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多年的審查經驗,讓招生端儘管面對考招制度的轉變,也能保有評分的穩定性。台大註冊組長李宏森透露,雖然學習歷程呈現的方式有所改變,但老師的評分結果從成績來看差異不大。
108課綱上路後,高中生每學期多了一項例行公事,也就是上傳該學期的學習成果,到了高三申請入學階段,再挑選3項作為「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交給大學校系。付出了2年多的努力在準備學習歷程,但這份資料送到申請校系的審查委員手中時,是如何被檢查、評分的呢?從「書審資料」到「學習歷程檔案」,新的審查方式會不會出問題呢?
「你知道台大書審的專業有多長時間?20多年了,我們其實很有把握」,台大副教務長、招生辦公室主任陳林祈談到校內學習歷程審查,可說是自信滿滿。事實上,不只台大、其他大專校院多半也都在過去書審的經驗中,建立經滾動式修正而來的「評量尺規」,以及能夠提供審查穩定性的各式機制。
對教授來說,學習歷程審查有什麼不一樣?
相較於過去的書面審查內容僅僅是一份PDF檔,學習歷程審查的其中一項重要特色在於流程的數位化。台大註冊組組長、招生辦公室執行長李宏森受訪時表示,甄選會和暨南大學各自有針對學習歷程開發審查的輔助系統,台大是採用後者,這套系統會將學生上傳的審查資料項目做排序,讓教授一一點選、觀看。
台大招生辦公室針對校內教授的審查經驗進行調查,行政專員陳雁指出,教授認為數位化的學習歷程更制式化、系統化,老師要找資料比較方便。內容的部分則相當多元,各式各樣的資料都會有,銘傳大學教務長遲文麗提及,有36%以上的銘傳教授認為,相對於過去的備審PDF檔,學習歷程比較能夠展現學生高中在校的學習。
除此之外,過去的書審始終不乏有補習班、家長幫忙製作的情況,中興大學教務長梁振儒表示:「其實老師都一直存在懷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高中生能做出來的?」而現在的學生在上傳學習歷程時,都必須有高中教師認證,讓大學教授認為更加有品質及可信度。
不過,招生端也不約而同指出,如果有同校學生上傳作品,內容會比較接近;或者上傳團體報告內容,卻未明確說明自己所負責的項目,都是學生在學習歷程上經常出現的問題。
評量尺規:決定審查成績的關鍵
對審查端而言,學習歷程檔案在對正評量尺規上也非常方便。簡單來講,評量尺規就是教授的評分標準,讓教授有一套穩定的評分依據。李宏森表示,學習歷程的項目可以用來對正尺規,舉例來說,若其中一項尺規是「高中學習成績」,就可能對應到「修課紀錄」的項目來做評分,教授多做幾次就會知道要如何從學習歷程看出評分重點,不像以往閱讀書審的PDF檔,「翻到後面就忘記前面了」。
在考招新制之下,所有的大學校系都會公布備審資料準備指引,遲文麗指出,學系會就想要看到的面向,要求學生送出資料,而銘傳大學有94%以上的審查教授認為,七成以上的學生與評量尺規的契合度很高。這樣的現象也反應銘傳的教授在設定資料準備指引時,有認真依照評量尺規撰寫,學生才能拿出合規的資料。

評量尺規的另一項好處是在於,雖然每年各校系的審查教授可能都不相同,但在訂出尺規的情況下,評分標準不會相差太大。李宏森說明,在審查過後,學系會回頭檢視尺規能不能切合招生需求,進而做滾動式的修正。
而學生最為關注的,便是教授能不能進行公平的審查。對此,台大副教務長、招生辦公室主任陳林祈打了包票,強調在長年累積的審查經驗下,台大建立了公平、公正、專業、資訊公開的審查機制。在專業的部分,招生辦公室會檢視學系的審查項目是否有符合公開規範,以及招生簡章、評量尺規,若有不合就會提示學系。
多年的審查經驗,讓招生端儘管面對考招制度的轉變,也能保有評分的穩定性。李宏森透露,雖然學習歷程呈現的方式有所改變,但老師的評分結果從成績來看差異不大。110學年台大書審成績總平均為82.7分,111年學習歷程審查平均為83.2分,標準差則分別為6.5分及6.9分。
另外,有學生會擔心不同的審查教授會有評分差距過大的問題,梁振儒說明,以3名審查委員為例,如果3人評分的分數落差到教務處設定的標準,就會要求審查委員進行「差分」的討論,討論彼此認為學生好與不好的地方,且討論過程一定要交上會議紀錄,以避免教授空口說白話。
資料暴增、系統難用,招生端也有話要說
除了高中端的種種擔憂以外,招生端對於學習歷程審查也有話要說。陳林祈向教授詢問審查狀況,發現到資料暴增的問題。很多教授表示,為什麼過去只有20、30頁,現在有些暴增到200頁?「我必須幫教授說一句公道話,壓力很大」,陳林祈苦笑說道,有台大教授為了看學習歷程資料5天不出門。
梁振儒則指出,以前書審只有1個檔案,現在的學習歷程切得比較細,教授得一個個點開、好好研究每個學生的狀況,負擔也稍微多一點。
如前所述,學習歷程審查的輔助工具目前有2套系統,分別是甄選會版以及暨大版,興大與銘傳採用前者,台大採用後者。遲文麗說明,甄選會版本的審查畫面前面會顯示成績、百分比、高中3年表現的起伏,後面就是學生的多元表現,「你拉上來看完之後,要再看就要再跳回去,然後重新再拉上來,再看再跳回去」,所費時間相較過去恐怕要加上0.5倍。聽來繁瑣的介面設計,讓銘傳校方也忍不住向設計者反映,應該要創造對使用者更友善的介面。
儘管如此,許多台大教授還是認為,學習歷程審查更容易挑到有適性發展的學生。興大教授也指出,學習歷程更能呈現學生的個人特色及適性學習軌跡,彌補紙筆測驗無法呈現的素養能力與人格特質。
這也是為何招生端不會公布真正的評量尺規,陳林祈說明台大的2個考量,在消極面,校方擔心公布尺規會導致坊間業者開始「量身定做」,這不是108課綱想達到的目標;在積極面,台大認為年輕世代一直在變,不應該「創造」一個模範,「你要曉得,一個模範對學生的影響會有多大?」

陳林祈表示,年輕世代一直在變,不應該創造一個「模範」,因為模範很快就會過時。如果建立一個模範,恐怕讓學生覺得「原來上台大要這種學習歷程資料」,甚至從國小就開始緊張,他認為沒有必要。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學習歷程檔案首年回顧:教師、學生怎麼做?大學教授怎麼看?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