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365天都有影展」的說法雖然誇大,但基本上每個月在台灣不同縣市都有影展正在進行,是不爭的事實。形式從常態性影展到專題放映;放映地點從奢華氣派的泰坦廳深入到鄉鎮的獨立書店;參與人數從上千人次到一人獨自在家線上平台收看;作品接收到的掌聲從金馬殿堂迴盪到學生製作畢業展——台灣的影展、電影節在21世紀撐出前所未有的榮景。那麼,最老牌的金馬國際影展特色是什麼呢?在我看來絕對是金馬獎入圍影片及周遭的華語電影。
文:Oliver Tu
「台灣365天都有影展」的說法雖然誇大,但基本上每個月在台灣不同縣市都有影展正在進行,是不爭的事實。形式從常態性影展到專題放映;放映地點從奢華氣派的泰坦廳深入到鄉鎮的獨立書店;參與人數從上千人次到一人獨自在家線上平台收看;作品接收到的掌聲從金馬殿堂迴盪到學生製作畢業展——台灣的影展、電影節在21世紀撐出前所未有的榮景。
回想台灣第一個影展活動,是在44年前的1978年,當年3月基於解決國內電影問題、獎勵優良實驗電影的理由,委新聞局主辦首屆實驗電影金穗獎。
而大家所熟知的金馬國際影展,則是台灣第一個成立的「國際」影展,但它比金穗獎要再晚個兩年,要到1980年10月在新世界戲院舉行。
至於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附設電影圖書館( 文後簡稱「電影圖書館」 )在成立第一年曾在金馬影展出現以前舉辦過「李行導演作品回顧展」、「法國名片欣賞會」,但這些都不能算是金馬影展的前身,理由是它選擇在電影圖書館作為放映場地,而非商業戲院。
首屆的金馬影展在1980年其正式名稱是「金馬獎國際影片觀摩展」,這當中「金馬獎」三個字用現代的習慣用法,其實是影展去「蹭」金馬獎的知名度,畢竟首屆的影展與已經奔騰17年的金馬獎,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單位主辦。
金馬獎當年隸屬行政院新聞局,而影展的主辦方是在電影圖書館。金馬的華語片競賽與國際影展業務整合,在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1992更名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轄下,則要等到1990年電影資料館( 前身即為電影圖書館 )轉型為文史保存的定位,才將金馬影展主辦權,併入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完備當前的組織架構。
專題下則文章:
選片人談金馬影展的策展脈絡:不僅僅只是影迷許願池,更紮實地掌握了死忠影癡們的期待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