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到底,我相信喬斯惠頓盡力了,但如果能力夠大,還是只能如此,那就是這責任太大,大到無人能頂。
(警告:內文是滿滿的雷)
期待了三年,背負著第一集不論場面或敘事都讓人大滿足的重擔,如今《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終於登場,然而電影散場的時候,走下階梯的我告訴朋友:先前聽說這系列的導演喬斯惠頓(同時也是整個漫威電影宇宙重要的奠基者)不再執導第三集了,一度讓我很擔心。但現在看完,有點理解他的選擇了。因為他大概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因為人物,實在太多太多了。行文至此我粗略一算,這次可以稱得上「主角戲份」的就有十一人,是「重要配角」的也有七位,這是要拍少林銅人陣(或兩個棒球隊)還要每個人都有名字、都有故事的特高難度了。除此之外還要承先,還要啟後,還要留篇幅給大量的特效爆破追逐纏鬥……無怪乎就算神如惠頓,也難以維持上次的呼吸節奏。在過去這些年,讓漫威大發神威、橫空搶下好萊塢頂峰的「系列宇宙」概念,是不是在這次露出極限了?
必須先說的是,這還是一部看得很開心的電影。你若對這些角色有感情(我相信很難沒有),看他們這樣集結,多重互動關心又鬥嘴,互相照顧和在乎,這些都是趣味,而且是累積了十多部片灌溉後的果實。再加上「動作場面」的堆疊,不只馬不停蹄還上天下地,打得傾樓又傾城——第一集叫人津津樂道的街戰合作長鏡頭,到這裡變成三維戰場的交織環繞,論視覺刺激和拍手叫好的衝動,都沒話說的。
但,也許是我偏心吧,對這放在漫威宇宙每一階段末尾的集大成,所抱的期待(而且是故事創新的期待)還是高過《鋼鐵人》、《美國隊長》各自的系列,更不用說其他單片了。我不想只是看到賀歲片的歡樂過癮,還希望能有些什麼。那麼那「什麼」,這次在哪裡?
對我而言,《復仇者聯盟2》還是有兩大亮點,一是對人工智慧的態度。亦即,故事前半雖然遵循(預告就揭露的)很老套的「AI危險論」,讓聯盟對上很無趣的複製機器人大軍,但到了後半利用幻視(Vision,終於熬出頭的保羅貝特尼!)這角色的被創造,原先僵板(但不無說服力)的論點被動搖了:當東尼因為奧創給大家帶來麻煩,又執意用幻視再試一次,那當下根本叫做「執迷不悟」,也難怪其他人要阻止。但是當阻止失敗,幻視被喚醒了之後,卻得到大家的信任了。
那其中的差別是什麼?就是「心」吧。是《A.I.人工智慧》、《變人》、《PLUTO ~冥王~》都談過的心的溫暖。的確這(另一極端的)「AI性善」論點也不新,但前後對照,彷彿自打嘴巴的安排,先讓我懷疑這劇本究竟是什麼立場?接著就發現它是更拉高一層,把那曖昧和辯證的未知/無解都收進幻視的腦海中了。這讓我對這角色接下來的期待,加分好多!
第二個亮點,則是這次對女性角色的側重。從黑寡婦和浩克/布魯斯班納的關係,融合了母性/戀人的雙重,我們在舞會吧台上看到史嘉蕾.喬韓森浪漫卻彆扭的傳情,看到「搖籃曲」安撫浩克的形意設計,看到系列至今最直白的愛情語彙,雖然毫無鋪陳而有點突兀,但畢竟讓人驚喜。
同時,鷹眼妻兒的出現,給全片安靜的片刻,也給大家要「守護」的大義之言,有了具體的投射。這安排是老派的,但放在這麼不「生活」的漫威系列,卻顯得特別。更大的功用則是:讓我在片末甚至一度以為,這劇本要收掉這角色了!(我也喜歡他們夫妻的那段:「這些人都是神,我在他們其中幹嘛?」「或許正因為如此,他們更需要你。」的對白)
第三個女性則是緋紅女巫。伊莉莎白歐森的「怪(weird)」起初還有點突兀,但這要歸咎於劇本的匆促帶入;而不用多久,你就被她「強大地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樣子收服了。到片子後段,戲份一直不多的她,已然散發汪達該有的不穩定性和破壞性,這讓這次兩個存活下來的新角色,都有足夠的發展潛力。

Director Joss Whedon poses with cast members Robert Downey Jr. (L) and Mark Ruffalo (R)|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但說完亮點,接下來就是可惜之處了。電影一開場,團隊就集結在雪地裡追敵,才看到這我已經覺得不妙:什麼前言都不交代嗎?《鋼鐵人3》最後退隱的東尼,什麼時候又穿回鋼鐵裝了?怎麼大家都來這裡,連隨便一場說明「調查結果」的戲都塞不下?——由此,全片的擁擠問題,從一開始就能嗅到。
那之後又打又追,繞著地球跑,在全片共四段武戲(而且各自都兵分兩路以上)的縫隙間,只能用眾人被汪達侵入引發的「心魔」完成各自的角色對話,而且都語焉不詳。更令我生氣的是請到茱莉蝶兒,卻只給她兩個鏡頭!當浩克和浩克破壞者(這更是期待了多少年……)在街上打個沒完,我心裡只覺得好了沒?這種完全無視平民死傷只是滿足小孩子打鬧的戲,稍一多就嫌冗長唉!
藉著各自的惡夢,多少襯托出每個角色在意的「價值」:無法追回的過去,無法擁有的未來,怕不能守護的家庭日常,或怕不能保護的團隊及世界。這樣的各自不一樣的在意,時而牴觸時而包容的角色意義版圖,是有趣的。可惜就如前面說的人工智慧的雙面性(尤其誕生之初,奧創那一連串的自我探問),或隊長和東尼對於「和平/職責/自我角色」的意見歧異,看得到劇本的意圖,也看得出來它無力再發展下去。
所以回頭,還是要說,這樣定時定量、分進合擊的系列電影節奏,在第一次復仇者集結的時候達到效用最高峰,那之後各自的系列,已經有「為什麼一個人面對」的疑問不太好凹了;在第二階段結束的現在,更是明顯成為問題。電影不比漫畫,有上映間隔的安排,有單片片長的限制,更有演員檔期的困難。兩小時能說的有限,人一多勢必混亂;演員分配也是問題,不可能為了順暢而找大咖專程來,只演一小段過場。為了和其他系列片配合,還得為前面收尾或為後面埋梗,最後導致每部片都「不能做自己」。資訊量都卡卡,不是太多就是不夠。
於是在此,雙胞胎被草草解釋,娜塔莎和布魯斯的情感來得毫無交代,索爾中途去找那神水究竟是什麼?他又看到了什麼?尼克來見東尼神秘兮兮,但隨後就跟大家開會,這是怎麼回事?一次想說太多,又沒時間多說,導致電影像是「連續劇其中一個段落」,缺乏起承轉合的完整結構。身為觀眾,得突然進入狀況,又不能太執著於某一條線頭……

Photo Credit: Marvel
為了製造一個規模夠大,又不驚動神界或外星的危機,只得讓東尼突然又失去《鋼鐵人3》最後的智慧和自我價值。其餘人的心路也不清晰,角色變成推動故事的工具,而非故事本身。說到底,我相信喬斯惠頓盡力了,但如果能力夠大,還是只能如此,那就是這責任太大,大到無人能頂。
而我只能說,哎呀可惜,雖然看得挺開心,但也只留下笑聲,和一點點迴音而已……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太多角色加上太多改編,打造一部叫人失望的電影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