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地方派系:內行看門道的台灣「山頭」故事

我們常在新聞看到「地方派系」,卻少有人真正瞭解那是什麼——紅黑白派的顏色代表什麼意思?哪個政治人物是哪一派?為何他們能有那麼大的權力?關鍵評論網透過各界專家,從南到北為您揭露高雄、雲嘉、台中、苗栗、花蓮、宜蘭、新北、金門的地方派系故事,下次當你看見政治人物的造勢場合,或許就會發現候選人背後站的那些臉孔,其實正透露著「內行人」才看得懂的關鍵訊息。

TheNewsLens 自製專題

地方派系:內行看門道的台灣「山頭」故事

專題目錄

12


2019/12/10 | 讀者投書

【地方派系嘉義篇2】嘉義市的政治有兩大特點:女性當家與「班對抗」

在以張博雅為代表的許家班式微後,嘉義市在市長的競爭中已轉變為典型的政黨對抗,但嘉義市的議會產生相當弔詭的態勢:雖然派系影響力在議會式微,使得市府面對的的反對黨不是一個,而是十幾席幾乎都自成一格的無黨籍議員。

2019/12/10 | 讀者投書

【地方派系嘉義篇1】講到嘉義的派系政治,不能不談帶槍投靠的「陳明文模式」

在台灣縣市能稱「王」的,應該只有北迴歸線上的陳明文與傅崑萁兩人可以並稱「嘉義王」與「花蓮王」,但陳明文最初其實上演過一齣「帶槍投靠」的戲碼,也被外界稱為「陳明文模式」。

2019/09/23 | Patrick

【地方派系新北篇】新北沒有地方派系?影響新北選情更重要的指標是?

大家聽到「新北沒有地方派系」這句話的時候,應該都會嚇一跳吧。因為在新北,「地方勢力」會是比「地方派系」更好拿來理解地方政治脈絡的概念。

2019/09/22 | TNL特稿

【地方派系苗栗篇】被山大王、聖誕老人輪流掌控,為何苗栗成為國民黨的禁臠?

學界一般認定地方派系在2000年後逐漸喪失影響力,但苗栗選舉至今仍然走派系聯軍,這顯示了苗栗的地域特質:一來因為地形相當破碎,難以建立穩定長期的全縣統治;另一方面,經濟高度倚賴灰色地帶的自然資源,因此開啟了一連串的「劉黃演義」。

2019/09/21 | 李碼齊

【地方派系花蓮篇】農會水利會「整碗捧」,灌溉水渠都是傅崐萁的味道

許多人笑稱為「花蓮王」的傅崐萁在扎根已久,而其得以呼風喚雨的核心能量就是在地的農會以及水利會,不過這兩項資源也因為推動官派的過程不斷動搖,某方面來說,這次的選舉其實也是一場傅崐萁的權力保衛戰。

2019/09/21 | TNL特稿

【地方派系宜蘭篇】選立委等同於選縣長,你有政治籌碼跟地方山頭叫價嗎?

想用傳統的藍綠二元對立看宜蘭縣的政治局勢絕對會失準,因為在宜蘭,有些鄉鎮市明明議員、民代的比例是藍大綠小,卻是由綠拿下鄉鎮市長,反之亦然,背後就是派系的運作加上「全縣只有一席」的選區劃分。

2019/09/20 | TNL特稿

【地方派系台中篇2】市長姓盧還姓顏?——台中紅黑兩派的水有多深?

本文首先回顧數則新聞,試圖理清戰後的台中紅黑派發展、地方政治過去壟斷資源分配的運作實態,以及地方派系對2018、19選舉的影響,並點出韓國瑜以黑派少主顏寬恒為競選總部副執行長的意義。

2019/09/20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地方派系高雄篇】 昔有紅白黑三大派系,今日僅剩「陳菊幫」獨大

高雄從早年國民黨一手扶植的紅派、白派與親民進黨的黑派,一路發展到政黨輪替後的菊系當道,藍綠與派系間的合縱連橫越來越頻繁,幾乎處於「超越藍綠」的狀態。

2019/09/19 | TNL特稿

【地方派系雲林篇2】在雲林張派的合縱連橫下,濁水溪以南沒有藍綠

當雲林張家成為了韓國瑜這個「King」的「Maker」,直接的反應就是雲林縣的立委提名幾乎是按照地方派系的關係名單鋪陳,假如韓國瑜最後入主總統府,未來國家的政策更可能要淪為派系間的角力。

2019/09/19 | TNL特稿

【地方派系金門篇】只要不是民進黨都好,勝選與否要看宗親會臉色

住在金門,很多人單看你的姓氏,就能推敲出你住在哪裡、親戚有誰,在這種獨特的「宗親會」影響環境和「大家都是國民黨」的傳統傾向,選舉時常不是在比藍綠,反而是看誰最能代表藍軍。

2019/09/18 | TNL特稿

【地方派系雲林篇1】摘下國民黨權力緊箍咒,雲林張派和韓國瑜就是「黨中央」

雲林張家在建立起在地的「帝國」之後,傳統上都還是得聽從黨中央的指令,來回得靠幕僚傳話,但隨著張麗善成為百里侯,加上引起了韓國瑜的風潮,有如從傳統國民黨的「控制」中越獄成功,轉化為黨中央屈從派系的奇特現象。

2019/09/18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地方派系台中篇1】從「對幹」到「換票」,紅黑兩派如何主宰中台灣選情?

我們時常聽見台中的地方派系有紅派、黑派,江湖上也常流傳「拿下中台灣得天下」的說法,究竟台中派系的由來是什麼?他們又是如何影響中台灣選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