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人以為,當自己出走過後回來就會有戲劇性改變。事實上,戲劇性改變卻只會在戲劇裡發生。你不會從脾氣暴躁立即變成溫和文靜;你不會從笨嘴拙舌立即變成能言善辯;你不會從怠惰因循立即變成夙夜不懈。 但我知道,出走,心態上一定會帶來改變,但改變從來是慢慢的、漸漸的、緩緩的。
出走,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有人出走為了逃避;有人出走為了夢想;有人出走為了改變。出走,是不少人希望做的一件事,在現實考量中掙扎的人很多,每個人要考慮的事也不盡相同,但唯一一樣的,就是離開自己的舒適帶,而出走之後,又帶給了我們什麼?
很多人以為,當自己出走過後回來就會有戲劇性改變。事實上,戲劇性改變卻只會在戲劇裡發生。你不會從脾氣暴躁立即變成溫和文靜;你不會從笨嘴拙舌立即變成能言善辯;你不會從怠惰因循立即變成夙夜不懈。
我知道,出走,心態上一定會帶來改變,但改變從來是慢慢的、漸漸的、緩緩的。

Photo Credit:Tripnotes 旅行札記
出走前,我有份不錯的工作,吃得飽也穿得暖。可是,每天當鬧鐘響起來時,我還是千萬個不情願地爬起來,明明生活得不差,工作也不算辛苦,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像個洩了氣的球,對建構自己的未來毫無動力。
走遍世界,到各處留下足跡是我的夢,我不想糊裡糊塗就活到老,然後帶著遺憾跑進棺材裡。於是,我出走,一年時間裡,到了澳洲、阿根廷、巴西、歐洲諸國,走了半個地球。背著大大的背包,逃離厭倦的工作,不再看每天重覆著的負面新聞報導,不想聽老媽那像轟炸機的嘮叨、老爸做人的道理,不想見總是聊著同樣八卦的同事、為了小事吵架的情人或者是想逃避自己。
還記得出走時的不適應感,從一個交通網絡完善,24小時都有公共交通工具回家的香港,突然跑到倚賴個人交通工具的澳洲;從生活節奏快,作息時間不穩定的香港,突然減慢生活節奏和把作息時間調到正常的巴西。起初,我難以接受這種徹底的改變,對於生活了20多年的生活習慣,又怎可能說改就改。這些不適應感隨著時間淡化,到最後也適應了下來。

葡萄牙的Madeira島。Photo Credit:Tripnotes 旅行札記
常有人去比較亞洲人和歐美人的生活習慣和工作作息,有些人總說歐美人很懶散又沒責任感,亞洲人則很勤奮又盡心盡力;也有些人說歐美人很聰明,工作有效率,亞洲人則奴性重,只會像牛一樣工作。
其實,這種事本來就沒有一定的答案,澳洲工作時認識一個在地澳洲人,他叫Ashley,我們都叫他Ash,對他的第一印像是很聰明,學習速度非常快,Ash和我們酒店上下的人都很要好,而且大廚還很看好他,可是,他工作一個月就辭職了。我再細問下才發現原來Ash在這一年已經換了八次工作,我也很直接地問他。
「你不怕這麼快走會很麻煩別人嗎?還有以後的老闆看你的履歷時,會覺得你一直換工作毫無責任感嗎?你還真容易放下你的工作呢。」
Ash回了句看似複雜卻又很簡單的答案。
「你會怕,是因為你認為這樣不負責任和麻煩人,所以如果你當老闆,你就會怕有這樣的員工;而我當然不怕呀,因為我認為自己工作有認真完成也負責任和履行合約,所以我當老闆也不怕有這種員工,所以要放下工作根本不難呀。」

Photo Credit:Tripnotes 旅行札記
其實,負不負責任和麻不麻煩不是由一個人的狹隘看法所決定,而是由很多個一個人去決定,最後才形成了社會的看法。放下自己原來有的事物,職位、收入、人際關係,原來一點也不難,只要你學懂把手上東西放鬆,就像抓沙子時,手太用力最後卻抓不到沙,世上並沒有多少事不能放下,只有把手稍為放鬆,手才能抓到更多的沙。
還認識一個在澳洲工作的印度廚師,他叫Alvin,他是少數和我一起工作的亞洲人。因為很多亞洲人說自己在外工作被歧視,而我幸運地沒有被人歧視過,好奇心驅使下,我問了Alvin。
「在澳洲工作有被歧視過嗎?」
Alvin答了句很有意思的答案。
「在澳洲沒有,不過我在亞洲區工作的朋友則常常被歧視。」
起初我沒有深究這句子,過了一段時間,又跟Alvin聊天,他問我。
「你知道香港那裡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嗎?」
然後我想了想,答他。
「你可以到中環,那邊很多香港懷舊和特色食物,很不錯,不過不要在星期天到那邊,星期天時那邊很多外地傭工聚集在那邊。」
他立即回道。
「你這樣想很不行,你這樣跟歧視不就一樣了?你之前不是還問我有沒有被歧視過,你這樣說的話不就跟歧視外地傭工沒分別?我們在澳洲不也一樣在放假時在某些地方聚集嗎?若你不想自己被人歧視,你也不應該這樣歧視人。」
我頓時語塞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也感到了自己的無知,平常我不想被人歧視,但我卻一直在歧視人,每每經過外地傭工的聚集地,我總是帶異樣目光去看他們。原來,我從來不懂得體諒。

印尼夏夢詩島。Photo Credit:Tripnotes 旅行札記
最後,在阿根廷青旅認識一個西班牙人,他是位老人家,他叫Vela,我沒問他真實年齡,但估計是60左右。有次青旅的分享會,他是站在台上做分享的人,很多人對他這種年紀住在這裡感到好奇,他也一一去解答我們的疑問。
最深刻的是他說。
「很多人奇怪我這種年紀來環遊世界,但我自己卻不以為然,我從年輕到現在一直有夢,那時工作每天叫著我前進的,不是別人,是我的夢想。現在我的兒子早已獨立,這不該是我完夢的時間嗎?對,我已經不是年輕人了,但追夢永遠不太遲。我只知道,現在,便是我人生最閃亮的一刻。」
不少人聽著感動得不停鼓掌,甚至有些流下淚來。我才知道自己一直為自己設限,誰說夢想一定要年輕時完成?夢想那時候變成了時效性的東西?原來,我一直很膚淺。
別人問我,出走以後,生活上有什麼轉變?我會說,我慢慢學會了放下,雖然有時我還是過份緊張某些事情,但每次我都會提醒自己Ash的故事;我會說,我漸漸懂得了體諒,因為每次生別人氣時,我總會記起Alvin的故事。
不過,最大的轉變是我每天起床上班,總會想起Vela說的話。因為,早上起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旅後歸鄉的你,快來分享你的返鄉旅遊省思圖文,就有機會得到聯合航空「台北—美國舊金山來回機票」及TutorABC英語線上課程!

Photo Credit:Tripnotes 旅行札記
專題下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