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憐憫是種美好的人性,但是憐憫本身無法幫助人,唯有將它轉化成有建設性的作為,這樣才能發揮憐憫真正的功效。你我都有能力,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做志工,有專業的也能思考如何發揮影響力。收起憐憫,有建設性的幫助才能促成改變。
獨老者的餐桌是我來關鍵評論網拍攝的第一個專案,它也是影音部門的新嘗試,希望能結合較深度的文字與影像,忠實傳達社會現象,並討論它的問題與影響。當時的我們,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專案會拍成什麼樣,我這個有密閉恐懼症,鼻子過敏,密集恐懼症與恐蟑症的大小姐,心裡毫無防備地就一腳踏入了獨老者的震撼教育。
我原本對於獨老者的想像,就像我媽媽的生活一樣,每天會出去學這學那,跟朋友去旅行,輕鬆自在的享受退休生活。但事實上,我們跟隨拍攝的幾位老者經濟狀況都很拮据,身體也不是很好,他們每天能做的,只是緩慢的走動至離家近的地方散散步,吃便宜的便當,這幾乎就是他們全部的生活。他們總是很開心看到我們,就算其實不記得我們是誰,也仍然是滿臉笑意。老人家只要開始說話就不會停了,他們飽滿的歲月充滿著故事,總是提及著他們最重視的人和事,也訴說他們生活上遇到的不便或困難。因為拍片的時程緊湊我們經常無法久留,道再見時,他們的眼神很深沈,我說不上那是寂寞或是熱切,但是離開時,我都會感到愧疚,覺得自己只是在假裝陪伴他們,事實上只是利用他們來拍片。

獨老者生活在四周都被物品圍繞的狹小空間裡。圖片來源:TNL影音製作團隊
我經常得在狹小又沒有窗戶的空間裡拍攝訪談,有密閉恐懼症的我在房裡待超過半小時就會覺得呼吸困難。每位老者的家都有不同的味道,但卻是相同的濃重。有時從這一家充滿潮溼的塵蟎味,五分鐘後會來到另一位充滿明星花露水味的老者家,這對我過敏的鼻子是很大的折磨,只要一進門就開始打噴嚏。拍攝中不能擤鼻涕,因為聲音會錄進去,所以我開始學著用嘴巴呼吸。除此之外,老人家的居住環境衛生不好,因為他們的身體狀況不方便整理家裡。不論拍了多久,我都不願意坐下,也不願意把沈重的器材或背包放下,因為小小的空間裡面,總是有許多蟑螂逛大街似地爬來爬去,更不用說經常探出頭來見客的老鼠家族,牠們的家庭關係似乎不怎麼和睦,經常吵鬧又打架,也不管外面是不是有客人。
說到蟑螂,看過〈居住正義喊的震天價響,獨老者們的居住正義誰來照顧?〉的朋友應該都無法忘懷在淡水民宅的蟑螂大軍。當天早上,我和文字記者K哥都以為我們只是去拍攝志工幫忙清掃老者的家,想像畫面就是掃地拖地,把東西排整齊這樣。但是我們才剛到,我正在門外準備攝影機,一位志工跑出來說,「我必須要先跟你們溝通一下,裡面有點亂,可能有點嚇人」,我心想自己都拍這麼久了,什麼狀況沒見過,再亂也不會有三重的29街恐怖。我沒有猶豫地踏了進去,那景象我至今想起來都頭皮發麻。我記得自己一直停止呼吸,房裡的氣味我連用嘴巴呼吸都不願意吸進去。只要志工們移動任何東西,就會有上百隻又大又油亮的蟑螂往站在門邊的我的方向衝過來,房裡六面全爬滿了蟑螂。一面拍攝,一面有蟑螂爬上我的腿,有的從天花板掉到頭上。我寶貝的頭髮呀,我心想,已經不大確定自己做何感覺,是恐懼?是噁心?我只想要尖叫著跑出去。不太確定自己為什麼沒有這樣做,或許是對自己工作的專業和敬業,我冷靜地對好焦,斟酌構圖,就算是拍蟑螂,我也要把牠們拍得漂亮。之後看拍攝素材時,才知那時的冷靜都是假的,許多畫面都失焦了,那時都沒發現。
回到家,脫下衣服立即丟進洗衣機洗,然後仔細地把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清洗乾淨。我坐在浴缸邊覺得心神不定,很想大哭。蟑螂大軍的進攻是很讓我害怕沒錯,但是真正讓我心理上無法承受的,是華山基金會的社區服務員若慈跟我們說,老人一直都住在那房裡,他下半身癱瘓無法行動,住在一起的弟弟又是精障,沒有人幫助他,所以他大小便都在房裡,一直都與那千萬隻蟑螂待在同一個房間裡。這讓我感到異常難受。

志工在清掃過後互相認可彼此的辛苦與努力。圖片來源:TNL影音製作團隊
我一直想著,我就只不過是個做影片的,打著這樣的名義闖入這些獨老者的生活,在他們最私人的家裡問他們私人的事,美其名是陪伴他們,但也只不過就是為了工作交片,然後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影像在網路上被傳來傳去,或許被人批判,或許被人可憐。拍完了,我就走了。我可以「選擇」不要再待在那兩坪的房間,不要再聞著塵蟎的味道,不要再與蟑螂老鼠共處一室,但是老人家他們沒有選項,他們不得不繼續待著,在那陰暗的,狹小的,味道濃重的小空間裡,繼續跟千萬隻蟑螂共同生活。我究竟憑什麼這樣侵犯他們的隱私?把他們那麼脆弱的一面公諸大眾?
老人家臉上總是帶笑,雖然會抱怨沒錢或身體不舒服,但是他們總說,「就這樣過呀,那不然要怎麼辦」?你或許會以為他們已經自暴自棄,但他們只是想保有身為人的尊嚴,想要自己照顧自己,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他們說自己過得很好,日子就是這樣過,這樣很好。他們不需要我們憐憫的眼光,因為他們不想成為被可憐的角色。
我媽媽說,「你的片子如果都沒人看,那拍蟑螂不是全都白拍了」?
對呀,那不是白拍了!這一刻我突然醒了,我可以選擇憐憫他們,也可以自責自己利用他們,但是那對他們一點影響也沒有,他們的生活不會因為我的情緒而改變。那究竟我能造成什麼改變?就是把他們這樣的生活拍下來,讓大家知道他們的困難,或許,比我聰明太多的你們,會知道怎麼幫助他們。我能做的,就是運用我的專業,把他們的現況做成影片,這樣或許我對他們的「利用」,可以轉化成幫助他們生活得更好,更健康的助力。
憐憫是種美好的人性,但是憐憫本身無法幫助人,唯有將它轉化成有建設性的行動,這樣才能發揮憐憫真正的功效。你我都有能力,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做志工,有專業的也能思考如何發揮影響力。收起憐憫,以行動幫助才能促成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想要為老人們盡一份心力,可以參考以下資訊:
社團法人台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南機場忠勤里)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15巷18號
電話:02-2303-6281(洽詢林社工師)
傳真:02-2332-0517
粉絲團
貼心提醒,南機場共餐廚房目前缺一名廚師,歡迎有熱血有廚藝的廚師們前往洽詢!
華山基金淡水愛心天使站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65巷10號1樓
電話:02-2621-6415
聯絡人:站長李若慈
華山基金會三重愛心天使站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北路128號
電話:02-8985-3137
聯絡人:站長楊雅苓
延伸閱讀:
【影片】94歲,卻得面對獨自一人的餐桌。未來年老的日子,又是誰陪你吃飯?
【影片】居住正義喊的震天價響,獨老者們的居住正義誰來照顧?
【影片】台灣擁世界第一的全民健保,但獨老者的就醫之路卻困難重重?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影片】面對人人皆有可能老不起的未來,獨老者的困境政府有什麼解法?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