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6台北數位藝術節以「硬主體」為策展主題,邀請荷、法、日、德、美等國際藝術家,以時尚科技、虛擬實境、生物藝術、基因隱私權等跨領域藝術,探討數位世代人類與科技如何共融的議題。本篇線上展覽將介紹八組參展藝術家及其作品。
伊凡.亨利克斯(Ivan Henriques)
1978年出生於巴西,現於荷蘭海牙居住及工作。在追求藝術創作與科技創新中,伊凡.亨利克斯從自然和科學汲取靈感。為了開發《共生船》,亨利克斯與比利時根特大學生物工程學系微生物生態學和科技中心(CMET)合作。
《共生船》是一款生質能機器人裝置的原型機,該裝置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製造並儲存能量。微生物燃料電池(MFC)將汙水中的細菌當作催化劑,進行有機物的氧化,藉此發電。MFC製造的電力推動飄浮式機器人裝置,同時利用裝置上栽種的植物淨化水質,降低環境汙染。這款原型機是亨利克斯一系列生質能裝置的進階版,這類裝置結合生物和機器,創造出一種機器與自然之間的革命性媒介。
《共生船》,淨水植物、碳刷、厭氧菌、機器結構、影片、玻璃水族箱。
《共生船》是一件以結合生質能與河川淨化為核心創作的裝置作品,湖泊與潟湖的汙水富含各種化學物,是細菌發電的養分來源。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可以作為一個寄居在環境中的生質能裝置,不但能潔淨、過濾水質,同時還可緩慢地飄移至城市內各個偏遠的汙染水域,採集在地能源。

《共生船》在技術運用與結構設計都做了淨化河川的嘗試,運用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以水中厭氧細菌和有機物發電,其六角形的設計,可以機動地將多台共生船組合成大型的飄浮裝置。
此外,每個《共生船》都有六個梯形結構,是經過設計的控制系統,可避免植物在水面上過度增生,同時又可配合燃料電池的運作,達成淨化水質的作用。
龜井潤 (Jun Kamei)
阿努克.薇普荷希特(Anouk Wipprecht)
深具科技頭腦的荷蘭時裝設計師阿努克.薇普荷希特,希望時尚走在時代尖端,因此她採用最新科技,讓時裝不再只是賞心悅目。她期望自己的每件作品,都能促進並放大穿戴者與自身和周遭環境的互動,蜘蛛裝(Spider Dress)就是這種獨特美學的絕佳例子。衣服上的感應器和可移動機械手臂,捍衛穿戴者的個人空間,同時展現剽悍風格。她的合作對象包括英特爾、Autodesk、谷歌、微軟、太陽劇團、奧迪以及3D列印公司Materialise,在穿戴科技不斷進步的現代,引領我們洞見未來。
希勒.杜薇海博(Heather Dewey-Hagborg)
希勒.杜薇海博是一名跨界藝術家,也是對藝術研究和批判性實踐有熱忱的教育工作者。作品曾經展於國際各大展覽和重要活動,包括世界經濟論壇、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以及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她的創作廣受媒體報導,曾登上紐約時報、BBC、TED以及Wired。目前擔任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科技系助理教授,並獲得2016年創意之都(Creative Capital)新興藝術獎。
Nonotak

《珍珠母》,2016,木頭、碳酸鈣、玻璃。
假如人體的一部分能夠變成珍珠,會怎樣? 《珍珠母》是一個將人類氣息轉變成珍珠結晶的過程。只要對著含有造珠所需物質的液體吹氣,你的每一口氣都會成為日常生活紀錄,並且轉變成薄薄的一層珍珠。

珍珠的成分包含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人體是由同樣的原子構成。珍珠一層層增長,表面結構會因為吹氣者不同有所差異,因此每顆珍珠因人而異。看著閃閃發亮的珍珠變成個人的實體生活史,本計畫探討人類與物品之間的關係,並挑戰我們的價值觀。

《行動調酒洋裝》,2011-2016,皮革、電子元件、3D列印技術。
《行動調酒洋裝》是一套機械調酒洋裝,由皮革及電子元件構成,外殼經燒結及3D列印技術製成。搭配使用的背包,裝有微控制器及導引液體通過的蠕動幫浦,倒酒時,洋裝中間的心型構造托住烈酒杯,只要按按鈕就可以享用一杯琴通寧。

《行動調酒洋裝》是薇普荷希特2011年機械裝「Daredroid」的精簡改良版,由薇普荷希特、珍‧丁格里及馬瑞斯‧金特爾合作研發,結合醫療科技、客製化硬體及生物辨識技術,帶來趣味十足的體驗。穿戴者與機械裝人機一體,替你做出一杯雞尾酒,代價是玩一次真心話大冒險。

《官方生物匿名指南》,2015,書籍。
生物監控指的是利用生物辨識技術對特定對象進行追蹤、監視、分析及人體資料化。生物監控意味從皮膚、指甲、毛髮及體液中萃取DNA和細胞樣本。此外也包括偵測體熱、脈搏、呼吸及身體的非自主動作,追蹤監控對象的生活。
Biononymous.me從細胞尺度對抗監控文化,創造一個可以進行公開討論及研發的社群,在藝術、科學、科技、政策及學術領域尋找解決方案。

《撿到陌生人的臉》,2012-2013,3D 臉像、DNA 樣本。

在《撿到陌生人的臉》中,希勒.杜薇海博從公共場所採集遺傳物質,進行分析,創作出人臉雕塑。將陌生人不經意留下的生物痕跡當成素材,杜薇海博提醒大眾注意基因決定論的興起,以及基因監控時代的可能到來。
NONOTAK Studio是插畫家諾埃米.西菲(Noemi Schipfer)與建築師兼音樂家中本高見共同創作的計畫。兩人採用聲光裝置以及表演,營造飄逸、沉浸式的夢境般場景,將觀眾團團圍繞並扭曲他們的現實觀。表演借重中本高見對空間與聲響的巧妙運用,並採用西菲擅長的動態視覺技術以及複雜的幾合圖形插畫。
兩人除了曾登上富比士評選的歐洲地區藝術界「30歲以下30名創業者」榜單,裝置藝術也展出於愛馬仕、Wave Studios、耶路薩冷燈光節、STRP雙年展、英國泰特美術館、加拿大MUTEK電子藝術節、日本TodaysArt藝術節、法國Scopitone 藝術節以及澳大利亞糖山藝術節,激勵他們持續擴展創作疆界,擄獲全球觀眾。

《白日夢2.0》,2014,投影機、布料、聲響。
這是一件製造扭曲空間感的聲光裝置,探究空間、時間、加速度、收縮、轉換以及變形之間的關係。旨在於真實和虛擬空間中建立一個身體實質的連結,藉以模糊虛實之間的區隔,使觀者能夠暫時遠離現實生活。

這項表演透過燈光效果創造出一個抽象空間,同時利用聲音的迴盪定義此虛擬空間的距離。對觀者提出「深思」的邀請,只呈現作品正面,讓觀者處於被動位置。
柯納莉亞.索爾弗蘭克(Cornelia Sollfrank)
柯納莉亞.索爾弗蘭克身兼藝術家、研究員及大學講師,現居德國柏林,曾於慕尼黑藝術學院修讀繪畫,漢堡藝術大學攻讀美術,於英國鄧迪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創作類型包括寫作、表演、聲音、錄像及網路藝術。個人探討數位文化的藝術創作及學術研究,經常觸及作者權、自我組織、性別以及科技女性主義等議題。

《給予你所沒有的》,2012-2016,訪談錄像影片。
以訪談影片為基礎,此計畫收集並呈多位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對「數位共有財」的生產及存續做出貢獻。此處藝術家指的是來自各領域的文化製造者,其中部分與藝術機構合作,部分為自由創作者,或已經建立自己的藝術機構。計畫最終呈現的作品並非傳統形式的藝術,而是數位基礎建設,例如數位平台、資料庫、免費軟體及數位工具。

此計畫具教育意義,功能如同獨立運作的學校、轉移知識和技能的工作坊或簡單的指南手冊。所有訪談皆透過概念化及象徵性手法,反映複雜的著作權批判觀點,主要突顯知識經濟中,知識與文化的重要性不斷改變。計畫仍在進行,資料庫目前已有六部以公共圖書館、圖像設計、檔案、盜版、挪用與通訊技術等主題的訪談影片,未來將繼續發表兩部尚在籌劃中的影片。
NAXS corp. (Network Afterlife eXistence Storage)
演出團隊NAXS corp.2010年成立於台北。前身為新媒體藝術團隊「CBMI」,利用數位媒介扭曲觀者對空間與聲光的想像,作品帶有儀式性與深度沉浸的特質,專注探索人類感官的邊界。近年專注於聲光場域與VR虛擬實境結合的美學探索。

《Render Ghost》,虛擬實境複合空間聲光裝置。
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作品,帶領觀者潛入數據與記憶橫流的數位人類轉換系統之中,在虛實邊界不斷加速交溶的時刻,想像實體躍向虛擬的巨大墜落、變形、失速與超越。

《Render Ghost裝置版》自《Render Ghost劇場版》分支而出,以相對後設的時空探究身體與數位的交互關係,觀者以無身體的姿態在系統中梭行輪迴,如一超然的數位訊號漫遊於母體之中。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硬主體】台北數位藝術獎線上展覽(下)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