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圍爐食飯

【圍爐食飯】復刻古法粵菜「太史戈渣」——灣仔留家廚房

TNL+ 2023/03/16 ,

評論

莫小巧

莫小巧

莫小巧

專題記者,副業是吃。人生路漫漫,吃過菜單轉眼即忘,但永遠記得人間有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留家廚房對本地食材的珍視,提倡「從菜園到餐桌」(Farm to table),一邊復刻古法粵菜,一邊追求創新煮法,讓粵菜追上時代的步伐,讓老饕重嘗粵菜的美好。雖然戈渣名不經傳,但它其實是清末民初科舉進士江孔殷太史府的一道名菜,所以也被後人稱作「太史戈渣」。戈渣食材簡單,但巧奪天工⋯⋯

文:莫小巧(專題記者,副業是吃。人生路漫漫,吃過菜單轉眼即忘,但永遠記得人間有味)

與留家廚房總有相逢恨晚之感。來吃飯前,只吃過他們出品的蘿蔔糕,活用元朗八鄉的大蘿蔔做,清甜可口,早已留下深刻印象。

今次,終於親自拜訪,更覺他們對本地食材的珍視,提倡「從菜園到餐桌」(Farm to table),一邊復刻古法粵菜,一邊追求創新煮法,讓粵菜追上時代的步伐,讓老饕重嘗粵菜的美好。

留家廚房於2004年在天后清風街開業,由食家劉健威先生創辦,堅持製作傳統純正天然的古法粵菜。

2012年搬到灣仔店,商廈私房菜格局,交由兒子劉晉打理,同時引入新科技的烹飪技術,例如低溫慢煮等等,將粵菜改良精進,取其精巧精緻的一面。甫來吃過,知這番看似冠冕堂皇的說話絕無誇口,不但食材鮮活,味道上佳,是有心人做的好菜。

「太史戈渣」

這一晚,嚐了幾近失傳的「太史戈渣」,幾年前在怡東軒(已結業)吃過一次。戈渣其實是一口炸過的高湯,外脆像豆卜,吃時,卻嫩滑如豆腐,入口即融,雞湯極濃,是種食材簡單但巧奪天工的粵菜點心。

2
Photo Credit: 莫小巧
太史戈渣

雖然戈渣名不經傳,但它其實是江獻珠祖父、清末民初科舉進士江孔殷太史府的一道名菜,所以也被後人稱作「太史戈渣」。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TNL+ 首月體驗價 1 元,
加贈 LiTV 首月免費(見活動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圍爐食飯】九唔搭八,但賓至如家的大坑泰國菜——New York Club



圍爐食飯:

坐埋一齊食飯,最緊要同聲同氣。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