科目為「國文2.5倍率」及「國英數5倍率」,招生名額為35名,則該系會先以倍率較高的「國英數級分總和」,由高分往低分篩選出招生名額5倍(175名)的考生。這175名考生再按「國文科級分」高低排序,篩選出2.5倍(88名)考生進入二階審查。其他規定可參考甄選會說明。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