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會製作合乎規格的履歷表,在第一關就被人資部門刷掉了。如果有團隊幫你解決履歷的格式問題,甚至累積人脈,你是否感到心動?台灣的Himelight新創團隊,開發線上履歷輸出,助年輕人找到好的實習、好的工作。
文:蘇品慈
今年2月,阿里巴巴在香港投資10億港幣(40億新台幣)設立青年創業基金。在中國,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等創業生態圈如火如荼地運作,創業者鬥快、鬥創新、鬥資金,光是互聯網商機就超過300億美金。
各方企業大老也鼎力扶持,像是李開復設立的創新工場、阿里巴巴百川夢想基地、騰訊創業基地,更有眾多的青年創業社區,等待下一個祖克柏。
而駐點在「臺大車庫」的Himelight新創團隊,看準亞洲年輕求職者較不善凸顯自己的優勢,決心從「履歷匯出」網站出發,增進新鮮人撰寫技巧,幫助年輕人找到好的實習、好的工作,而他們下一個目標是中國廣大的市場。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支來自台灣的年輕團隊,不把眼光放在矽谷,反而想要前進中國創業圈?
朋友跟夥伴是不一樣的,找夥伴前一定要共事過
4年前,身為國中同學的楊鎧豪、莊孟儒,原想報名電腦模組餐飲經營競賽,卻不小心報成餐飲創業競賽,於是自己發明點心、做餐車、財務規劃,最後奪下比賽的第一名。他倆開始覺得創業頗有意思,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來驗證自己是否具備創業潛力,因而在時代基金會舉辦的YEF比賽結識翟厚翔和鄭依明。
這四位夥伴,最初計劃以獲得政治大學「企業永續創業競賽」—最佳商業創業企畫獎的環保洗衣精創業,但困於設備和廠商等阻礙,改為專注在較為熟悉的App領域。
在一場電腦同業公會比賽中,團隊遇到臺灣玉山科技協會的郭泰頤,並找了曾在Yahoo實習的曾台綸與他哥哥,一同加入工程師行列。後來,覺得團隊缺少創意與設計的專業,於是邀請在廣告設計競賽中認識的夥伴蔡於診。
待新團隊重整後,他們原想發展線上名片管理,但傳統名片使用者,多半對新穎科技不太熟悉,隨後則因注意到年輕人有撰寫履歷的困難,決定從實習媒合,調整為履歷匯出、自我品牌管理。
團隊遂開始訪談教授、業師、HR、獵人頭公司,並參考國外哈佛、麻省理工學院職涯中心,建立系統化的履歷指引。

平日工作情景,團隊目前進駐在NTU Garage(臺大車庫)。Photo Credit:Himelight團隊
製作符合世界500強的外企履歷
「履歷如果格式出錯,是絕對沒有機會進面試的。因為他們會覺得:你連字體大小都調不好,怎麼把重責大任交給你?」
由7名年輕人所組成的Himelight團隊,是支具備網路相關背景,擁有資訊、行銷、業務、設計互補型人才的台灣新創團隊,立志幫助職場新鮮人找到好的實習和工作。
他們製作的「Himelight – 未來式關係人脈社群」,藉由網頁互動式設計,幫助使用者按照系統引導,完成符合專業格式又美感兼具的履歷,並依所需格式匯出。只要填寫一次,就可以與產業經營關係、創造機會,因應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
當使用者完成了Himelight的履歷,即可直接投遞給與Himelight合作的企業,而登錄在Himelight的企業,能直接接觸應徵者,找到更適合企業文化的夥伴。目前Himelight團隊的主要合作夥伴是新創公司,希望逐漸擴及金融業、科技業、傳統產業等類別。
(相關連結:台灣人,你的英文履歷像垃圾?Resume & Cover Letter教戰守則)

Himelight履歷範例。Photo Credit:Himelight團隊
「點亮每個人,highlight每個me。」
Himelight的高度使用者,除研究生、應屆畢業生、找尋第一份工作的新鮮人,也有已意識到累積、保存資歷重要性的大一、大二生。團隊相信,學生如果能夠提早規劃職涯、時時檢視自己的能力,4年後對他們找工作的幫助很大,而Himelight將不僅限於找工作,而是連結整個學校生活,多嘗試累積,將來才有更多知識、面向。
Himelight團隊更與台大管院生涯發展服務中心合作,建立校友人才資料庫,在學生能藉此找到具有相同背景、想要效法的前輩,發展各種人脈機會,畢業的學長姐也能跟年輕人交流,提供實習、分享經驗。
他們也幫忙Woosh及ING Project「下世代啟蒙創業實習計畫」招募優秀的亞洲學生前往溫哥華,參與為期一個半月的國際級企業實習、創業培訓。

今年4月,Himelight與輔仁大學應美系的同學交流。Photo Credit:Himelight團隊
不可不知的履歷眉角
採訪過程中,團隊推舉的履歷達人指出履歷的三大重點:「可讀性、條列、提供數據」。
- 讓審閱者能聚焦在你想強調的內容上
- 條列出你所負責的工作以及成效
- 把你的相關成就數據化
他表示,例如要找行銷方面的工作,就把行銷的經驗放在履歷最前面,並加強描述符合職缺的特質。夥伴補充說,履歷第一關通常是經由HR篩選,再轉給面試官,坊間才會有履歷應該越花俏越好的說法。團隊希望幫助使用者在面對面的約訪時,還另外有一份亮眼又具有專業度的履歷,從眾多應徵者脫穎而出。
(相關連結:我寫過的履歷表比你吃過的薯條還多!)

團隊與台大管理學院CARDO合作講座。Photo Credit:Himelight團隊
搭建人才流動的橋梁
今年6月,Himelight團隊成員赴兩岸青年創業就業考察交流團,探訪杭州阿里巴巴集團、上海、福州等科技創業中心,發現不少中國新創公司對台灣優秀的年輕人才深感興趣,亦或是想進行業務上的發展媒合。
Himelight計畫於去年7、8月發想;9月開始執行開發程式;今年5月Beta版測試完即正式上線,6月還被中國媒體訪問寫成〈台灣90後創客:站在風口上的豬也有飛上天的那一天〉,文中提到,履歷製作平台單月就有3000人登錄,代表台灣學生及社會新鮮人確實有求職上的急迫需求。
團隊正在搭接兩岸人才的橋梁,幫助想去中國工作、創業的年輕人,透過新的管道,去事先了解中國的產業生態,並將Himelight的格式履歷,當作前往兩岸實習的門票。

2014年8月,團隊在第一屆兩岸四地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得獎的照片,攝於中國廣州。Photo Credit:Himelight團隊
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但也佔了1/4的人口
「每個人需要的地方不一樣,但我覺得可以考慮中國。之後會怎麼樣,我們也不知道。」
Himelight團隊曾參加一些中國的創業比賽,受到外界肯定團隊的潛力,目前也在盡力接洽當地,尋找突破口。他們提到,廣義的同業很多,像是領英(LinkedIn)、招聘網,但是狹義的競爭者很少。
基於中國人口基數龐大,測試市場的效果較好,加上使用互聯網小額支付普及,對未來的金流不會造成困難。當然,面對的市場規模不同,投資風險也不一。雖然中國競爭激烈,但創業成功率未必變低,反而因拿到的資源多、市場變化多,也比較好玩。
今年度的中國應屆畢業大學生將近750萬,即使中國具大學學歷的人僅占總人口三成,求職市場的競爭依舊激烈。Himelight指出,如果投入市場,未來中國履歷使用者的估值,將是台灣目前的10倍以上。
另一重點是市場規劃的心態,台灣風氣偏向歐美,心態是去矽谷、去矽谷、去矽谷。團隊之前也是只考慮矽谷,打聽後發現他們對外來團隊並未如想像中友善。而中國創投相關人才,多為具有矽谷經驗的海歸派,走出台灣,更多了語言、文化上的優勢。

台大媒合會背板。Photo Credit:Himelight團隊
中國創業圈具有更為完善、一體成型的規劃。除了前後端,中國還有被稱為苗圃期的前育成,育成中心類似竹科的新創園區,內有眾多以產業分區的新創團隊,創業成功的公司創辦人也可回來當創投,形成一個良性生態系。
此外,中國市場廣大,新創團隊具有多樣性,能以很小的利基市場成功生存。像是北大碩士張天一光靠賣湖南老家的河粉,在A輪獲得美國IDG投資,募了破億台幣,將在全中國拓展。就算在全台賣陽春麵,也還是陽春麵連鎖店,但在中國就成了食品業巨無霸,成為新型態的康師傅。
團隊的楊鎧豪表示:像我們這種沒有錢、沒有資源的團隊,在中國有可能拿到更多資源,更有機會走向世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新創團隊,直接前往中國大陸。
(相關連結:中國「創業商學院」的學生特色:哪裡熱門哪裡去,但模仿能力很強)

台大媒合會的團隊合照。Photo Credit:Himelight團隊
外界對Himelight的評價
「當自己要打造一份履歷,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做。」
台大資工系洪士灝老師在接受關鍵評論網採訪時表示,Himelight成員的畢業學生本身相當優秀,以他們的能力其實可進入知名企業,但「大公司常把我們培養的人才,放在他們沒有辦法發揮的位置上面,」加上運用NTU Garage提供的資源,創業的機會成本也較低。
洪老師也分享了他對履歷的看法:
- 某種程度上,履歷格式也表現了你的特質和思考方式(例如:排版、呈現內容的取捨)
- 讓履歷內容的真實性有辦法驗證,不需額外花時間求證
- 履歷的內容是種資料(data),是幫助面試者找到合適者,尤其是符合專業領域需求的人才
「履歷是人類的一個代表。當人家完全沒看過你,履歷就是應徵者給人的第一印象,不然對方會覺得:連格式都不會寫,這個應徵者可能怪怪的。」老師並提到朋友幫臉書招募人才的例子,表示許多應試者因投遞不合規格的履歷,在第一關就被人資部門刷掉,而這幾個月來,洪士灝老師看到團隊在履歷匯出網站的精進,特別是使用者登錄時會顯示推薦人脈,及其他使用者的參考範例,或者能隨時修改、線上匯出的便利性,讓履歷製作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是洪老師推薦Himelight的理由。
(台大洪士灝副教授於臉書上介紹該團隊)
剛升上大三的Silvia,她是因台大管院舉辦的履歷演講而認識Himelight,覺得Himelight的介面舒服、簡潔,不像使用Word時,格式需要改來改去,或填寫一堆浪費生命的表格,還能以一份履歷內容,分不同公司性質投遞,平台上的媒合的公司也很有趣。她目前身兼打工及一家新創公司的實習,「對我們來說,新創公司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易於閱讀的履歷可以節省我們篩人的時間。」
而與Himelight合作的美食APP—電視美食團隊表示,他們在徵才活動時透過Himelight平台,讓應徵者資料可直接線上投遞履歷,非常方便,而相較於使用Himeligh上的應徵者跟其他應徵者,電視美食團隊認為Himelight輸出的履歷較有重點,看起來也較舒服。的確有助新鮮人製作出一份好的履歷。
後記:
這支有著7名大男生的團隊,是支動靜皆宜的團隊,往往在正經回答完問題的下一秒轉換成搞笑路線,採訪途中處處充滿了歪樓的笑聲。他們據說號稱「七仙女」,並幽默地說希望之後變成九天玄女,還擁有善於占卜的「彌勒佛」與「觀世音」坐鎮。團隊進駐的水源樓,則位於學生避之唯恐不及的水源阿伯拖吊場旁邊。目前臺大車庫有多支團隊搭上創業的高速列車,新創公司不論大大小小,都在為生存戰戰兢兢。
*如果想要更多資訊,可以參考:
- Himelight Beta
- 台湾90后创客:站在风口上的猪也有飞上天的那一天
- 個人化履歷服務,Himelight助職場新鮮人脫穎而出(數位時代)
- 從不羈少女到臺大學霸,彭少儀為啥來北京創業(華夏經緯網)
- 台灣app團隊 三億出嫁中國(天下)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找創業夥伴,就像找一個能閃電結婚的對象:理想的Partner六大特點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