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一般家戶可以透過電池,預先儲存價格便宜的離峰電力,等尖峰時段(或有需要的時候)再拿來用,一方面可讓消費者賺到價差,積少成多之後,也能讓電力公司避免尖峰用電不足的跳電風險。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你知道台灣已經有「時間電價」了嗎?
近來,各種關於「電業改革」的新聞充斥版面,贊成方與反對陣營吵翻天,交雜了一堆艱澀難懂的技術名詞與法規解說。可是,對許多老百姓來說,每度電要收多少錢?會不會因改革而漲價?才是最切身的關注焦點。
殊不知,10月份剛上路的時間電價,其實也是電業改革的重要一環。
如果家裡電器的使用習慣,可從白天的尖峰時段,轉到夜間10點半後的離峰時段,那麼每度電價格可低到1.71元。相反的,倘若申請了時間電價,卻未能降低白天尖峰時段用電,每度電最高要收5.84元,一來一往價差超過三倍!
上述作法,即是政府希望透過電價的差異化,達到「以價制量」效果,棍子與胡蘿蔔齊發,降低整體電網在尖峰時段的負載壓力。
移峰填谷,全民一起化解跳電風險
目前開放給一般住商用戶申請的時間電價,以每月用電700~4,000度的用戶較為划算,估計全台潛在客戶達100萬戶。少於700度的小型用戶雖然也能申請,但得看實際用電模式是否採現行累進稅率較便宜。至於2,000~4,000度者,因每度電會再加收0.91元,因此建議先試算過再申請;4,000度以上的用電戶,則因簽有「契約容量」合約,電力公司也建議留在現有合約。
平均來說,台灣每戶家庭每月用電量是291度,每月電費帳單約827元,其中120度以下單價1.63元,121~330度的夏季單價2.38元,對用電時段很平均的用戶來說,時間電價似乎不具誘因。但電力公司估算,若每月用電700~4,000度的百萬用戶都換成時間電價,可替台灣電網降低27.5萬瓩的尖峰耗電。
從上述資料換算得知,台灣家戶平均每天約需10度電。可是,大多數人對電力的概念多停留在電費帳單,一度電能用多久、用在不同電器有什麼不一樣?多是一知半解。不久前,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特地在園區入口展示了一組每日可存五度電的家用儲能系統,讓民眾了解儲能科技的日新月異,並試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變家庭用電習慣,小老百姓可以怎樣幫台灣化解缺電危機?
很多人不知道,五度電(KWH)能做的事不少,可以讓耗電功率60瓦(W)的涼風扇吹三天半、可讓功率10瓦的LED燈亮20天、讓350瓦(電源供應器)的電腦跑14個鐘頭、或讓900瓦的冷氣開五個半小時。有了這些基本概念,便能回頭審視平日最需用電的設備與時間,從中摸索自家用電模式與省電方法。
事實上,很多用電大戶早就在用時間電價了。如排班作業的製造業,把生產排程集中到離峰時段,或讓高耗電設備在深夜運轉;空調長時間運轉的旅館跟飯店,會選在離峰時段製作空調系統需要的冰水,等白天再把冷空氣輸入室內。這些細微調整,都不必犧牲服務品質或營業流程,就能節省可觀的電費支出。
配合儲能,重新想像能源使用情境
近來關於電業改革的討論焦點,多聚集在: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開發更多再生能源(以降低化石燃料依賴)?是否有財團(或台電)壟斷市場的疑慮?如何讓民間參與電力市場的開發與銷售(綠電直供)?
但很多專家心裡清楚得很,從價格面下手,才是最快、而且最有效的方法。今年10月份開放一般用戶申請時間電價,即是政府試圖拉開電價費率級距的新嘗試,逐步誘導民眾改變以前過於浪費的用電慣性。
不意外的,上路剛滿一個月,便有媒體報導時間電價申請數量不如預期的消息。殊不知,時間電價與建築儲能系統的發展息息相關。君不見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近來重點產品開始轉至家用儲能裝置,更不斷加碼擴充電池產能。
當一般家戶可以透過電池,預先儲存價格便宜的離峰電力,等尖峰時段(或有需要的時候)再拿來用,一方面可讓消費者賺到價差,積少成多之後,也能讓電力公司避免尖峰用電不足的跳電風險。較具氣候意識與節能概念的歐洲國家,均在房屋租賃或買賣程序中,把儲能與節能設備列入抵稅項目,一方面讓建築能耗表現成為房地行情指標之一,二來更督促建築建立自我調配能源的能力,朝向「正能量」建築(Positive Energy Building,全年發電量大於耗用量)目標邁進,有多餘電力還可回賣給電廠、或支援周遭用戶。
一旦電價開始趨向合理化,社會大眾的關注點才會從「開源」轉向「節流」,因為每天多省幾度電,或利用離峰時段存個幾度電,都不再是蠅頭小利;遇到夏日高溫就四處蔓延的缺電焦慮時,還可能變成一門好生意。
簡言之,「電價合理化」正是打開台灣民眾對未來能源使用情境的最佳觸媒,時間電價現在不過踏出第一步而已。
【名詞解釋】時間電價
為反映尖峰、半尖峰、離峰時間之不同供電成本,分別訂定不同電價費率,鼓勵用戶調整能源使用時間、更新節能設備、或增加負載管理動作,以降低整體電網在尖峰時段(如夏季中午)的負載壓力。(台電網頁說明)
延伸閱讀
- 謝雯凱,〈電不夠用系列:蓋電廠 不如削減夏季用電尖峰〉
- 張楊乾,〈管好總電箱 一度電也能用一天〉
- 張楊乾,〈一度電0.6元,買不買?!〉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闕士淵
專題下則文章:
【電價比較篇】Google使用綠電不是為了「夠潮」,是因為真的比傳統能源便宜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