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項15年前的研究,為何會令人認為精液可以抗抑鬱?
早前《香港01》一篇題為〈缺少性生活 陰道易「生鏽」?專家更指容易抑鬱、冇記性!〉的文章,指長期缺乏性愛對身心有負面影響。其中一段更宣稱「精液帶抗抑鬱功效」︰
聽上去好像是渣男欺騙女生的說話,但原來確實有研究曾發現,男生的精液竟帶抗抑鬱功效!紐約州立大學曾進行調查,發現進行性愛時,使用安全套的女生,比不使用的更容易患上抑鬱症,而這些不接觸精液的女生和沒有性生活的女生,在抑鬱症的幾率上更是相同。研究亦指出,精液除了含有雄性激素之外,亦含不少雌性激素,好像雌激素、黃體激素等,而這些激素都能對抑鬱症有治療作用。
這是一個持續傳播的迷思。文中提到的研究確實存在,但引用科學論文作為資料來源,不等如宣稱合理——這篇論文本身有其限制,而且傳媒往往過度詮釋結果,以吸引讀者。
文中提到的「紐約州立大學」調查,應是指2002年在性學期刊《性行為檔案》刊出的研究〈精液有抗抑鬱特質嗎?〉(Does Semen Have Antidepressant Properties?),三位作者Gordon G. Gallup Jr.、Rebecca L. Burch及Steven M. Platek均來自該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心理學系。
2011年,當選美國外科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主席的榮休教授Lazar Greenfield,因為在情人節前於該學院的《Surgery News》上撰文引述同一研究,並於文末暗示精液是「比朱古力更好的禮物」而引起爭議。最終Greenfield表示無意冒犯,但為引起誤解致歉,以及辭去主席一職。
研究到底說甚麼?
Gallup等人的研究對象全部都是同一大學的學生,有293名女學生同意匿名填寫問卷,提供其性交次數、頻率、對上一次性交時間和避孕方法等資料。樣本當中有37人未曾性交,其餘均被作者定義為「性活躍」,共256人(佔87%)。每個受訪者同時完成貝克抑鬱問卷(BDI),用作評估抑鬱程度。
256個「性活躍」受訪者按安全套使用頻率分成4組︰從不(88人)、有時(54人)、經常(38人)及每次(76人),連同沒有性交組別的BDI平均分數分佈如下(得分越高代表抑鬱程度越高)︰

論文作者又分析了幾項因素,包括是否在一段跟異性的關係中、對上一次性交日數、性交頻率、關係維持長度等,發現使用安全套對BDI得分有最顯著影響。他們又分析了同時使用安全套及口受避孕藥的受訪者(70人)跟只使用安全套的受訪者(93人),發現兩組的BDI得分無顯著差異。
另外,受訪者又被問到她們曾否嘗試自殺,各組回答曾嘗試自殺的比率如下︰

於是作者認為,數據顯示陰道接觸精液可能有降低抑鬱風險的效果,但強調這項只是初步研究,而且研究方法僅顯示相關性,需要更多研究去提供確定和直接的證據。與此同時,作者亦提出一些可能解釋這個現象的機制,猜測陰道或會吸收精液中的雌激素或前列腺素,兩者均被指能減輕抑鬱症狀,或在抑鬱症患者中有較低水平。
為甚麼不應盡信?
正如Gallup等人所言,這篇論文只是講述一項初步研究,二百多名受訪者全部來自紐約州立大學的學生,而且數據均是自行匯報的答案。因此答案有可能失實,例如受訪者記錯、不願提供正確答案等,BDI分數縱使有參考價值,也不代表診斷患上抑鬱症與否。
而且這是一項横向研究,同一時間比較受訪者的抑鬱症狀和性行為數據,只可以展示出相關性(作者亦有提到這一點)。

就算假設不使用安全套跟BDI分數降低有關,我們也無法憑上述數據判定「減少使用安全套的異性性交,可以減少抑鬱症風險」。因為現實很複雜,我們需要先考慮是否有其他相關因素,然而僅以作者以集的資料,不足以排除其他可能。
例如,受訪者選擇使用或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基於信任伴侶,可以是覺得沒有需要,可以是希望增加性快感,研究卻從未考慮這一點。研究作者也不知道她們的性交模式,僅按安全套使用的頻率,來判斷接觸精液的多少(假如男方並非在陰道內射精,接觸的精液量就會減少)。
此外,受訪者的精神狀態、性格傾向、環境壓力等,都有機會影響其抑鬱症風險及選擇使用安全套的決定。這樣的話,因果關係的方向便會相反,不能說是接觸精液降低抑鬱風險。
Natalie Mota等人回覆質疑其論文的文章時指出,顯示較少使用安全套與較少抑鬱症狀或低自殺傾向的三項研究,樣本均不具代表性,亦使用自我匯報的問卷來評估抑鬱症狀。同時,有四項研究得出相反結論,因此這個問題最多只能說是尚未有定論。
傳媒應謹慎報道
把一項限制甚多的初步研究詮釋成「科學發現」,以及把Gallup等人猜測的機制當成事實,明顯是科學新聞的反面教材。至於《每日郵報》在2012年報道這項研究時,甚至指「口交對女性健康有好處,而且令你更開心」,這更是「創作」研究內容了——論文未有提到口交。
在一篇講述性生活(及缺乏性愛)的文章提及此項研究,無論動機為何,都應該同時指出不戴安全套性交可能面對的風險。Gallup本人也曾經指出,他們的研究絕非提倡停止使用安全套,表明感染性病或在不想要的情況下懷孕,會抵消任何精液可能帶來的好處。
沒有或不打算跟異性發生性行為的女性,絕不應因為不負責任的文章而徒添心理壓力。除非有更多證據,否則請停止播散「精液可以抗抑鬱」的迷思——要傳就傳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 Does Semen Have Antidepressant Properties? (Gallup et al. 2002)
- Sparse Evidence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ack of Condom Use and Better Mental Health: Reply to Costa and Brody (2009) (Mota et al. 2009)
- Semen acts as an anti-depressant (New Scientist)
- 'Oral sex helps women fight depression' claim (NHS Choices)
- Semen an Antidepressant? Think Again (Psychology Today)
- Is Semen Really An Antidepressant? (Jezebel)
- The uses of semen? One: reproduction. Two: best not mentioned, really… (The Observer)
- Head of Surgeons Group Resigns Over Article Viewed as Offensive to Women (The New York Times)
- 缺少性生活 陰道易「生鏽」? 專家更指容易抑鬱、冇記性!(香港01)
- Semen is 'good for women's health and helps fight depression' (Daily Mail)
核稿編輯︰王陽翎
專題下則文章:
美環團驗出燕麥產品農藥「超標」——問題是哪個標準?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