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核電已經不再是各國決策者最偏愛的選項,他們轉而擁抱再生能源,畢竟與核電和火力電廠相比,再生能源興建快速、民眾反彈較不嚴重,亦沒有核廢處理的顧慮。
文:彭瑞祥(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
或許你已經察覺,此時此刻,我們正見證全球能源圖譜的劇烈改變,從傳統能源大步邁向潔淨低碳的再生能源。過去世界的電力多半來自化石燃料,而就在2015 年,再生能源新增裝置容量占全球總新增裝置容量一半以上,更是首度超過煤炭。
國際能源總署的《2016年中期再生能源市場報告》推估,2016年到2021年之間,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將成長42%,並達到825GW,新裝設的再生能源仍集中在中國、美國、歐盟與印度,並使全球再生能源總發電量占比將從23%提高到28%,其中光電與風電是主要增加的動力。過去幾年驅動再生能源發展的原因,是風電和太陽光電的發電成本持續下降,技術成熟,以及各國政府相繼提出利於再生能源的法規或長期保障收購的制度,鼓勵了相關的投資。
《巴黎氣候協定》通過,則是2015年樹立的另一個里程碑。全球政府代表在年底的氣候峰會中達成協議,確認未來將全球暖化增溫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各國必須自行提出減碳藍圖-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亦將攜手共同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巴黎協議在2016年底跨過簽署門檻,正式生效,將自2020年後接替《京都議定書》,成為國際推展節能減碳的政策推力。
而2015年是全球連續第二年,在經濟持續成長的狀況下,總碳排放卻能持平。在過去,每一次碳排放量降低必定伴隨著經濟衰退,因此目前的成績彌足珍貴,顯示碳排放確實有可能與經濟成長脫鉤。除了全球再生能源發展大幅提升,也與美國與中國兩大排放源致力減少煤炭使用有關。

煤炭是驅動工業革命的燃料,但在各種發電方式中,煤炭火力的碳排放最為密集,造成的空氣汙染也最嚴重。包括瑞典、加拿大、法國、荷蘭、芬蘭、紐西蘭、英國及奧地利等國都在這幾年宣布,未來將逐步淘汰境內的燃煤電廠,轉而加強再生能源的使用。依據《2015年中期煤炭市場報告》預估,2020年之前全球每年的煤炭需求成長率已壓低至0.8%,主要來自於經濟蓬勃發展與人口密集的東南亞與印度。
至於另一種被視為低碳能源的核電,由法國獨立能源研究組織發表的《2016年全球核能產業現況》指出,2015年是近25年來核能工業發展最順遂的一年,有10部機組加入營運,占1.5%的發電量成長,新機組主要是在中國。總計2015年核電總發電量2.44兆度,占全球總發電量10.7%。
雖在福島核災後,德國提早既定的廢核步調,比利時與瑞士確認各自的廢核時程,法國則為未來的核電占比設限;台灣也在選舉後,更加確定於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但顯然核電仍在未來全球能源占比中有一定份量,許多國家對已屆除役年限的核電廠發出延役許可,中國、印度與俄羅斯共計有三十餘部機組興建中,日本也決議逐步恢復核電廠之營運,儘管面對地方政府與民意的挑戰。
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核電已經不再是各國決策者最偏愛的選項,他們轉而擁抱再生能源,畢竟與核電和火力電廠相比,再生能源興建快速、民眾反彈較不嚴重,亦沒有核廢處理的顧慮。
除了不同的發電方式,我們也看到全球在能源治理上引入更多新的技術與概念,最值得一提的是儲能技術。特斯拉(Tesla)公司在2015年開始推出Powerwall家庭能源儲存系統,吸引大眾關注儲電搭配再生能源的可能性。事實上,2015年全球各地的電廠級儲能(不含抽蓄水力)呈現暴發式成長,累計達到250MW,鋰電池占79%,納硫電池(sodium sulphur)占7%,空氣壓縮儲能占11%,儲能技術的成本也持續下降,未來市場規模更是龐大。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社區電廠篇】「綠電先行」開放再生能源四大選擇,不再浪費台灣天然稟賦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