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將近,我們走訪了一趟城市和新村,希望把人民的聲音紀錄下來。
文:周慧儀 | 攝影:A-Jun
「嗶」的一聲,卡被扣款,我們的車開過大道收費站,立即映入眼簾的是呼嘯而過的車子以及林立的大廈。
一路上,讓人眼花撩亂不是形形色色的高樓建築,或是包圍在外的大小發展工程,而是纏繞這一些建築和發展工程的條條馬路,一會上高架、一會下隧道,稍有不慎便會立即迷路。若不幸走錯路,只好在其他車輛還沒駛來之前,快速地在馬路上倒退,驚險十足。
「這是很平常的事!歡迎來到吉隆坡!」A-Jun說道。車子停好後,我們步行到了吉隆坡地標——國油雙峰塔附近的金融中心,頓時被高樓團團包圍。
和其他大城市無異,吉隆坡步伐相當快速,不論是車或人。於是要攔下行色匆匆的人街訪,成了我們的難題。若成功攔下,他們一開始都願意接受採訪,不過當我們說出「選舉」以及拿出攝像機的同時,他們便會面露難色地告訴你「Sorry, I am not interested in the election」、「呃,我沒有想法,謝謝!」。而對於結伴的朋友來說,他們便會將這份「苦差事」推給旁邊的朋友,「你問他囉,他很會講的!」、「不用啦,謝謝,謝謝!」。
從這些被婉拒的用詞裡,他們是不方便、不知道、不敢說、不能說還是不願說,我們都不得而知。
當然,也有願意接受採訪的人,不過我們必須一再地解釋只關心「人民的聲音」,而非「政治傾向」,他們才會稍微卸下心房,然後告知我們不想入鏡,背影也不能拍。這中間有個人因素,也有基於工作性質的考量。
其中一名願意接受採訪,身穿白色襯衫的吉隆坡當地人,和兩個朋友一起坐在金融大廈前抽菸閒聊。他用流利的英文回答道,馬來西亞人在乎的事情非常實際,那就是「基礎設施」(Utility issue )和「生活成本」(Living Cost)。他補充,如何在生活費、就業率、薪水、城市塞車、大道收費等問題間取得平衡,是政府應該側重的事。他繼而說道:
「這是為什麼我們雇用他們(政府)的原因。」
他的訴求無非就是更好、更穩定的生活。更白話一點,便是人民可以吃飽睡好,有工作做,這樣的訴求在另個區域裡也一樣強烈——華人新村巴剎(台灣俗稱:早市)。這裡沒有高聳的建築,只有比人高出一點成排的攤子,在這個空間裡,人和人的距離非常親近。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彼此談話的機會來得更方便,他們受訪的意願也較高。
這一條長長的巴剎裡,有正忙著做生意的各大族群,除了馬來文、中文、淡米爾文、方言等語言此起彼落,不時還有店家播放著馬來文歌曲,顯得即複雜又和諧。這與城市裡喧囂的車聲、較為單一的交談語言形成了對比。
在巴剎熱鬧的交談聲中,一把異常大的聲音在當時從手機傳出來,影片裡的人正激昂憤慨地發表演說:
「因為一次又一次,13屆大選,這叫哀莫大於心死,給了你(執政陣線「國陣」)六十年,越做越不像樣。今天今時今日的馬來西亞,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一名身穿螢光黃色外套的保安叔叔雙手反握在背後,拿著手機在這附近巡視。他自稱村長找來的志願人士,負責處理村民們的需求。叔叔告訴我們手機裡正在演講的是一名在野領袖,他在影片裡抨擊首相納吉的「消費稅政策」(GST)。因為覺得該名領袖說得非常有道理,叔叔就決定把手機音量調到最大,希望透過「廣播」讓這裡所有的人都能聽到。他解釋:「為了我們的GST(消費稅)不要起(漲價)。很難賺吃(賺錢),經濟不好,沒有什麼人來(早市)了。」
對於這裡的人來說,「賺吃」是最重要的事。
「以前的人是一兩公斤的魚這樣買,現在已經不會大量買了。」一名賣魚小販說道,他曾經是留台生,現在回來繼承哥哥的漁業。「不是說不能實行消費稅,但是你要和我們討論,看看我們是否做得到?」另一名馬來叔叔表示,他在對話中反覆提到「Perubahan」(改變)這個字,指出國家要和人民「並行」才對。
比起改變,也有人更傾向熟悉的陣營。一名買蔬菜的馬來伯伯就把我們攔下來,表明自願接受訪問。
「我們支持執政已久的政黨啦,他們會幫助我們,給我們吃,給我們錢。」
說到這,他更開始唱起歌,諷刺在野陣營「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這首歌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的名字「Harapan Kecewa」(中文直譯為:失望(kecewa)的希望(harapan))。他似乎利用這首歌巧妙地傳達了自己的心情:因為不熟悉一個新的陣營(在野陣營),所以這份不熟悉感會讓他害怕,所有的希望最後將會是一場謊言。伯伯在短短十分鐘的對談裡,至少把這首歌唱了4遍。
相比起對「選舉」侃侃而談的中年男性,有趣的是,此次訪談的經驗較難了解到中年女性的想法。「蛤,我不懂的啦!」其中一名華人婦女說道,她正和一名馬來婦女聊天。她告訴我在這邊不能亂說話,會「有事」的(意指被抓)。另一名馬來婦女就補充這邊會有便衣警察出沒,說完不忘用手指比出「噓」的一聲。或是,也有一位中年女性說道「你問我唱歌,我就會跟你講很多啦!這個(選舉)我不懂的。」隨即比出打發的手勢,暗示我們離開。
這是一個現象,也可能是我們提到的「選舉」二字讓她們產生巨大的疏離感,甚至在潛意識裡啟動了自我審查機制。不過,「審查」基本上沒有任何侷限,大家都有,也有其他受訪者在聽到「選舉」關鍵字時,搖頭示意不願多說,並將雙手反扣,說了一句「tangkap」(抓)。
「選舉」跟民生議題息息相關,而臨近選舉,人民的聲音在此時此刻就會顯得愈加強烈——不論是願不願意受訪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如何在選舉緊繃、敏感的氛圍底下,不知覺地受影響。儘管如此,透過街訪的經驗,每一個人對馬來西亞的希望仍舊是相似的——一個吃飽喝足的日子,一個更好的生活。
(註:這一次到城市和新村的街訪經驗,不能全面地展示出馬來西亞的全貌或代表全體馬來西亞人。僅能說這是經過兩天觀察的街訪經驗,而我們希望透過寫下他們的想法和心聲,分享給大家。)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寫給政黨輪替後的馬來西亞:讓眾聲喧嘩,才能沖淡威權文化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