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相較於成熟的歐美/大陸/新港市場,以印尼、馬來、泰國、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市場具有極大開發潛力,其中印尼為世界第四大人口國,一半人民年齡在30歲以下,巨大的人口紅利和內需市場成為各國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平時每週會收到3-5個請教職涯或請我幫忙內推的訊息,基本上90%都不是我熟悉的朋友,很多甚至完全不認識。其實很開心看到越來越多人能突破台灣同胞們「不敢麻煩別人」的心理障礙,但也為我身邊真正熟悉、卻不敢麻煩別人的朋友感到惋惜。
言歸正傳,在眾多問題中,除了泛轉職和職涯規劃的問題之外,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屬以下「4W1H」:
Why - 為什麼當初想去東南亞/印尼?
Where - 我也想出國工作,但我該去大陸 / 香港 / 新加坡,還是其他東南亞地區?
How - 我想去大陸 /東南亞工作,怎麼找?你當初怎麼找的 ?
What - 我們台灣朋友有什麼優勢嗎?去了之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When - 我覺得我還沒準備好,我該怎麼準備才能出去?
為一勞永逸地解答這些初心者類型的問題,我試著用以下文字來回答:
Why - 為什麼當初想去東南亞/印尼
我曾經負責過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德國、法國市場,為何最後落腳在東南亞當中的印尼,可以從市場機會和生活環境兩方面說:
市場機會
相較於成熟的歐美/大陸/新港市場,以印尼、馬來、泰國、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市場具有極大開發潛力,其中印尼為世界第四大人口國,一半人民年齡在30歲以下,巨大的人口紅利和內需市場成為各國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這種長期看好、現階段又競爭者少的明牌股票,是越早進場卡位越好啊。機會多、舞台大、錢多,自然不需多言。
生活型態
先說客觀的,印尼和台灣一樣被荷蘭、日本先後殖民,日料、韓餐、西式Fine Dining都極道地。再搭上國民天生的音樂水平,許多驚為天人的Live house酒吧、國際級的音樂節唾手可得。如果你愛城市森林,雅加達好幾個商住合一的CBD信義區給你800公尺一日生活圈;如果你愛山水,印尼是萬島之國,峇里島真的只是一個中間值(Benchmark)。
再說主觀的,我是一個很「鄉愿」的人,就是想活在一個人人都微笑有禮的地方。同時體虛怕冷如我,這裡四季如夏,光是這兩點我就已如獲知音了。
工作形態
東南亞朋友們更享受生活,也多數和台灣大伙一樣木訥認份,工作氛圍更Chill,是多數台灣朋友求之不得的節奏。在東南亞首都大城工作,因人種多元、外派人士比例高,能接觸到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維和價值觀,也因市場人口通常是台灣的5-10倍,處理的案子規模、預算也是高於台灣十倍到百倍。另外我所處行業是偏向泛文化娛樂、互聯網內容產業,印尼在文化上深受歐美流行文化影響,其實挺能和台灣的成長背景共感。

Where - 我也想出國工作,但我該去大陸/香港/新加坡,還是其他東南亞地區?
抱歉我想直白的說一句,出國工作不是鬧著玩的,需要犧牲在家鄉的家人朋友、從小長大的舒適環境,每一位都該想清楚為什麼要出國工作。
除了前述東南亞相較其他地區的巨大機會和舞台之外,如果是為了賺錢存錢,看完這篇你就會打破對東南亞的印象;如果是為了和許多菁英切磋,大陸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說想去香港和新加坡是為了Fancy高水平的生活環境,首先請你到東南亞各國首都的CBD(中央商務區)走走,再者,台灣與此些地區相比,真的是舒服又高水平的地方了,為了這個原因出國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How - 我想去東南亞工作,怎麼找?你當初怎麼找的?
大家想到出國工作,第一個煩惱的都是去哪兒找,國外有沒有什麼好用的媒合網站。其實無論在台灣還是各國找工作,都能用以下幾種方式概括,按照效率排列依序為:朋友內推、獵頭、目標公司網站,為何不放人力銀行/媒合網站我想大家都心裡有數。如果真的有心要出國的人,請你跟我這樣做:
- 定一個出去的時間,往回推2/3的時間,是你需要丟完第一輪履歷的時間。(舉例:半年之內要出去,前兩個月要丟完一輪履歷)。
- 建一個Excel表,在欄的位置把想去的地區、細分產業、公司名稱列出來,至少寫15間公司。(註:正常來說只有一半有開缺,1/3有適合你的缺,所以列多一些好)。
- 增加幾個列,依序為:公司網站、朋友內推、獵頭、Next Step、ETA(目標完成時間)。
- 進到該公司網站招聘頁,把心儀的職務和link貼上來(註:到時請朋友、獵頭推薦時也讓他們更清楚你的需求)。
- 把各公司你認識的人,或認為能幫你介紹內部員工的人名填在「朋友內推」欄,每天敲一個人請他幫忙。
- 按照進度隨時更新Todo到Next Step上,比如:約朋友聊、找朋友介紹獵頭、面試等。
和我聊轉職的人只有不到1/10能完成上述步驟,通常會來聊第二次而且有進度的也是那1/10,請教人之後的身體力行才是重點。當中第2點說來容易做起來最難,大家覺得出國找工作最難的也是這點,很少人想的清楚自己為何要出國工作,所以大多最後不了了之,更少數人瞭解過各國的風口、當地市場什麼公司好。如果不花時間好好研究,就是名副其實的亂槍打鳥。
最後,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幫忙你內推和透露公司信息,若真的願意幫你,請千萬記得好好感謝他,切忌三天兩頭不客氣的催人幫忙,否則未來你的路只會越來越窄。圈子很小、職涯很長啊!
What – 我們台灣朋友有什麼優勢嗎?去了之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論軟實力,實際觀察下來發現能待得久待得好的,都是懂得尊重當地文化、敢於融入的人,這件事台灣朋友有優勢也有劣勢,浸淫於東西兩方文化的我們相對更懂尊重,但缺少種族多元性的成長環境以及骨子裡的不自信,也容易侷限自己在華人舒適圈,我自己也還在努力調整中。
- 論硬實力,台灣英語教育水平相較是很好的了,別再跟我說自己英文不好要再練練了,別人都沒說你英文不好,為何要滅自己威風呢?
- 論專業能力,真的看個人過去的努力了,雖然對岸激烈競爭後脫穎而出的人才,強的令人不敢直視,尤其表達能力、說故事匯報能力都大大領先我們,但大家還是別妄自菲薄,實際工作下來會發現,其實我們做事能力都在水平之上的。

When – 我覺得我還沒準備好,我該怎麼準備才能出去?
事實上你的能力到哪裡、Wish List上的公司對你的能力要求是什麼,真的是因人而異,我無法告訴你該怎麼準備。所以與其到處請教,不如直接投履歷給公司,從面試官口中知道自己哪裡還不足。
另外我想再提一次,真的太多人和我做完上述問答後,還是鬼打牆說他對自己的英文沒自信,要再練練再開始行動。我願意相信你的英文程度在台灣是後段班,但是海外工作英文要求沒你想象高,另外我花了這麼多篇幅說了先嘗試再驗證的重要性,雇主都沒說你英文差了,只差你不去丟履歷面試啊,請別再用這個Old School的藉口了拜託。
以上是南向找工作的基礎問答,我仍然覺得是老話幾句:真實的面對自己,理清Why,勇敢的行動,別做思想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未來有人問到相關問題的時候我會貼這個鏈接給他們看,希望能幫到各位。
註:關於海外求職,在此呼籲無論你敢不敢請別人幫忙,都歡迎加入XChange一起互相扶持、在舒服的環境下雙向付出。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
專題下則文章:
《圖解東協潛商機》:有佐科威加持,2025年前印尼真能晉升「中高所得國」嗎?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