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情走到盡頭,最讓人痛苦的分手原因之一就是因對方劈腿而分手。但在痛罵渣男渣女前,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怎麼從社會學和心理學分析這個劈腿情境吧!
文:邱怡瑄、葉冠吟
前言:江湖上有個流傳已久的傳說:「進大學必煉成重要的四大學分:課業、社團、打工、戀愛。」其中,「戀愛學分」是其中最吸引人、也最難以掌握的一門課。有趣的是,大學校園裡真的有名副其實的「戀愛學分」喔!想修好修滿,知道如何面對難解的愛情大小事,我們邀請在國立政治大學開設「愛情社會學」的高國魁老師,以及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開設「愛情心理學」的許皓宜老師,分別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教大家怎麼看待「愛情」。
診斷案例:慣性劈腿
小T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他死心塌地的愛著已經在一起五年的小N。完全依賴小N的小T,不僅為他放棄自己夢寐以求的學校及到美國交換的機會,還為此與家人大吵一架,但是小N卻三番兩次偷吃。而小T雖然難過又憤怒,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諒,總相信有一天小N會定下來、他們在畢業後就可以組成家庭了。某天,小T幫小N整理房間時,偶然看見他的手機跳出與小T好友小L聊天的曖昧訊息:「寶貝,我好想你喔~」讓小T頓時覺得晴天霹靂,心碎的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愛情走到盡頭,最讓人痛苦的分手原因之一就是因對方劈腿而分手,如同情境中的小T一味為小N付出,但小N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撕裂雙方之間的信任。在痛罵渣男渣女前,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怎麼從社會學和心理學分析這個劈腿情境吧!
相依共生型的人:一味付出、犧牲自己成就愛情
對於情境中的小T「愛到卡慘死」的狀況,高國魁解釋,「可以把這看作『浪漫愛』(romantic love),就是我好死心塌地的愛著你。」
而什麼是浪漫愛呢?根據社會學家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在《親密關係的轉變》一書的描述,浪漫愛「假設了心靈的溝通,兩個靈魂相遇相合,而有互補的特質。」在這種感情觀下,人們會把伴侶理想化為讓自己更完整的「另一半」。極端一點,就會像情境中的小T一樣,對劈腿慣犯的小N投射不切實際的幻想,相信對方「總有一天會定下來」。
小T的情形可扣連到紀登斯提出的「相依共生」(codependence)概念,這個詞最早源自戒酒的互助團體,在這個情境中,有很明確的上癮者,另外一個人則圍繞著上癮者的行為做出回應。而紀登斯認為,相依共生型的人唯有在為他人的需要犧牲奉獻時,才能感到自信。就像情境中的小T「犧牲」自己出國的機會只為和小N在一起、不斷原諒小N的劈腿行為,都能在其中看到「相依共生」的影子。

液態社會下的消費心理
當然,不是每個被劈腿的人都像情境中的小T愛得那麼盲目,但劈腿者都讓人氣得牙癢癢的。
高國魁分析,劈腿者在文化上結合了17世紀的「激情愛」(passionate love)和18世紀的「放蕩愛」(libertine love)特質,而在政治上則混合了「無政府主義」(Anarchism)和「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特性。就像情境中的小N不願待在一段穩定的戀愛關係中,反而三番兩次偷吃、不知悔改。
這也部分反應了「液態」現代性人們的「常態」生活,所謂「液態現代性」意謂著隨著科技進步,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被打破,現代人時時處在「自由」和「穩定」的矛盾中,人際關係也不像過去緊密。
在此背景下,人們更可能用「消費人」(homo consumens)的眼光看待愛情關係:性的主要功能不再只有生育和關係延續,純享樂也是成立因素之一,就如同消費者追求新鮮感、多樣性一般。當然,劈腿與否受到許多複雜因素影響,不過無論如何,一旦愛情變得速食、「承諾」的重量也會跟著減輕。

那麼,被劈腿了,該怎麼辦?
「我不會把劈腿看成是一個問題,而是去了解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件事?」許皓宜解釋,出現劈腿有兩個可能,一是雙方關係出現問題,另一個原因則是對方會慣性劈腿。
情侶雙方都需要思考,「為什麼我們會走到這個地步?」有些人怕分手,刻意不點破對方劈腿的事實,許皓宜非常不鼓勵這種舉動。與其逃避現況,假裝沒有出軌行為發生,還不如和對方好好討論、面對問題。譬如,若發覺劈腿對象的性格較體貼細心,就能了解原來伴侶可能需要這樣的陪伴。
但最終,你還是得決定要不要和背叛你的伴侶繼續走下去。許皓宜提供了三個步驟來分析:首先,確認外遇問題的來源,例如是對方慣性出軌,還是本來關係就漸漸疏遠;第二是深入解構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外遇事件發生;最後才是「選擇」:在雙方尚未踏入婚姻前,你已了解他在不滿足的情況下,有向外尋求慰藉的可能性,你能保證不會舊事重演嗎?你還願意原諒他幾次呢?
「破鏡沒辦法重圓,但關係可以重建。」
「雖然破鏡無法重圓,但關係還是可以重建」,這是許皓宜對修復感情的看法。當曾劈腿的一方展現誠意,例如主動告知行蹤、調整生活模式等,希望提升彼此信任挽回感情時,許皓宜認為,或許可以適時放下疙瘩,學習讓感情重新開始。她解釋,常有人反應伴侶間已有裂痕,無法回到過去,「但時間沒辦法倒退,只能往前走而已。」
雖然在過去,這是一段失敗的破裂關係,但透過解決出軌問題激發的種種討論,反而有機會讓彼此說出心底的想法、增進更深一層的相互理解,在這一刻雙方都已然成長,「變成進化版的我和你,再重新建立一個新關係走下去。」不過,若對方是劈腿慣犯,許皓宜建議,除非你能在這段關係中找到平衡點, 還是趁早脫離,否則只會越來越痛苦。

而「慣性劈腿」究竟是人格上的缺陷還是必然?許皓宜曾執行一項關於男性在婚姻不斷外遇的國科會研究計畫,結果發現,外遇行為與幼兒早期經驗具有極高的關聯性。
許皓宜解釋,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分裂」的概念,由於幼兒對外在環境認知不足,同時缺乏整合經驗,當面對外在人、事、物時基於自我保護的觀點下,通常會將人區分成好壞兩極,同時也將「心智」與「人」劃分成兩類,例如當媽媽對孩子友善時,就認為他是天使;較為嚴厲時就會把媽媽想像成是「另一個」壞人。
因此,理論上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要協助其整合並解釋:「媽媽打你是因為你做錯事情,但媽媽還是很愛你。」讓孩子理解這兩個人是同一人,同時有能力分析此舉動發生的原因。但在現實社會中,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並未完善整合,導致內心分裂、不穩定感嚴重,因而在影響到伴侶關係。
「因為他/她必須在很多人身上才能找刺激。」許皓宜說明,就像一個男生同時擁有五個女朋友,卻無法判斷自己最喜歡誰,因為他只有和一號女友相處時才感受到溫柔,和二號才能體驗到刺激。許皓宜認為,慣性劈腿的一方若想解決此問題,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學會整合,並從「整合自己」做起,「要意識到我是分裂的,必須從接受自己開始。」並學習從單獨個人身上找到不同特質。
而若像情境中的小N一樣,不斷原諒劈腿的另一半該怎麼辦呢?許皓宜表示,這可能是種因原生家庭造成的「強迫性重複」,代表一個人固執地重複某些毫無意義的活動,或反覆溫習痛苦的經歷。例如,有些人因父母的外遇行為帶給自己傷痛,長大後不自覺地想找慣性劈腿的人交往,並抱著「希望可以改變他/她」的補償心態,渴望扭轉歷史。
但許皓宜建議,真能改變當然好,但若無法靠自己解決伴侶的劈腿問題,也可以嘗試情侶諮商,透過客觀第三者來協助。
透過「轉移注意力」慢慢紓解失戀的痛苦
最後,被劈腿的一方要如何從情傷中「走出來」?對此,許皓宜覺得「其實所有失戀都一樣,沒有經歷劈腿比較痛這件事」, 關於失戀的修復期,普遍來說仍需要一年左右。失戀者在一個月過後就從打擊中站起來、活蹦亂跳是不可能的事,必定須歷經三到六個月的情緒起伏期,但這是正常的情緒曲線,超過九成的人在一年之後就漸漸走出痛苦。不過,若是超過三年仍鬱鬱寡歡,許皓宜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協助,因為你可能開始出現輕微的憂鬱症狀了。
面對情傷,我們都可能擁有前文提過的「強迫性重複」特質,不斷地重複回想、耽於痛苦。許皓宜建議大家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就像電影《失戀33天》中,白百何飾演的女主角在分手初期不斷陷入回憶的痛苦中,但透過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反而分散注意力、慢慢走出情傷。
許皓宜也分享,自己當初就是為了平復失戀的低落情緒,才走進書店閱讀心理學相關書籍,沒想到卻越讀越有興趣,最後才決心報考心理諮商所。對當時的她來說,準備考試,就是轉移注意力的最佳方法,雖然難免會感到心痛、覺得無法再遇到更好的人。
「但事實證明這都是屁話,你永遠可以找到更適合你的人。」許皓宜甚至認為,失戀的人能有一個幼稚想法:「我要做一個讓他覺得離開我,會感到後悔的人。」作為自己走出情傷、積極生活的動力。
參考資料:
1. 《液態之愛》。Bauman, Zygmunt著;何定照、高瑟濡譯。
2. 《親密關係的轉變- 現代社會的性愛慾》。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
延伸閱讀:在大學裡還碰到其他愛情難題嗎?以下文章繼續為你解惑
專題規劃:邱怡瑄、郭容榕、葉冠吟、鄧欣容、蘇雅靖
影片拍攝:邱怡瑄、葉冠吟
影片剪輯/後製:葉冠吟、鄧欣容
主視覺:郭容榕、蘇雅靖
採訪:邱怡瑄、郭容榕、葉冠吟、鄧欣容、蘇雅靖
文:邱怡瑄、葉冠吟、鄧欣容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課外戀愛指南(上):交友軟體不只是「約炮」,玩戀愛養成遊戲也不一定是「阿宅」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