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懼獸年代」這個主題看似暴虐殘酷、虛無飄渺,但如此黑暗的負能量卻與人類處境息息相關,它攸關歷史、政治、社會、人性,以及每個人的生命際遇與選擇。
文:游千慧
在表面看似和平、富足的年代裡,人類依然遭受四面八方不安的侵襲。這個世代,人際關係逐漸疏離破裂、現代化帶來失序與污染、戰爭動盪混亂及創傷、政治當權者以暴力惡鬥⋯⋯極端的恐慌、絕望的驅力,這些紛亂現象在虛構的電影畫面中,生成極致可怖的怪物樣貌。它們反映人們內心的痛楚和顫抖,魔鬼藏在影像細節中,從哥吉拉掃蕩日本的1950年代開始,恐怖片中強烈的毀壞力道,使觀眾被嚇破膽之餘,也能順便獲得情緒的紓解及釋放。今年,由各式恐怖電影聚合而成的高雄電影節(以下簡稱雄影)有何巧妙的安排與用意?且聽策展人黃晧傑娓娓道來。
雄影歷年來的特色皆以重口味(Hardcore)為選片核心,但全部皆以恐怖電影為主軸還是頭一遭。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不推薦大家欣賞這樣的題材,這也使俗稱「靠片」(cult film)的邪典電影不似國外那麼受歡迎。這些非主流影片在一般觀眾的眼中,或許是胡鬧、惡搞、嚇唬人的成份居高,然今年適逢《異形2》問世30週年,而日本東寶映畫公司也在今年推出廣受好評的《正宗哥吉拉》,與1954年的首部《哥吉拉》遙相呼應,為「怪物」與「恐懼」電影增添紀念性的意涵。

恐怖片影展深具挑戰性的原因,還是與年度主題:「懼獸年代」囊括許多限制級電影有關吧。不太正經的B級片,是否能擄獲看慣大師電影的觀眾?雄影這次除了挑選影迷們耳熟能詳的經典驚悚,如《鬼店》、《藍絲絨》,策展人也另選大眾不太熟悉的電影,例如義大利導演達里奧阿基多 的《深夜止步》與《坐立不安》,這兩部片與彼得斯柴克蘭導演的《邪典錄音室》相互呼應。
2012年的《邪典錄音室》是斯柴克蘭特別對《坐立不安》致敬的詭譎之作,《邪》片中有許多橋段提及義大利恐怖片的亮點,例如《坐立不安》主題樂是由義大利前衛樂團Goblin所配製,三角鐵的聲音聽來煞是陰森,主旋律十分動聽之餘也深具洗腦效果,在腦海中盤踞不散的樂音有如恐懼湧現的暗示。
黃晧傑認為:「《坐立不安》中的宿舍猶如Cult版的《鬼店》,觀眾不斷藉著重覆的旋律而被推進更深層的恐懼漩渦。」這些觸及靈異與殺人事件的電影似乎都有某種共通的封閉性。另一部由陶德海恩斯執導的《安然無恙》則暗諷美國中產階級社會,在封閉小鎮中,主角因內心空虛而想追求野外靈修,最後產生的瘋狂卻是從自己的心魔而來。出品自香港的《老笠》也同樣是一樁「密室靈異事件」,故事描述一群走投無路的香港人,陰錯陽差聚集到一間密閉的商店,乍看以為是便利超商發生的搶案,但到最後才會發現一切都是「借屍還魂」,若再滲透到更深層的探討,作者背後的指涉則十分貼近香港的政治景況,但就算不理解影片背後隱藏的社會意涵,純粹當成靈異恐怖片來看也十分精彩。
此外,「影人焦點」單元也和恐怖片脫離不了干係,今年過世的波蘭名導演安德烈左拉斯基(Andrzej Zulawski),其早期作品也帶有濃濃的陰森感。2012年於雄影放映過的35mm《銀色星球》,今年由波蘭電影中心推出4K數位修復版,觀眾能再次於影展中目睹這部兼具科幻、宗教、政治與哲思的驚世奇作。
今年雄影的「焦點影人」:熊切和嘉,則是策展人黃晧傑長期關注的日本導演。從《流冰禁戀》、《海炭市叙景》,他不斷創造出令人屏息的孤寂、暴力場面。恰巧熊切導演的新作《異邦警察》於十月初在日本上映,熊切和嘉與主角松田翔太正好在宣傳期間親臨雄影開幕,與觀眾談談暴虐與寧靜併存的創作觀。熊切導演早期多以政治議題包裝恐怖類型的影片,除了暴力外顯的影像之外,導演也擅長處理靜謐、沈穩的影像風格。從這次選映的五部劇情長片中,影迷們可細細品嚐熊切導演擺盪於天枰兩端的電影手法。那些脫離常軌的影像世界,細膩緊扣著恐懼的母題,讓觀者一覽幽美動人卻也毛骨悚然的病態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黃晧傑為呼應香港電影節映演的「八釐米」日本單元,因而在雄影推出「獨立時代:台灣純16」特別企劃。「八釐米」單元今年分別在柏林影展、香港電影節、日本PIA影展聯合放映。生猛有力的年輕創作者以原初的能量拍出使人驚豔的佳作,這與1999年台灣「純十六」影展概念相近。由鄭文堂、魏德聖、鴻鴻、蕭菊貞導演等人創辦的「純十六」可說是黃晧傑的啟蒙影展,它擁抱手作DIY的製作精神,也是眾導演為在台灣電影市場中另闢蹊徑而展開的策略。

在藝術院線還很稀少的年代,非商業創作者在拍片之餘還須兼任發行與宣傳。對照日本的「八釐米」,年輕導演用土法煉鋼的方式爭取創作自主權,使用廢棄底片或是學校資源來拍攝與放映,即使年代有些落差,「八釐米」與「純十六」都強調「獨立電影」精神,即使經費短缺,仍然開展出創意奔騰、百花齊放的前瞻性之作。
如黃銘正導演1997年的《野麻雀》與2000年的《城市飛行》皆是勁道十足的作品,尤其後者牽涉到陸客、偷渡與選舉。從當下的時間點回顧,仍不得不佩服其本土政治寓言的精準; 沈可尚導演入圍過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的《與山》,則是許多獨立創作者崇尚膜拜的「神作」;還有非常難得一見的傳奇影片,《我叫阿銘啦》(2000)是陳芯宜導演精彩的出道劇情片,也算是《流浪神狗人》(2007)的前身,導演也將出席雄影映後座談,與觀影者一同回顧她的青春思緒。
這企劃的放映場地點選在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現場將以16mm放映機播放膠卷,觀眾可以看到機師手動放映影片並聽見機器轉動的聲響,體驗猶似早期在廟口看電影之風情,沉浸在露天映演的復古韻味中。
經黃晧傑對影展的一番介紹,也擴大筆者對於恐懼電影的想像。引發人們徬徨無措的因子,不單是滿懷怨念的幽靈或基因突變的巨獸,恐怖片、邪典電影不只限定於血漿四溢的兇殺現場或群魔亂舞的B級片中。「懼獸年代」這個主題看似暴虐殘酷、虛無飄渺,但如此黑暗的負能量卻與人類處境息息相關,它攸關歷史、政治、社會、人性,以及每個人的生命際遇與選擇。恐懼會轉化為怪物,但怪物卻是人們有意、無意的扭曲所創造出來的。透過影展,我們能借鏡不同年代的幽暗,在這嘉年華般的怪物狂歡節中,長出獨立自主的生存勇氣。
影展資訊
名稱:2016高雄電影節:懼獸年代
時間:2016/10/21-11/06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電影館、in89駁二電影院、正港小劇場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懼獸年代】奧迪修斯的返鄉:旅美畫家呂游銘的惡夢、美夢、歸鄉夢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