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新舊「台港人」:融入與抽離之間

老「台港人」:看透「洗腦」就能融入

TNL+ 2022/08/12 ,

專訪

TNL特稿

TNL特稿

TNL特稿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和香港同文同種,思維和處事方式卻完全不同。兩位「台港人」來了數十載,抽絲剝繭剖析兩地的文化優劣,若回歸人性的本質,其實沒有誰比誰高尚。

採訪、撰文:李澄欣

台灣和香港同文同種,思維和處事方式卻完全不同。兩位「台港人」來了數十載,抽絲剝繭剖析兩地的文化優劣,若回歸人性的本質,其實沒有誰比誰高尚。

記者要找在台的「老香港」,便約了年近六十的港人John(化名)相約在北投的咖啡廳見面。一坐下來,他就說:「你找對人了,我在台灣沒遇過比我來了更久的香港人。」他在台灣生活了四十年,廣東話依然流利。

20220718_20年_醫生_zip
John(化名)

John在1983年來台讀醫,畢業後留下來在醫院當醫生,娶了台灣人太太,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是本地人。他散發著台灣人的謙遜氣質,但一講話就直腸直肚,是香港人獨有的爽快俐落。他笑道:「我始終留著香港人的血,到今日都改不到愛自由的壞習慣,把口收不到!」

戒嚴時期被「篤灰」

他見證台灣從戒嚴到解嚴,八十年代初入學要參加軍訓,裡面儼如《監獄風雲》的情節,學長欺負學弟,他是唯一的香港人才「倖免於難」。「第一天拿行李進去,高年級的學長把每個人的行李、整個locker從二樓推下樓梯,但見我不是台灣人,只推倒我的棉被。」私底下,大家都對他熱情又好奇,經常問他「周慧敏正不正?」,週末放假會一起做「壞事」——出校門就找地方脫軍服、騎機車、看鹹片,同學知道他「死港仔」無家可歸,就輪流帶他去他們家玩。

他說當時從自由開放的港英體制來到威權統治時期的台灣,軍事式教育給他很多文化衝擊。「整天在洗腦,說要反攻大陸、恢復山河,講到共產黨的人很壞,每日點名都要舉手高喊『消滅萬惡共匪,解救大陸同胞』,我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

那時班上有同學是「臥底」,會跟輔導長「篤灰」。John記得有次看到鄧小平因改革開放中國而登上《時代》雜誌封面,隨口跟同學講了句「共產黨也不是那麼壞,否則也上不了封面」,一星期後老師就在班上說「我就知道你們香港人衰多口,我不相信你來做情報工作,但就是愛亂講話」。他直言:「如果早十年我在台灣這樣講,已經被人拿去幹掉。」

RTXAZ48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台灣至今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

「資本主義也是一種洗腦」

在醫學院讀了七年,John說自己沒有被洗腦成功,「我不屬於台灣的系統,又脫離了原生地的系統,反而看透了一切都是洗腦」,而香港的洗腦工具是資本主義。「英國殖民地的人有跑馬和足球,但是沒有思想解放。英國帶給香港人法治、自由,但最重要的精神文明刻意沒有帶來,使香港人靈魂沒有醒覺,只停留在搵錢的低層次。」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新舊「台港人」:融入與抽離之間:

近年的台灣街頭,港式茶餐廳越開越多,捷運上也不時聽到廣東話。港人移居台灣的人數在2019年起連年上升,2021年居留人數達11173人,定居人數有1685人,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港人來到台灣,要適應全新的文化和潛規則,努力融入才能獲得本地人認同,但這卻成為一種無形壓力。本專題訪問在不同時期從香港到台灣的「台港人」,了解他們在融入與抽離之間,如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平衡。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