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介紹的兩篇作品,無論是《浮光》或是《持續進行的瞬間》在形式上與內容上,都帶給寫作者、讀者許多嶄新的啟發。在章節安排上,《浮光》用正片、負片對應書寫角度,是別出心裁的設計,而《持續進行的瞬間》則呈現一種「特別設計過的不設計感」來呼應他對「偶然性」的堅持。
在知性散文的領域中,有個常見的類型,那就是討論其他的藝術形式。而在眾多藝術形式間,作家們似乎特別偏愛「攝影」。包括英國文學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美國文化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都曾寫過攝影相關的散文。
這次要介紹的兩本書也關於攝影,第一本是吳明益的攝影散文集《浮光》,第二則是英國藝評家傑夫・代爾(Geoff Dyer)的《持續進行的瞬間》。
提到吳明益的《浮光》,一定得聊聊這本書的章節編排。《浮光》分成六個章節,每一章節都探討一個與攝影有關的議題,例如第一章探討攝影與「自然」的關係、第二章談論攝影與「死亡」。
特別的是,每個章節又另外分成兩個小節,分別以攝影的專有名詞「正片」和「負片」為名。每一章的「正片」都透過攝影史、攝影知識討論該章節的主題;每一章的「負面」,則是以作者的「個人攝影經驗」出發,探討同樣的主題。
吳明益以「正片」代表外在世界,「負片」代表個人經驗,也正好符合這兩個攝影術語的意義:前者是攝影的成品,面向閱聽眾;負片則是攝影過程的節點,往往只有攝影師自己能看見。
〈光與相機所捕捉的〉:動物與自然都有「不被捕捉」的權利
這次要介紹的散文,是《浮光》第一章的〈光與相機所捕捉的——正片〉。這篇散文探討攝影與自然的關係。文章提到,攝影與自然的第一種關係,多半發生在19世紀相機剛問世時,當時,攝影師總試圖捕捉「人眼所見的自然」,直到人類發明出能「捕捉瞬間畫面」的「溼火綿膠法」,人類終於能拍下「貼近人眼『自然所見』的影像」。
攝影與自然的第二種關係,則幾乎與第一種相反。相機更加發達後,人類開始利用相機捕捉「肉眼無法看見的細節」。例如超清晰的月球攝影,又例如把動物奔跑的連續景象變成好幾禎「定格畫面」的「時序攝影」,這些「背離人眼所見」的照片滿足了人類的求知慾。
專題下則文章:
【知性散文特快車】「自然書寫」難以避開的主旨:人類影響力或許更甚於千萬年的地質運動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