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跟大學生妹妹說,台灣曾經有大學生把布丁加進泡麵一起吃喔,她說,泰國沒有太奇特的吃法,加各種煮法的蛋是基本款,加青菜、加路邊賣的魚丸也有,或是加那種一罐不到20泰銖的番茄魚罐頭一起煮。
泰國泡麵種類多,可選擇的口味很多樣,且價格低廉。袋裝一包5、6泰銖,杯裝一份12、14泰銖起,是本地人月底口袋有點羞,或是當宵夜抑或不知道吃什麼好的正餐或點心選擇,也是外國旅客(多數為亞洲)的熱門伴手禮。
願意嘗鮮,但不能不 แซบ!
如果有稍微關注一下泰國超商或超市架上的泡麵商品,就會發現新品不斷,像是3、4年前一股低卡風,用冬粉、粿條取代油炸麵體的傳統風味先從小七開賣,接著就是跟著流行文化吹起的韓系風味,先不看韓國進口品牌的選項,本地品牌新增最多的也多是韓式口味。根據泰國「Brand Buffet」網站2018年一篇針對泡麵口味的報導,泰國人喜歡嘗鮮亦對新口味有興趣,但新口味得要夠「แซบ」(註1),也就是要夠香辣過癮才美味。文中指出,以本地大品牌มาม่า(mama)來說,曾經出過一款 โป๊ะแตก 辣味海鮮(註2),因為對味,新上架首月的銷售成績就是其他新貨開賣的三倍。
雖說泰國人愛嘗鮮,但經典口味依舊是熱賣,「Brand Buffet」網站同一篇報導中再以「มาม่า」為例,該品牌生產的傳統口味酸辣蝦(ต้มยำกุ้ง)、豬肉湯麵(หมูสับ)、酸辣蝦濃湯口味(ต้มยำกุ้งน้ำข้น)佔全商品約20多種口味的30%銷量,從這三種經點選則延伸出去的系列口味亦有約16種,都是符合泰國人多數愛酸辣的飲食習慣。話說,常到泰國的朋友大概都知道「มาม่า」就是泰國速食麵的代名詞,與銷售量或起始年代無關,畢竟另一個品牌「ไวไว」比「มาม่า」早一年起家。


90年代與千禧世代的口味推薦
在台灣吃泡麵有些年代懷念或執著的口味差異。同時問了近40歲的朋友以及20歲大學生,前者一提到泡麵,就想起小時候常吃的乾麵零嘴「ยำยำช้างน้อย」,大概就像台灣的王子麵,小小包裝,脆脆口感加上鹹鹹的調味料,壓碎麵體加上調味粉搖一搖,一包一口,那兩泰銖幸福美味至今仍難以忘懷。「這個產品現在還在賣,只是略改了包裝,好像是說改大一包裝就不算鼓勵兒童吃不健康的零食,唉唷」朋友笑著說。另一款可以拿來乾吃的就是在她朋友圈內首選的「ไวไว」經典口味,同樣吃法,加上調味粉搖一搖,當零食或當下酒小點都很好。而且這款口味的包裝至今沒有變過,包裝背面示範食用方法的小童,還有媒體去找到本尊,現在已是近半百的中年人。
若說速食乾拌麵,我說自己最喜歡的就是炒醉鬼(ผัดขี้เมา)口味,朋友說這款上市應該也有20年了,雖然日新(Nissin)後來有推出Yaki soba,但ผัดขี้เมา依舊為長青款。
至於年輕一代,目前最熱中的就是韓式口味。大學生妹妹說了,選韓國進口品牌還是泰國品牌就看當天手邊預算有多少,「因為我喜歡吃麵體厚實的,若是泰國品牌啊,日新(註3)的韓式激辛雞味最好吃,或是mama旗下OK系列的Hot Korean。」若是分品牌來看呢?大學生推薦「ไวไว」米粉款的所有口味,經典麵款拿來乾吃(註4),也是她媽媽最愛的吃法。「記得小時候大概5、6歲,家中大人還會拿那經典泡麵的麵加上魚露、糖、一點檸檬煮成湯麵給我吃呢!」至於「ยำยำ」,則是杯麵比袋裝的好吃,「可能只是杯蓋方便操作吧!?」如果要推薦乾吃泡麵,她推薦「mama」另一款有紅橫線條包裝的酸辣蝦口味,也很適合。

我跟大學生妹妹說,台灣曾經有大學生把布丁加進泡麵一起吃喔,她說,泰國沒有太奇特的吃法,加各種煮法的蛋是基本款,加青菜、加路邊賣的魚丸也有,或是加那種一罐不到20泰銖的番茄魚罐頭一起煮。「現在比較多是跟著韓風走,像是什麼都口味都加起士啦、香菇或是火腿之類的。」她說,真要有比較特別的就是中學時開始注重形象,吃杯裝泡麵時會學同學們用吸管喝湯,「覺得直接就口喝有點不好看啦!」而泰國電影中常見的用叉子固定杯麵蓋的動作,她認為那只是因為在超商倒了熱水,不知道附加的叉子該怎麼放,所以就叉在杯蓋上,也當作固定,「不是隱藏版技巧喔!」


註:
- แซบ,泰國東北方言,表好吃,也意味料理為重口味的香辣。
- โป๊ะแตก 是一種以海鮮為主,加上ต้มยำ清湯底、乾辣椒和聖羅勒葉(กะเพรา)一起煮的鍋類料理。
- 日新(Nissin)在泰國美食網站 Wongnai 2018的本地品牌泡麵評選中,亦在麵體滑軟的項目中拿下最高分的品牌。
- 實際測試的他們提到可以乾吃的泡麵種類,會好吃是因為大部分麵體就已經有調味,而且線條偏細、脆,適合當成零嘴吃。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東南亞泡麵】印尼營多泡麵的故事:從替代食糧到成為全球十大最好吃的泡麵傳奇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