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獨立之後,將Pasar Malay定為國語,並改稱為Bahasa Indonesia。政府在公家機關、學校和大眾媒體都採用Bahasa Indonesia,也提倡在商業會議、學術研討會等正式場合使用。
文:東南亞週報
一個語言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國家的「國語」或「官方語」,並非理所當然。各國的國語政策皆有其歷史脈絡,而在有殖民背景的國家,其國語政策的歷史脈絡尤其複雜。
印尼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國家,在荷蘭殖民以前,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其族群、語言因而十分複雜。但是這個世界上最碎裂的國度,卻成功地讓一種語言-Bahasa Indonesia,成為在全國上下流通並廣受認同的國語。
但是,這裡就浮現了幾個疑問:為什麼在有荷蘭殖民經驗的印尼,荷語不但沒成為國語,甚至在短時間內就煙消雲散?為什麼使用人口最多的爪哇語(Javanese)最後沒有成為國語,反而是使用人口不多的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不但成為國語,而且廣受認同呢?
荷治時期的教育與Pasar Malay的社會基礎
Bahasa Indonesia的前身是Pasar Malay。在馬來文裡面,Pasar是「市場」的意思,Pasar Malay就是早期印尼群島之間的商業活動所使用的通行語,歷史悠久而且使用範圍廣泛。但是在各島的部落與城邦裡面,人們仍舊使用各自的母語。
進入荷蘭殖民時代以後,殖民當局對於教育非常不重視。在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時期,當局只在意香料貿易與熱帶種植園的收益,對於教育根本不屑一顧。荷蘭政府在1799年解散荷屬東印度公司並直接接管印尼之後,才逐漸意識到當地的教育需求,因此開始在印尼設立學校。
但是為了維持荷裔的優勢地位,荷蘭殖民當局在教育上卻實施種族隔離。荷蘭語學校只有荷蘭人或菁英階級的印尼本地人可以就讀,給予一般印尼平民的學校不但很少、升學管道有限,而且是使用Pasar Malay作為教學語言。這也就是為什麼荷語沒有在印尼形成深厚的社會基礎,反而是Pasar Malay被視為普羅大眾的象徵。
Pasar Malay與Javanese的競合
荷治末期,印尼民族運動的菁英開始思考國家語言的選擇。雖然印尼的菁英多半來自操持荷蘭語的上層階級,但是荷蘭語在社會上的使用並不普及,而且又是殖民的象徵,因此被排除在考量之列。
但是除了荷蘭語之外,還有一種語言有成為國語的潛力,那就是在印尼使用人口最多的Javanese。但是Javanese的使用畢竟侷限在爪哇島地區,而且相對於Pasar Malay,Javanese在學習上比較困難。
最後,因為Pasar Malay的使用範圍比較廣泛,而且比較不偏袒特定的族群,所以最後雀屏選為印尼的國語。
Bahasa Indonesia的推廣
印尼獨立之後,將Pasar Malay定為國語,並改稱為Bahasa Indonesia。政府在公家機關、學校和大眾媒體都採用Bahasa Indonesia,也提倡在商業會議、學術研討會等正式場合使用。
另一方面,政府對於其他地方語言或少數語言也採取包容的態度,不會禁止民眾在非正式場合使用地方語言交談,甚至在國小階段,因為考量到小學生還不太會講Bahasa Indonesia,允許使用母語授課。如此一來,不但避免了語言衝突,也使Bahasa Indonesia更容易獲得認同。
除此之外,由於Bahasa Indonesia仍然是發展不成熟的語言,字彙量有限,而且也沒有統一的文法,於是政府便進行Bahasa Indonesia標準化作業。標準化作業除了建立統一的文法和單字之外,也把方言的字彙加入到Bahasa Indonesia中,使其更具有跨族群的代表性。
Bahasa Indonesia除了蘊含國家認同的價值,也被賦予現代化、進步的意義,因此學習Bahasa Indonesia也有提升階級地位的功利動機。
對於其他語言的態度
如前所述,印尼政府對於地方語言或少數語言大體上持包容的態度,因為依照印尼的法律,政府負有保護地方語言的責任,不過政府實際上付出很少。因此,雖然政府基本上不會刻意打壓其他語言,但是一個語言能不能存續,還是端看各個語言使用族群的自身實力和保衛語言的決心。
印尼的公立學校一律使用Bahasa Indonesia進行教學,但是小學的前三年仍然可以使用方進行教學,尤其在一些偏遠、教育及傳播設施尚未發達的地方,使用地方語言是不可避免的。
Balinese、Batak、Buginese、Javanese、Sudanese這五種語言因為使用人口較大宗,所以允許在學校教授,其中,Balinese、Javanese、Sudanese甚至可以有自己的教科書。
使用人數較少的瀕危語言,則面臨被忽視而自然衰微的命運。

華語的例外
即便印尼對於大部分的語言採取包容態度,但是華語卻是個例外。華語是唯一曾被印尼全面禁止的語言,這與印尼華人長期以來的問題,以及930事件的背景,密切相關。
荷蘭殖民時代把華人歸類為 “Foreign Orientals”,使得華人難以融入在地社會。有些華人的原鄉認同很強,也讓印尼人懷疑華人的國家忠誠度。Sukarno時代曾強迫華人在中國國籍和印尼國籍之間做出選擇,並且關閉了一些華人學校。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人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要保衛自己的語言與傳統文化,另一派則主張要放棄華人的語言和文化,全面地融入社會。前者後來逐漸和印尼共產黨掛勾在一起,後者則向軍方靠攏。
1965年930事件之後,印尼軍方開始清剿共產黨,而華人因為被懷疑同情共產黨以及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被剝奪了參與政治的權利,其語言及文化傳統也受到禁止。
華語文禁令不僅是禁止華語的教育,連同華語的音樂、廣播、出版物也一律禁止。這個禁令直到1990年代印尼與中國恢復邦交後才逐漸鬆綁,不過年輕一代的印尼人早已經不會說華語了。
如今,華語在印尼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目前已經是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外語了。不過在印尼推廣華語仍然要十分謹慎,不能觸及到印尼國族主義的底線。
參考資料
- 楊聰榮,1997,〈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12月30日),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 Jacques Bertrand. 2003. “Language Policy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Indonesia.” In Fighting Words:Language Polic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sia, ed. Michael E. Brown and Šumit Ganguly. Cambridge, MA:MIT Press, 263-290.
本文獲東南亞週報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最新發展:
-
印尼「建國五原則」,竟是首任總統蘇卡諾被流放於小島時的啟發 9月前
-
印尼日惹蘇丹王宮的神秘意象(下):從接待外賓到收藏寶物,皆植入爪哇的人文思想4年前
-
在印尼江湖中練功的台灣女子:原本說好在印尼「只待一年」,結果轉眼就是十多年 4年前
-
商務印尼語看這裡(下):想在印尼搞定人際關係,見面禮節很重要4年前
-
9張圖表看印尼:人口排名世界第4的「千島之國」,你認識多少?4年前
-
9張圖表看印尼:人口排名世界第4的「千島之國」,你認識多少?4年前
-
【影片】讓我們「東南飛」到印尼,了解伊斯蘭是如何傳播到東南亞4年前
-
外派人士增加、對「英語式教育」需求高,印尼國際學校數居東南亞之冠4年前
-
【印尼國慶日】73年前蘇卡諾宣讀《獨立宣言》,剛縫製好的印尼國旗也首度升起4年前
-
東帝汶的語言抉擇:為何僅5%人口懂的「葡語」會成為官方語言?4年前
-
貝克漢赴印尼會「反霸凌」女孩:「她啟發他人停止校園霸凌行為」4年前
-
經歷荷日殖民 印尼百歲拾荒老伯通曉多國語5年前
-
經歷荷日殖民 印尼百歲拾荒阿公通曉多國語5年前
-
在印尼工作生活,你要習慣「慢慢來,慢慢來,安全就好」6年前
-
印尼獨立之路:荷蘭在印尼推行的倫理政策,為反殖民運動埋下種子6年前
-
在境內156種語言、500種方言中,「他加祿語」如何成為菲律賓國家語言?6年前
-
在境內156種語言、500種方言中,「他加祿語」是如何成為菲律賓國家語言?6年前
-
在境內156種語言、500種方言中,「他加祿語」是如何成為菲律賓國家語言?6年前
-
為什麼美語在短短35年內,便徹底取代西班牙語在菲律賓的地位?6年前
-
為什麼美語在短短35年內,便徹底取代西班牙語在菲律賓的地位?6年前
-
為什麼美語在短短35年內,便徹底取代西班牙語在菲律賓的地位?6年前
-
聽印尼作家談家族故事:為什麼一個印尼的島上,會有這麼多的客家人?6年前
-
聽印尼作家談家族故事:為什麼一個印尼的島上,會有這麼多的客家人?6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