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圍爐食飯

坐埋一齊食飯,最緊要同聲同氣。

TheNewsLens 自製專題

圍爐食飯

專題目錄

13


TNL+ 2023/09/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雖老套但真實——香香麵包

從前去勝香園獨愛招牌蕃茄通,深入了解後,往後再去,必點麵包出品。除了採用香香方包的多士尤其出色外,檸蜜脆脆確實是最流膾人口的款式,一吃便知絕無誇口。

TNL+ 2023/08/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潮州打冷店的隱藏餐單——薄殼

薄殼是一種外殼薄如蟬翼的潮汕海產,通常盛產於中國南北沿海,只有端午後中秋前才當造,特別稀有,所以都屬於隱藏餐單,往往要預訂才吃得到。

TNL+ 2023/07/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澳牛「光速餐」的香港味

澳牛(澳洲牛奶公司)是全世界坐得最不舒適的餐廳。人極多,嘈吵不已,侍應機械地務求將所有四人枱塞得滿滿,總是不得已要搭枱,左手手踭貼著陌生人右手的手踭,還有侍應的極品態度,催你下單、趕著送餐、最後逼你快快埋單。這樣的地方,為甚麼還要去光顧自討苦吃?

TNL+ 2023/06/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海 三碗麵」只賣3款麵、招呼6位客人——吃麵只是幌子,碟牛肉才是主角?

「海 三碗麵」只賣三款麵,招呼六個座位的客人,老闆曾經解釋,沒賣太多款式是因為一人包辦,顧不了太多。而每點一款麵,都會附送一客roasted beef,我認為吃麵只是幌子,那碟牛肉其實才是主角。

TNL+ 2023/05/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煮出al dente的古法瀨粉——米芝蓮必比登新上榜「西關老祖」

西關老祖,店名像極一齣年代久遠的大台電視劇名,賣的不是甚麼名貴食品,卻是一種口感極似「狗仔粉」的古法瀨粉。無論是手功還是材料,都被視為較為下欄的食品。這小店有甚麼過人之處能夠俘虜評判的舌頭呢?

TNL+ 2023/04/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米芝蓮必比登懷舊點心,排一小時是否值得?——大圍小館

名為「第一叉」的叉燒,雖價錢不菲,但見五塊燒得焦脆香濃的叉燒上枱,也稍為感到值回票價。這道叉燒遠近馳名,由前米芝蓮一星燒味主廚炮製,特別選用至尊梅頭和一號背肌肉,口感特別鬆軟,其後配上多種本地醬料醃肉,用大火鎖緊肉汁,轉細火慢煮更入味,全憑燒味師傅經驗和耐性,看少一眼也不行。

TNL+ 2023/03/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復刻古法粵菜「太史戈渣」——灣仔留家廚房

留家廚房對本地食材的珍視,提倡「從菜園到餐桌」(Farm to table),一邊復刻古法粵菜,一邊追求創新煮法,讓粵菜追上時代的步伐,讓老饕重嘗粵菜的美好。雖然戈渣名不經傳,但它其實是清末民初科舉進士江孔殷太史府的一道名菜,所以也被後人稱作「太史戈渣」。戈渣食材簡單,但巧奪天工⋯⋯

TNL+ 2023/02/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九唔搭八,但賓至如家的大坑泰國菜——New York Club

位於大坑的隱世餐廳「New York Club」,店名雖然有紐約一字,但賣的卻是泰國菜混入少量上海菜,同一張桌子,吃盡跨越國界的菜色,生蝦、豬手、醉雞、熱狗和炸湯圓......恰到好處地呼應著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店名。更重要的是,這麼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給你賓至如家的體感,它的存在,宛如一座大坑的社區客廳。

TNL+ 2023/01/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佐敦隱世即叫即煮黃酒雞米線——富金軒雲南米線

平記富金軒雲南米線,隱身於佐敦官涌街市熟食中心的米線店,開業七年,一家幾口用心經營。一碗樸實無華的黃酒雞米線,憑著口碑在「香港米線關注組」迅速走紅,但是好不好吃,還是需要用自己的舌頭親身驗證。

TNL+ 2022/12/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全香港最佳煲仔飯——嚐囍煲仔小菜

煲仔飯是一種雅俗共賞的平民美食,將飯、臘味、肉類等等放進平實的瓦煲裡,慢工出細貨,用熱力逼出食材的珍饈百味。位於堅尼地城的「嚐囍煲仔小菜」,2018年至2021年曾奪米芝蓮必比登推介,它長期穩於全香港最佳煲仔飯,沒有之一。

TNL+ 2022/11/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大隱隱於市,沙田屋邨老字號邊爐店——盛記

盛記盆菜及麵家,屹立於沙田超過60年,店如其名,白天賣麵和中餐,晚上遙身一變成火鍋店。你說它只是一家餐廳,它在一個人口老化嚴重的瀝源邨,給予人們一點點難得的人情味,它,絕不止於一家餐廳這麼簡單。

TNL+ 2022/10/16 | 莫小巧

【圍爐食飯】在香港第一間酒店中菜廳,來一場懷舊粵菜的盛宴——粵軒

想吃一碗潤喉舒適的暖粥,腦海中浮現一款古老粵菜:「鷓鴣粥」。可以吃如此古老名菜的,全港並沒有太多老酒家仍然做,而選擇位於灣仔六國酒店的粵軒,是因為它是老字號裡的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