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屆「高雄拍」短片中,蔡宗翰《愛在世界末日》創造了一幅核災過後的末世風景,馬森以「交易血液」主題拍出黑色驚悚科幻作品《活血》,林泰州《好美麗的煙囪啊!》則透過影像對台灣的空汙問題提出控訴。
編按:高雄電影節連續四年以「高雄拍」短片計畫,提供超過720萬的獎助金,協助新銳導演投入短片拍攝,歷年作品接連獲國內外影展肯定。今年推出的12部風格各異「高雄拍」短片,除了在高雄電影節首映,也將移師台北放映。本系列文章共有4篇,將分別介紹各部「高雄拍」作品。
《愛在世界末日》故事設定在核災過後,台灣荒蕪一片。許多人因輻射污染,身體產生各種變異,社會物資極度匱乏下,政府下令停止發放物資給變種人,領有健康證的人,才被認為還有活下去的價值,而變種人女孩與嫉惡如仇的男孩間的愛情就在這片破敗之中誕生了。
《活血》描寫身處社會邊緣的年輕女子被逼上絕路、賣血求生,但當政府高官覬覦她的鮮血,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便在女子、買家、以及黑市勢力之間展開。片中呈現出平時豔陽高照的高雄港區陰雨的一面。
《好美麗的煙囪啊!》導演林泰州則透過三段式結構,梳理數個重大公害污染事件與環境運動被無情鎮壓的故事:包括1992年大林浦發生鎮暴部隊毆打村民的五二六事件、2005年林園工業區擴廠隱匿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2008年潮寮毒災事件。
蔡宗翰《愛在世界末日》
台灣|2016|DCP|Color|14mins
金馬獎最佳編劇蔡宗翰在三年前寫下了《愛在世界末日》的劇本,創造一個核災過後的末世風景,「我想要用更多方式去講故事。雖然故事不是建構在真實上,但情感是真實的。」雖然是短片,但製作上頗具規模,在演員卡司、場景、美術、特效,甚至臨時演員人數等方面,都可窺見劇組的用心與企圖,不過因為影片的設定太奇怪,他自承「其實在拍之前我都不知道會拍成怎樣。」
片中讓兩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李千娜、李鴻其大啖蟑螂,蔡宗翰強調「他們都是吃真的蟑螂,一鏡到底。但是有煮過啦。」
「既然要接就要吃真的」,李千娜是抱著這樣的心情接演,蔡宗翰形容她「像是用動物性的直覺來面對世界,開關被打開之後就非常厲害。」而李鴻其則是在拍攝完《醉生夢死》兩年多,拒絕一大堆劇本後,第一次接片,「可能因為劇本看起來比較不一樣吧,太奇怪的東西。他覺得劇本很好,我們之前也不認識,就是緣分吧。」李鴻其不斷讀劇本,很多劇本背後的概念都被他讀出來,蔡宗翰不斷稱讚他非常聰明。
故事設定核災過後,每個人都是基因突變者,因此性器官的位置以特殊化妝做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也因此兩人的激情「床戲」堪稱「前所未見」,「我們真的就是當成床戲在拍,那個狀態就是『三點全露』,排戲時真的會尷尬,現場拍也有清場,拍兩次他們就很累了。」
片中到處散落、爬行著數百隻蟑螂,是源自於蔡宗翰本人的親身經歷,「某一次下雨天,我家的門上爬滿蟑螂,我跟我媽用吸塵器把蟑螂吸光,一星期後打開吸塵器,又全部跑出來。」但這次他們用的是人工養殖的飼料蟑螂,開拍前一天做完測試,再用吸塵器捕捉回來,隔天要拍攝時發現幾乎熱死大半,「可能養殖的比較嬌生慣養吧。」
馬森《活血》
台灣|2016|DCP|Color|25mins
法國籍導演馬森(Olivier Marceny)原為攝影師,也擔任MV與廣告導演,本片是他第一部劇情短片,大膽挑戰科幻類型,「這個題材是編劇詹姆斯卡洛(James Callow)的想法,他第一次到台灣時就想在這拍科幻片,另一個原因是台灣近年積極發展醫療旅遊產業。」編劇因這兩個因素寫出「交易血液」的黑色驚悚劇本,雖然不想說教,但也置入了幾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如醫學倫理,這對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重要。另一個是身體與經濟,去討論國家或企業對人民身體的控制。也回到個體本身對於選擇的自由。」
除了導演是法國人,編劇是英國人,聲音指導是義大利人之外,整個工作團隊都是台灣人,全片於高雄拍攝,可說是一部道地的台灣片。對馬森來說,高雄的場景非常完美,很多都是第一眼就確定下來,「工業港區非常壯觀,讓我們愛上高雄,而港口可以是一個充滿故事的介面。」
原先他計劃要拍一部在豔陽天下、反差對比極大的影片,「每次勘景都是大太陽,對比著水泥倉庫的深邃陰影。」而高雄人也都說,這裡永遠是晴天,「結果就像你看到的,我們最後在雨中拍了四天,這不是很有趣嗎?」
計劃趕不上變化,還好有兩個充滿爆發力的演員鄭人碩、余佩珍加入,他看過《醉生夢死》之後就對鄭人碩印象深刻,真實而直接,就是他要的質感。余佩珍則是在他試過眾多女演員之後才遇見,「非常強烈」,和鄭人碩一樣有種坦率直接,「事實上他們之間的化學變化也非常吸引人。彼此也有很好的平衡。」
拍攝過程中,余佩珍極度專注在情境中,馬森形容她「陷入角色很深」,而他通常也不會跟演員說太多,現場大多是給走位或視線的指令,「當我看到紙上的角色透過這兩個充滿天份的演員,變成活生生、獨立自主的人,並且彼此互動,印象非常深刻。」
林泰州《好美麗的煙囪啊!》
台灣|2016|DCP|Color|25mins
過去以實驗藝術影像聞名的林泰州導演,去年看了前央視主播柴靜製作的《穹頂之下》後倍受震撼,意識到必須親身參與台灣的空污改革,「我從2010年後就沒有創作,其實是覺得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表達。去年認知到要為自己與家人,也想救大家。現在拍片是為了生存、抗爭而拍片,意義上與過去有所不同。」
參與環保運動一年多以來,他不斷拍攝各地環保抗爭運動,並紀錄下各個災難現場,「環保工作者解決問題,紀錄片工作者呈現問題,身兼兩者壓力很大,我也收到不少官方的關切,但我不想拍安全的題材。」但參與越多,接觸到越多真實現況,林泰州的失落卻越來越大,本片採訪了十多位受訪者,因篇幅有限只能呈現其中三位,有人肺部已接近完全纖維化,受訪過程中不斷咳血,有中油員工白天上班,晚上抗爭,內心卻對改革早已不抱希望,甚至連環保人士都深感無力,「中南部的,能逃就逃,不能逃的就買空氣清淨機,不然就只能把窗戶關起來。」
毒氣是透明的,讓人無感,卻是一種蠶食鯨吞的漸進式傷害,「我們發現攝影機有它的限制,無法記錄顏色,所以我影片中用很多顏色、重疊、燒毀的效果去表現汙染。」他面對大量素材,長期熬夜工作,用眼過度,今年五月視網膜差點剝離,醫生叮囑不可再用電腦,「這是我拍這部片最大的遺憾,以後可能很難再拍片,環保運動可能只能做到年底,很遺憾。」而更讓他灰心的是人性的冷漠,參與的人太少,林泰州厚重眼鏡下的雙眼透露出幾近絕望的吶喊,「有些環保人士還是很可敬,但還是很難扳倒惡勢力。做環保運動真的是非常孤單無力、身心俱疲。」
影展資訊
名稱:2016高雄電影節:懼獸年代
時間:2016/10/21-11/06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電影館、in89駁二電影院、正港小劇場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懼獸年代】獸由心生!恐懼的始作俑者:專訪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