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每位語言治療師必須同時負擔108位患者,在如此供不應求情況下,許多失語症患者會因此錯失發病後6個月內的黃金治療期。
試想你一天會和多少人接觸?如果你和這些人接觸時連最基本的談話都無法進行、最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問出口,你會有多無助?感受又會是如何?這就是失語症患者所面臨的情況。
根據統計,目前台灣共有6萬5千名失語症患者,造成原因包括腦中風,如大腦栓塞、顱內出血,其他原因則如經車禍或撞擊造成的頭部外傷、腦部腫瘤或感染等。

吳美枝在〈語言溝通的迷陣〉中提到:大腦的布洛克區受傷會造成語言表達的困難。圖片來源:吳美枝〈語言溝通的迷陣〉
據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資料,欲協助失語症者復健,須把握語言復健的黃金期,也就是發病後6個月內,其他建議還包括積極參與語言復健療程、使用手勢動作、文字書寫、字卡、圖卡,將復健技巧於日常生活中練習,以及鼓勵參與家人與朋友間的日常社交活動。
在病後6個月內,協助患者進行語言復健的語言治療師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台灣每位語言治療師必須同時負擔108位患者,在如此供不應求情況下,許多失語症患者會因此錯失發病後6個月內的黃金治療期。
(公視請幫我說話:失語症的徬徨)
一群駐點在中山大學育成中心、原就讀中山大學資管研究所的畢業生,他們為改善供需失衡的語言復健環境,推出專為失語症患者打造的APP「語復佳」,讓失語症患者在沒有語言治療師在旁狀況下,也能隨時進行語言溝通練習。
團隊成員Alfred表示,這構想源自大學時的畢業專題,因師母張乃文是位音樂治療師,個案多是因中風而引發的失語症患者,而他們也在隨師母探訪病患過程,首次接觸到失語症,並思考如何利用科技來協助,因而有了開發APP的想法:「失語症需要有大量時間做練習,但患者回家後大多不大願開口,因此這款APP能夠鼓勵他們做更多的練習。」
張乃文是明尼蘇達大學音樂治療博士,在與團隊展開失語症個案測試計畫後,結果顯示失語症個案進行語言練習時,答題的平均反應時間與平均答對率皆有顯著進步,個案與他人交談時的自信也有所提升。

駐點在中山大學育成中心的「語復佳」團隊,左至右為王任輝、車建禹、黃芷琪和侯承志。照片由團隊提供
在起初,因團隊非醫療專業出身,花上相當多時間在了解病患的需求,Alfred說到:「當時跑了四間醫院,
目前,「語復佳」七月上線至今,目前已有100位患者開始使用,患者可下載由專業語言治療師所設計的練習題目,藉由系統指令,患者可以進行聽理解、命名、複頌、仿寫、閱讀等訓練,此外也能將練習結果數據儲存與分析,協助家屬了解患者的練習成果。在未來,團隊目標是希望協助兒童發展遲緩、失智症患者。
相關新聞:
新聞來源:
- 吳美枝〈語言溝通的迷陣〉(台灣新發現)
- 認識「失語症」(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 有口難言之疾 – 失語症(台大醫院)
- 與失語症患者的溝通技巧(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
專題下則文章:
拜訪《鋼鐵人》實驗室真實版:在這工作就像玩爵士樂團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