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色彩的藍天:俄羅斯入侵一週年,烏克蘭被改寫的日常
【沖繩返還50週年】薩摩併吞、復歸日本、美軍基地,堆疊出當前沖繩的難題與哀傷
太空產業供應鏈發展先期計畫
【快篩試劑地圖】各縣市快篩實名制販賣地點一次查
2022烏克蘭危機:北頓內次克成為關鍵戰場,普亭自比為沙皇彼得大帝
把水送進最遙遠的地方|台灣世界展望會#WASH計畫
5個QA瞭解瑞士信貸財務危機:為何債券變壁紙?瑞士銀行收購後危機就解除了嗎?
中共根本不在乎「黃埔」歷史,台灣退役軍人到底要赴中慶祝什麼?
韓國的「烏克蘭困局」:日韓和解有助於印太局勢緩和,為什麼中國不高興?
經典賽請出鄭成功抗荷的反思:狹隘式的教育渲染,讓人質疑是否在乎原住民感受
【關鍵專訪】《黑的教育》蔡凡熙:大家不一定要認識真實生活的我,但一定要認識電影中的我
你知道胡志明跟魚露沾醬的關係嗎?這要從越南最古老魚露品牌「蓮城」說起
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有電就有影。香港影視作品以前可以在亞洲首屈一指,時移世易,今天是否就一定變差?《關鍵評論網》為你分析不同香港新影視作品,讓大家一同感受這個香港新時代。
共 4 篇
說實在,《殘影空間》這電影一點也不香港,幾乎全取沒有地域特性的內景,沒有地道潮語,不探討本地現實議題,也毫無政治隱喻可言。基本上,按劇本在英國拍,便是英國電影,在泰國拍,便是泰國電影,不會產生違和感。
電影的選角、佈局、情節、隱喻俱佳,但於觀眾而言,走出戲院,還剩下甚麼?或許只多了一句口頭禪:「屈我啦,屈我啦,我冇問題㗎!」有趣的是,電影金句素來最能融進記憶,有時我們甚至會說出某句電影對白卻忘記出處。
不同於情節繽紛、象徵滿滿的陳果電影,《窄路微塵》主要靠角色性情來維持屬於香港本土的張力。其中,袁澧林(劇中角色是單親媽媽Candy)在電影初段應徵清潔公司一幕頗為先聲奪人。
籃球在《季後賽》劇中,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切換成其他球類,對敘事方向與意指亦無甚影響,而只有更深刻地探究人與籃球的關係,才能觸及生命本身而誘發共情、引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