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外食多少添加物? 歐洲人都靠潔淨標章把關

台灣兩餐皆外食人口高達八成,其中又以便利商店為主要購買通路,但每天究竟吃了什麼下(人工添加物、香料、色素)卻不得而知,甚至長期誤以為含有添加物之食物才是原味,然而,透過潔淨標章「少添加、簡單製程、簡單配方、資訊透明」四大原則,為自己的做出健康新選擇、吃出食物真味道。

專題目錄

4


2018/10/23 | 廣編企劃

一顆幸福無比的粉色菠蘿麵包, 台灣食品通路逆流而上的開始

台灣社會需要一個逆流而上的力量,而這個力量就從人人每天接觸的便利商店開始,由通路商帶起中、上游製造廠一個自律的規範運動,讓社會、產業走的更長更遠。

2018/10/19 | 廣編企劃

添加物不一定壞,但回歸「原味」才能吃到食物真滋味

食比例增加,每天吃下肚的添加物千奇百怪,添加物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能吃還是不能吃?該怎樣吃、怎樣選擇才是對的?帶您進一步了解添加物的實際狀況。

2018/10/12 | 廣編企劃

小心,舌頭業障重 ─ 上班族必知的「外食攻略」

歐洲民間通路商發起的Clean Label潔淨標章,大獲消費者與市場好評,台灣方面以國際四大標準為基礎,再進一步強調八大不添加,與國際同步進入自律規範運動。

2018/10/08 | 廣編企劃

幫食物 #hashtag,你知道歐洲大推的少添加「潔淨標章」是甚麼嗎?

民以食為天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取得飲食權益、如何在乎飲食健康? Clean Label 就是消費者很好的選擇標準,通路商也以其把關,共同取回飲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