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失手的《第九禁區》?太急著長大卻誤入歧途的《成人世界》

2015/03/14 ,

評論

張硯拓

Photo Credit: Chappie Movie
張硯拓

張硯拓

專職影評人,文章散見於紙本與線上媒體,也為udn.tv【藝想世界】節目常態來賓。 曾舉辦多次演講,經營【時光之硯】部落格及臉書粉絲團多年。 信仰:美好的記憶就是我的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一回,他儼然回到主場,一樣是在南非,一樣探討不同種族間的敵我、接納、排拒和學習,只可惜,這仍然無法成為一部成功的電影。

2009年前後,有兩部電影燃起了我對「科幻」的新希望,一部是英國導演鄧肯.瓊斯(Duncan Jones)的《月球(Moon)》,另一部是南非導演尼爾.布倫坎普(Neill Blomkamp)的《第九禁區(District 9)》。

這兩位都是新導演。前者用相對低的成本(五百萬美金)搭配出色的創意、精緻的模型攝影,一個好演員和無懈可擊的故事,談關於自我、存在及人心的寂寞;後者則資金相對充裕些(三千萬美金),在《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和他的WETA工作室的照應下,透過新奇的形式(偽紀錄片)講「外星人迫降地球」的處境。而在幾可亂真的特效中,《第九禁區》真正想探討卻是南非的種族隔離、貧富差距、歧視和欺壓等等「宿疾」。

那之後,鄧肯.瓊斯在2011年拍出了叫好叫座的《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持續他對時空旅行的著迷和對記憶、自我認知的鑽研試驗。尼爾.布倫坎普則是在2013年拍出《極樂世界(Elysium)》,有好萊塢巨星麥特戴蒙茱蒂佛斯特加持,場面也直指外太空,特效依舊精采,光彩仍然迷人,但太過簡化的善惡二元故事,卻讓力道顯得弱了。

再之後,鄧肯瓊斯去拍電玩遊戲改編的《魔獸世界(Warcraft,預計2016上映)》了。布倫坎普則是在今年又交出《成人世界(CHAPPiE)》——至此,台灣片商的譯名之詭異也正式讓我投降——而且這一回,他儼然回到主場,一樣是在南非,一樣探討不同種族間的敵我、接納、排拒和學習,只可惜,這仍然無法成為一部成功的電影。

《成人世界》的故事是在虛構的約翰尼斯堡,當民間科技公司研發出足以替代真人執勤的「機器戰警」,終於讓犯罪率降了下來。然而,發明這批機器人的天真主角,不滿足於只造出「聽命於人」的機器,而是想研發真正有意識的、能思考的,懂得學習和溝通的,「活著」的AI(人工智慧)。又因為陰錯陽差,他的實驗品「查皮」被黑道小混混搶走了,令查皮學到意想不到的價值觀和言行習慣……

此同時,公司裡開發真人操控的兵器(其造型明顯致敬《機器戰警》裡的笨重雙足步行機器人ED-209)的工程師休傑克曼,對主角和他的機器人們(不論有沒有意識)深惡痛絕,亟欲除之而後快。他既從中搗亂,也一路跟蹤主角,進而發現了前述的種種差錯。

(推薦閱讀:機器戰警:精準嘲諷雷根時代的反英雄經典

於是在一切失控的情況下,查皮得面對外界的惡意、模範的缺席、電池的耗盡,和求生的險困。整部《成人世界》有依然頂尖的特效為底(我好愛布倫坎普一系列作品中都有的「寫實消光金屬」質感),到了後半更成為大場面爆破動作片——但除去這些視覺魅力,其餘部位都讓人覺得不夠味/不到位。從故事、人物、企圖心到核心議題,它都搔不到癢處,像是有個好創意(idea),卻沒能寫出一個好故事來運用它。

Neill Blomkamp & Chappie|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究其源頭,《成人世界》要說的是科幻王牌題目之一「人工智慧」,並且以片中兩種人對查皮截然不同的態度:想要照顧和教育和疼愛他,為他的無限可能性深深著迷;以及「因為深知其可能性意味著多大的不確定性(甚至是危險)而害怕他」,由此激盪出人類看待科技進展的「不知如何是好」。

在此前,已經有各式各樣樂觀或悲觀的科幻片探討這一題了。包括《雲端情人》、《駭客任務》、《機械公敵》、《銀翼殺手》、《2001:太空漫遊》等等文藝或動作或思想性的作品,都在反覆檢驗此一慨念。甚至連《全面進化》、《露西》、《猩球崛起》等等,要探討的其實也是相似的母題。布倫坎普選擇再次切入,是因為他覺得「誕生」、「教養」以及「認知自我」的過程,頗有新鮮的魅力吧?

可惜,在《成人世界》裡的查皮,這樣一個可以帶來震撼及辯證的角色,卻沒有被放到更大的視線範圍內,去映照大眾反應、社會目光、媒體詮釋,或學者的思緒。而是被困在小混混配角的老巢裡,這座老巢又無法發揮某種「小型社會」的效果,不曾讓查皮的個性顯得更立體。於是乎,讓這部片的第二幕落得冗長而無趣。

在此,布倫坎普找來南非饒舌銳舞樂團Die Antwoord的成員Ninja和尤蘭蒂(¥o-landi Vi$$er)演出重要的配角,讓他們教查皮講髒話、耍狠勁、「武裝自己面對外在世界的兇狠」。他們也陪他講床邊故事,甚至幫他療傷。

這兩位很有型的音樂人其實不是不會演,但劇本寫給他們的角色太平板,還處處是難以理解的反覆——尤其Ninja,一下子是無同情心的混蛋,一下是大哥哥,一下又卑鄙畏縮,既是喜趣來源也是被憎惡的對象,令查皮(也令觀眾)不知如何是好。

(而在這裡,《成人世界》也碰觸到很有潛力的「掌控」議題:男主角對他說「我是你的創造者,你要聽命於我」,黑幫混混則說自己是父親,要訓練他處世。儘管兩人一善一惡,讓前者的話不太被質疑,但那擁有和佔有和控制慾,其實很值得發展玩味的,最後卻默默消失。)

由此輻射出去,大明星飾演的角色們沒有一個精采,休傑克曼的反派愚莽得驚人,戴夫佩托(Dev Patel)的主角也讓人不太在意,雪歌妮薇佛的老闆角色更是雞肋,這一連串人物(再加上其他混混及更愚蠢的黑幫老大)沒有一個能引起共鳴,就註定這故事打不進觀眾的心了。

最後,電影只在反派瘋狂的掃射中,把所有(明明可以讓科學界驚呆的)證據埋葬進煙硝中,故事的格局被限縮,只有末尾的轉折算有點意思。(當然,這又讓我想起《第九禁區》,布倫坎普根本就把同個故事又拍了一次!)電影結束那一刻,預示著無限的可能性,但這一路上的誤闖禁區和繞路,都不太有意義。甚是可惜。

而一路說到此,都沒提布倫坎普的王牌搭檔,亦即《第九禁區》的男主角、《極樂世界》的「野獸」反派瘋子夏爾托.寇普利(Sharlto Copley),他在這部片透過動作捕捉(motion-capture)技術(並配音)演出查皮,維妙維肖地賦與機器人靈魂,從「孩童」到「黑幫少年」到「天才工程師」的各階段,妙趣滿滿。

Sharlto Copley & Chappie|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可惜,他的表現雖然無可挑剔,但這角色畢竟被寫壞了,不可愛不真情也不帥氣。不過再一次目睹他的演技範圍(range)之廣,依然讓人過癮。

話說回來,從這三部曲其實不難看出尼爾.布倫坎普心目中的南非,是個貧富差距極大、生活品質和生命價值都兼具天堂地獄,在落後地區(貧民窟、黑幫社會)甚至根本是無政府狀態的風景。對自己的家鄉如此熱愛,又同時痛心於它的殘破和殘暴,這樣的恨鐵不成鋼,說不定也多多少少影響到他講故事的心情吧?

而我要說,因為《第九禁區》實在太令我驚艷了,看得出那完全是天賦才華的薈萃,所以他的下一部片,我還是很期待的!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野火燒不盡的歧視種子:從同志力挺礦工的《驕傲大聯盟》談起



電影入迷:影像之外的其他故事:

看戲的是傻子,演戲的是瘋子。影癡呢?就在瘋與傻之間,他們比觀眾更敏銳些,比演員更理智點。人們看電影為娛樂,他們則愛用一個最獨特的視角「寫」電影,以文字做鋤頭,探入敘事的幽微之處,掘出鳳毛麟角,傾訴影像之外的故事。借用了他們眼光,就算是老片重看,畫面有了層次,更耐人玩味。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