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趣史鑑定團

【趣史鑑定團】你不知道的林爽文事變:身藏飛刀的敢死隊,還有原住民女軍師施法鬥清軍

TNL+ 2023/03/25 ,

評論

逸佚居

逸佚居

逸佚居

誠斯幾,誠幾斯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值得注意的是金娘是名「番婦」,傳授其仙術的也是番婦,在莊大田陣營中還有另一位唸咒請神的仙媽「網仔」也是原住民。儘管如此,她們的咒術似乎仍以漢人所理解的形式被接受,好比說前述裸體厭砲的例子,明顯是漢文化中陰門陣的又一案例。

自乾隆51年(1786年)林爽文起事以來,天地會等會眾在台灣的起義過程大體可分為三階段:

51年11月至次年2月為初起之時,會眾接連攻陷彰化、淡水、諸羅、鳳山等縣廳,清軍雖然自福建援台,只能困守府城等要地,三個月內會眾形勢大好。

從52年(1787年)3月至10月間為第二階段,除了守禦府城閩浙總督常青的清軍之外,柴大紀屢次在諸羅挫敗起義者,七個月之內雖然清軍危殆、會眾聲勢浩大,形勢發展下來卻始終膠著相持。

在第三階段(52年10月至次年3月),以福康安為首的清軍率領著滿州侍衛、貴州綠營、四川屯練等精兵大舉渡台,諸羅解圍,清軍接著在斗六門、大里杙、集集埔、小半天、大武壠連戰皆捷,將林爽文、莊大田等要角一一俘獲,全台於是底定。

在清軍與天地會眾相持的第二階段,據守諸羅的柴大紀成為諸般紀錄中的焦點;掇拾《欽定平定台灣紀略》內的記載,可知乾隆52年4月至7月間,諸羅一帶的清兵三個月內打壞了大砲12門(見下表)。平均八天就打壞一門,可見其戰鬥之密集──據柴大紀所言,到了該年6月末,諸羅城內部署的大砲只28門,其中3000斤以上的只有六尊:

截圖_2023-03-25_上午12_10_11
Photo Credit: 逸佚居

諸羅的據守是否如柴大紀文報中所說的那樣艱難,在福康安率隊抵台了解情況之時就已經啟人疑竇。三個月內損毀大砲12門在此役中已經算是最劇烈,但和其他戰事中打壞大砲的頻率比起來不算太離譜──100年前姚啟聖在閩南與明鄭交手,八個月(康熙17年[1678年]10月至次年6月)內打壞63門炮,平均四天報銷一門,顯然打得更激烈。從其他蛛絲馬跡也可以看出戰況如何。

乾隆52年8月,清軍清點過台灣府城的軍備,其中只有炮子1800多顆,但結論卻是如此已「足敷應用」。顯然諸羅的「激戰」並不曾令清軍緊張砲彈不夠用,而戰時僅剩1800顆砲子的存量,和剛打完第二次金川之役,砲子卻還剩30萬發的清軍一比較,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趣史鑑定團】葛飾北齋最炙手可熱的「浮世繪春宮畫」,反映江戶時代對於「性」的自由想像



趣史鑑定團:

馬克・吐溫說過「有時候真實比小說更加荒誕。」每個月一篇離奇有趣的歷史故事,挑戰「真實與虛幻」的邊界,顛覆你對古人古事的想像。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