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理科太太討論「有機農業」真的是沒常識亂講嗎?

2019/01/24 ,

評論

韋恩的食.農.生活

Photo Credit:理科太太YouTube影片截圖
韋恩的食.農.生活

韋恩的食.農.生活

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現今改名為生物科技系)畢業,而後獲得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在農業下游的食品業、保養品業界累積了20年左右的經歷。自從食安問題越來越受大家關注之後,不免接到身邊親朋好友偶而來問,這個能不能吃、用那個好不好。自己親身也體驗過一些食安風暴。近來看到在此領域,產業界、學術界、政府官方、媒體對於農業與食品出現許多奇奇怪怪的現象,所以希望把正確知識傳達給大家,以抵抗網路不實謠言。我希望提供:*正確的知識*食安的分辨*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個人無責任產品評鑑*其他心得雜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機農業的宗旨著重在生態、環保、永續,主要的目的並不在人的食安課題。比如說,讓人吃到比較少的農藥、吃得比較營養。那些都是枝微末節之事。依照這樣的定義,我們就來看看理科太太的說法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這幾天新聞界堪稱理科之亂,只不過最近當紅的Youtuber理科太太出來討論了一下有機農產品,結果就引來網友攻擊說她是智障;農糧署還出來引用了有機界導師郭華仁教授的說法,在粉絲頁轟她沒常識亂講;連農業四大寇的Lin Bay好油也出來挑戰她大便的說法。

韋恩自知顏值差人家太多,充其量只能算是狸科,本來羞於出來亂戰。但是看到批評聲浪越來越扭曲了,也不得不出來講句公道話,這句公道話就是「你們都錯了!」

1
Photo Credit:韋恩的食農生活

現在大家混戰的是有機有沒有比較多農藥、比較多營養、會不會比較貴、甚至會不會吃到大便,那都是出於只關心自己的一種心態,根本是有機農業的末流。真正有機農業是出於關心環境是否能夠永續,是一種對環境的大愛。台灣人習慣聽大乘之法、作小乘之行,本來很多國外好好的理念,到了台灣就容易歪掉,其實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有機農業到底是什麼?依照FAO/ WHO Codex的定義,

Organic agriculture is a holistic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promotes and enhances agro-ecosystem health, including biodiversity, biological cycles, and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有機農業是一個完整的生產管理系統,可以增進農業-環境系統的健康,包含生物多樣性、生物循環,以及土壤的生物活性。

另外中華民國的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三條之三也說,

有機農業:指基於生態平衡及養分循環原理,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不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進行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農產品生產之農業。

所以在在看得出來,有機農業的宗旨著重在生態、環保、永續,主要的目的並不在人的食安課題。比如說,讓人吃到比較少的農藥、吃得比較營養。那些都是枝微末節之事。

依照這樣的定義,我們就來看看理科太太的說法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一、有機肥料是動物大便製成?

這題理科太太60分。

有機農業專用的肥料如農糧署有機農業商品化資材裡,有許多登記有案的肥料,本來就有用到禽畜肥,只是這些禽畜肥雖然用到動物大便,但是都要經過適當的發酵、堆肥程序。所以理科太太說有機肥料是動物大便製成倒也沒錯,批評者硬要曲解成她說是動物大便澆上去,那恐怕是腦補了。當然理科太太說過,因此會吃到動物大便,那就危言聳聽了,所以要狠狠扣分。

二、有機農業允許農藥殘留?

這題理科太太30分。

全世界的有機農業都不允許用人工合成的農藥,但是美國法規允許一定程度的化學農藥殘留檢出,因為美國考慮到背景值、環境交叉汙染、分析誤差等等因素,所以給予一定的寬限。但是依照台灣的有機法規,任何化學農藥都是不得檢出,這一點可是大大的不同。理科太太人在美國,所以照美國說法,韋恩是可以接受啦,但是你的觀眾我想絕大部分都在台灣,你的說法不照台灣的法規,或是又不講清楚,那就是沒把觀眾放在心上,這點韋恩是相當失望的。

話又說回來,如同台灣其他的法規精神,台灣的有機法規也是獨步全球比嚴的,任何農藥殘留都不允許。很多人爭論過空飄啦、經水源汙染啦、背景值等是否可以有容忍值,但是我大台灣通通是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甚至海關還自行加上了很多沒有明文規定的限制,比如說塑化劑一樣不能檢出、重金屬不能檢出等等,造成很多進口上的障礙。這點韋恩在前文已經討論過了。

三、有機農產品沒有營養價值更高?

這題韋恩給理科太太90分。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有機擁護者所關心的,韋恩也是作過許多文獻探討。目前結論如同理科太太所說,很難歸納出有機農產品在營養上與慣行農產品有何差異,即使有,也是在很不重要的地方。

至於某些有機教主堅持有機農產品抗氧化的成分(指多酚類)一般而言較多的說法,抗氧化物或是多酚類一般不在基礎營養的討論範圍內。硬要把它廣義叫為營養,當然也是勉強可以啦,只是你能確定在作物上多酚或抗氧化性這樣的差異,吃進人體後真的有營養上的意義?甚至抗氧化性或多酚對人體是好是壞,現在都遭到了一些挑戰。像是抗氧化物、多酚過量對人體說不定是傷害(某些氧化物在人體扮演訊息傳遞的功能,你把它抗掉了反而破壞人體的生理機制;或是某研究也顯示,藍莓的抗氧化物反而會刺激人體癌細胞的增生)。

所以以抗氧化性討論食物的好壞,是非常粗糙、不夠科學嚴謹的。也因此美國農業部本來有個食物抗氧化性的資料庫,多年前就已經撤掉不加以討論啦,台灣還在拾人牙慧。

總之,韋恩結論,有機農業是基於對地球環境永續性的一種農業方式,討論農藥殘留、營養價值是弄歪了方向,請大家不要被誤導。有機農業因為收成較低,所以成本確實較高,但是到底值不值得手中較多張的鈔票,那是一種價值的選擇,由消費者自己決定,更沒啥好吵的。

只是現在許多研究也都指出,有機農業也許沒大家想像中那麼永續?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有機農業產量較低,所以可能必須投入更多的地球資源進去,而從資源使用的效率觀點來看,有機農業的永續性是不是也該重新思考?這是以往許多人沒注意過的觀點,值得大家認真思考,有機到底是不是唯一的普世價值。政府單位與其出來耍嘴皮子出來戰一個Youtuber,更應該思考有機台灣島的政策,是不是真的最適合台灣的未來。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圖解】用什麼清洗碗筷最讓人安心?你必修的一堂ECOCERT認證制度課



即使是一滴洗潔精,都要有所堅持:你不可不知的食安新態度:

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曾寫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詩句,意謂著從一顆細微的沙子可以窺見宇宙的浩瀚,那麼你可曾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看似稀鬆平常的一滴洗潔精,會是攸關家人們食用安全的關鍵所在?來自歐盟法國的ECOCERT認證,又能提供什麼樣的安心保證呢?保護自己與家人們「食」的安全,你需要瞭解對健康更優質的選擇。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