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它不是續集電影,它前面沒有《復仇者聯盟》,本片就會像《美國隊長》一般,成為一部中規中矩的漫威電影。
文:傅紀鋼
《復仇者聯盟》第一集是影史經典。以最近的續集電影來說,同一個編導拍攝續集,通常會比首集更精采。例如克里斯多夫諾蘭,或布萊恩辛格的作品。但喬斯惠頓卻有點跌破眼鏡,拍出一部大為遜色的續集電影《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本片成為漫威影業11部電影以來,成就屬一屬二低的一部。
2012年,《復仇者聯盟》一出,即改寫影史票房記錄。做為漫威最成功的電影,它也帶動美漫英雄電影全面電影化的腳步。《復仇者聯盟》讓影迷與片商覺得,由美漫公司主導的英雄電影,要兼顧票房與電影品質,是作得到的事情。而之後《美國隊長2》的大獲成功,更是振奮人心。可能是這個緣故,輿論都很重視這次《復仇者聯盟2》的表現。但必須說,這是一部叫人失望的電影。
如果它不是續集電影,它前面沒有《復仇者聯盟》,本片就會像《美國隊長》一般,成為一部中規中矩的漫威電影。
本片的問題,出在導演無法把復仇者聯盟諸多角色的互動情境提升。通常續集電影都在描述主角獲得顛峰之後,如何維持,或面臨挑戰的狀況。對於藝術電影的導演來說,可以賦予角色更大的黑暗面,更深的人性糾葛與危機的挑戰。《美國隊長2》之所以成功,就在於第一集平庸的表現,交代了漫畫原著照本宣科的過時設定(但這對美國隊長來說偏偏又很重要,是角色塑造的核心,無法略過),第二集就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詮釋美國隊長,使電影深度提升。
而對《復仇者聯盟2》來說,因為登場角色的增加,以及必須針對角色再進行更多的挖掘,就會陷入一種抓襟見肘的狀況。因為導演不但要花時間讓新的反派登場,還要處理英雄的內在問題。但過多的英雄角色,根本無法在短短的篇幅中去刻畫。許多重要的過場,都是在一個群體的場面,例如派對,或者是整個聯盟的人一起休息聊天的狀況。變得角色心境的處理支離破碎。
原本第一集成功塑造的個性,分崩離析。所有的英雄除了新豋場的幻視之外,全都成為極度平面的角色,毫無魅力。最典型的就是黑寡婦。就劇本來說,她的轉折應該最大,但就被其他人的過場,與新角色佔用的時間分割掉,使她成為本片最沒有魅力的存在。非常非常的可惜。
而必須要靠杯的是,電影改編了漫畫的設定。最誇張的是快銀跟緋紅女巫的變種人設定被拿掉。雖然漫威一直無法從福斯那邊拿回X戰警的版權,但在一個超級英雄與變種人並存的正史世界,保留變種人的存在,會有更大的銓釋空間。但漫威影業卻把變種人因素拿掉。
那不客氣的來說,這一對雙胞胎也根本無須登場。更何況就劇本來說,除非片長要成為3個小時,否則角色已經爆掉,拿掉變種人雙胞胎反而可以讓其他英雄有更大的詮釋空間。索爾的焦慮,與他突然的舉動,也就不會太突兀。幻視的生命由來,也就不會給人一種解釋得不周全的感覺。
而復仇者聯盟因為一開始就拿掉了蟻人的設定,使奧創的生父必須換人。連帶的,幻視的出生也必須改變。新的設定讓幻視成為一個超強的存在,強得可怕。而劇本算是處理了幻視有機機械體的複雜思想,但對白與哲學觀的部分還是顯得太弱,使得幻視變得較無魅力。是說畫面上處理得非常有型就是了。
而大反派奧創其實塑造得很不錯,但實在是敘述的篇幅不夠,使它顯得有些平面。不斷是動機與行徑的細微情感被淡化,否則單就劇本架構,奧創很有機會成為偉大的影史角色。可惜整個弱掉。
唯一比較沒被影響的是美國隊長。他的口白與價值觀是最明確,也塑造得最好的。但卡在篇幅不足,美國隊長在《美國隊長2》之後,他要怎麼面對超級英雄身分,與如何拿捏日常生活與感情心境的狀況,也沒機會處理。更別說巴奇至今仍無登場。那尚未開拍的《美國隊長3》,是否有足夠的篇幅處理漫畫《內戰》的無數英雄,與美國隊長的心境?還有巴奇的接班?也是大有疑問。
本片在美國上映後,絕對會引爆美漫迷的一波討論。台灣作為全球最早看到《復仇者聯盟2》的國家,真的是有點可惜。無法與歐美對電影的即時反應接軌,會少掉很多樂趣啊。

Photo Credit: Marvel
當然本片也不真的那麼差,如果說《復仇者聯盟》85分,《美國隊長2》89分,這部續集就大概是79分的水準。之所以水準能夠維持,在於動作場面的水準依然保持,與一些細微設定保持了導演的功力。
舉例來說,電影開場復仇者聯盟到南歐國家,要搶回被九頭蛇取走的洛基權杖。結果在街道要疏散人群時,受到強烈的抵制。因為鋼鐵人的軍火公司販售武器到這個國家,導致戰亂不斷,大家都恨鋼鐵人。美國隊長更是美軍在世界展現軍事強權的象徵,當地人恨之入骨,視為侵略者,反而激烈抵抗這些超級英雄。這個設定弄得不錯,其實可以跟本片的核心主題,作一個視野更大的哲學觀來討論,到底武力與和平的分野是什麼?可惜這樣的討論,遠不及《美國隊長2》的深度。非常可惜。
而動作畫面的部份,這次的場面蠻精采的,但是太多場面突顯超級英雄的配合,對於個別超級英雄的技能特色的描寫,遠不如第一集,更加深了角色平面化的問題。也蠻扣分的。
大體來說,算是可以看的電影。不過不建議看首輪,等二輪片看即可。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孩子回來了,卻不會真正回來」 從《親愛的》談那些電影裡,被抱走的孩子們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