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首先回顧數則新聞,試圖理清戰後的台中紅黑派發展、地方政治過去壟斷資源分配的運作實態,以及地方派系對2018、19選舉的影響,並點出韓國瑜以黑派少主顏寬恒為競選總部副執行長的意義。
文:張鎧麟(台中市議員黃守達服務處特助)
一、從新聞初窺台中派系
前幾天,中時刊載了這樣一則新聞:「台中立委顏寬恒、謝龍介 任韓國瑜競總副執行長」。報導指稱顏寬恒將進駐韓國瑜的中部競選辦公室,負責他在中台灣的所有總統選舉事務及連繫工作。而同報導亦提到:「負責安排韓國瑜台中行程的幕後策畫、協調聯繫者,即是由立委顏寬恒及台中市議長張清照兩人親自肩負重任。」
讀本則新聞時,若為不諳政治實務運作者,或許會問:相比這陣子各藍營縣市首長視競選職務為燙手山芋,為何顏寬恒願意負責中部選舉事務的聯繫?而與顏寬恒一起被提及的台中市議長張清照,又是何許人也?為何要特別標舉他呢?是因顏寬恒曾於2018年市長選舉時,擔任盧秀燕的競選總幹事嗎?是因為張清照身為議長而受到重視嗎?
探究顏寬恒、張清照的親屬關係,可發現一絲不尋常的脈絡。顏寬恒為台中黑派大老、前立法委員顏清標之子;顏寬恒之妹顏莉敏,為本屆台中市議會的副議長;張清照是現任台中市議長,為台中紅派大老張清堂弟弟。若再翻開過去的新聞事件,則也可見到「紅派張清堂、黑派顏清標 政壇生命共同體」這樣的新聞,其中幾段文字非常耐人尋味:
八十八年四月至八十九年十二月間,顏清標及張清堂分別擔任台中縣正、副議長職務,利用公帑招待他人到多家知名酒店喝酒,再將高額費用分成多筆、以便餐名義報公帳,金額高達數千萬元。
檢方偵辦後,在九十年四月依貪污等罪起訴顏清標、張清堂,因兩人已自白並繳回不法所得,刑期從一審十二年一路遞減,九十九年九月更三審判四年六個月,今年九月二十日更四審,判處兩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台中縣紅派大老廖了以(目前為國民黨秘書長)、黑派大老陳庚金因昔日政治恩怨,水火不容,在馬吳中部競選辦公室成立時,總統馬英九親自打電話邀陳庚金,並派陳庚金的老師徐立德等人「壓陣」,才讓陳庚金出席成立大會。
但分屬紅派、黑派的張清堂、顏清標,十年來因官司案唇齒相依,互相合作,形成強烈對比,從顏清標在胡志強縣區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疾呼「市長給台中市胡志強做,議長讓台中縣張清堂做」口號,可見一斑。
原先模糊的脈絡就此明朗,結合前文便是:「黑派顏清標與紅派張清堂,曾結成迥異於傳統紅黑對立的緊密合作關係,同因貪汙遭到起訴。顏清標之子顏寬恒協助盧秀燕取得台中市政權後,紅派張清堂之弟張清照,與顏清標之女顏莉敏搭配競選,取得台中市本屆正副議長之職。近來顏寬恒更擔任韓國瑜總統參選人的競總副執行長,負責中台灣選舉事務與聯繫。」
可注意到「紅派」、「黑派」、「市長給OOO做,議長讓OOO做」這樣的政治語言存在,其背後存在著自台中縣市合併改制前,台中地方派系的歷史淵源。時至今日,無可否認其仍存在於現實的台中政治。

二、台中派系小史
「紅派」、「黑派」過去是台中縣地方派系的舊稱,為避免數十年來之派系史造成篇幅冗長,本文僅簡略敘述。所謂紅派,以台灣史重要人物林獻堂的姪子林鶴年為開山祖,其「紅」之來源已難考究,傳說於其競選第一屆台中縣長時,其海報、名片慣用紅色而稱「紅仔」,即紅派。
林鶴年退出政壇後,由農會出身的蔡鴻文掌握派系大權,之後一路從省議員高昇至省議會議長、總統府資政等職。在蔡鴻文之後,同是農會的劉松藩接手成為掌門人,總共擔任32年立委,並曾是立法院院長,更曾與其侄劉銓忠同當選立法委員。後來的紅派名人則有:前內政部長廖了以、前立委徐中雄、前議長林敏霖,現在仍活躍者有台中市副市長楊瓊瓔(前立委)、現任議長張清照等人。
而所謂黑派,有說法認為,開山鼻祖陳水潭與紅派始祖林鶴年競選第一屆縣長時,所使用之宣傳品、名片多為黑色,故稱「黑仔」。陳水潭雖然如願當選第二屆縣長,未及兩年後即過世,由遺孀陳林雪霞接下重擔。其後又有創辦巨業客運、沙鹿高工,於沙鹿界政商兩棲的省議員李卿雲及其子李子駸(省議員、立法委員)成為黑派代表人物。曾任國大代表的陳川、兩屆台中縣長的陳庚金(發明了有名的「能撈就撈,能混就混」這句話)等人亦為領袖人物,而知名者亦有前立委顏清標、前縣長黃仲生、前議長林士昌等人,如今活躍的頭面人物亦有顏清標的子女,顏寬恒及顏莉敏。
從上述歷史可知,紅黑相爭始於過去的台中縣長之爭,此爭鬥往後卻形成一種默契:「一派選上了縣長,則議長換另一派當」。從縣長派系所屬來說,台中縣第1、3、5、7、8、11、12屆縣長為紅派擔當,到改制前,除了第13屆雙方喬不攏由民進黨籍廖永來突圍選上外,其餘屆次皆由黑派擔當。如今想來或許不可思議,地方派系竟能以「輪流當家」方式宰制一縣,可見當時派系政治之威。
時至近年,紅、黑派的勢力仍然活躍。由於兩派歷經紛爭[1],才讓民進黨籍的林佳龍在2014年執政,但到了2018年台中市長選舉,喪失執政紅利的紅、黑兩派合力輔選盧秀燕,使其上台。選後盧秀燕於顏家謝票時還說出「放心我不會被她(顏莉敏)罵到,我們都會配合」[2],以及「張清照(紅派)宣布與顏莉敏(黑派)聯手爭取正副議長 盧秀燕:最完美的組合」[3]。導致有網友提出「顏市長的盧秘書」這樣的諷刺說法。這固然可解釋成盧市長為府會和諧而有此說法,卻也反映兩件事情:紅黑派合流後與市長的共治,以及民眾對於地方派系的疑慮。
接下來。我要談這背後涉及到的地方派系運作與地方政治屬性。

三、地方政治的利益交換與再分配
作為地方民意代表助理,任職以來也形成了一套對地方政治的觀察。在談派系之前,有必要先針對民眾習以為常的地方政治進行闡述。過去筆者的老闆黃守達議員,曾在台中學研討會上發表過一份相關觀察[4],此處我將針對「服務」(又或者「利益交換」)進行分析。
關於選民服務,當民眾想尋求與政府溝通的管道,或是需要法律諮詢而找上民代,可稱之為業務諮詢;當遇到行政機關具備裁量權限,卻不一定能作出最適合民眾需求的決定,而需要有民代或其他人輔助民眾去補充資料、協助溝通,讓行政機關在適法範圍內去作成最適處分,這屬於裁量輔助;另一方面,民代或其助理代民眾去完成其實他們自身便可以做到的生活大小事,稱之為手足延伸。
這三者並非截然對立,而且能藉此確實了解民眾需求,進一步形成政策推動,或是爭取資源。例如:在政府預算許可範圍內,爭取建設預算。對於習於傳統地方政治的民眾而言,所謂服務,就是進行利益交換、民代服務,陪民眾度過難關,以換取支持。
這共生模式是錯的嗎?會構成對政治冷漠者口中的「政治好髒」印象嗎?本文認為不盡然。威權時代以來,為了突破地方派系的人情政治以及恩庇侍從體制包圍,黨外及民進黨正是在爭取民主化過程中,透過候選人形象、政黨價值論述與政策,不斷地精進選舉技術與服務層面,與原先掌握資源的執政者作出區別,以求突破重圍。這種情況的利益交換,毋寧是以價值論述與細化服務換取認同,並使其他黨派的參選人在這樣的趨勢下必須要跟上,服務與選舉技術、價值論述的「軍備競賽」於焉開打,演變成今日地方政治的實態。
當然,不管是黃守達或是筆者本身,都希望帶動市民們一同轉變為「公民」,進行更多理性、批判思考,探討更多進步價值論述,「長出」自己的權利,實踐現代公民社會下種種公民權,終有一日成為「完全的公民社會」。使民代的問政、政策論述、價值選擇本身大於對選民服務的關注。
在往「完全的公民社會」發展的現階段,利益交換、再分配機制本身並非是錯的,在適法的條件下,它們的運作具備社會促進的作用。然而這套模式仍會招致批評,是因為形成「結構僵化」。在制度及民主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如:威權或是黑金時期,寡頭輪流主政,把持地方利益,形成了長久的壟斷結構,即是地方派系政治。而在紅黑派的僵化二元政治下,「你的選票不是你的選票」,投票行為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

在地方派系發展過程中,可以注意到,紅派早期的發展軌跡自蔡鴻文及其「十八兄弟會」,大抵掌握了台中縣的農會和水利會系統,當時他們更掌握台中企銀、台中大飯店等投資;黑派亦掌握部分農會、合作社及地方金融系統,並投資客運、紡織等行業。更在民國88年鎮瀾宮改選董事長後,由顏清標擔任董事長,插旗當地信仰中心。紅派盛時多達十七個農會,其餘由黑派掌握。直至前任台中市長林佳龍時期,情況才稍有改觀,民進黨拿下潭子、后里、和平三區,黑派則有梧棲、龍井、烏日、東勢、新社、大安等六區,其餘十三區屬於紅派。
這也意味著在上述區域內掌握了基層組織的農會體系,一方面握有利益分配權,能對基層服務上造成「資源壟斷」、「資源再分配」,並以「資源優先分配權」為籌碼,形成由親近者、支持者擴散出去,連結「利益-選票」的恩情敘事(更接地氣的說法是「綁樁」);另一方面,由於早期農會、信用合作社為派系金庫,超貸情形猖獗,在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亦造成多次擠兌風波,據統計造成多達近20%的呆帳,並讓陳水扁時期針對農業金融的改革遇挫。此已有人介紹,在此暫不贅述[5]。
後來,民進黨在2018年1月以過半席次優勢通過的《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開啟了水利會改革,最後招致農田水利會系統於當年年底大選的反撲,亦可理解到要瓦解地方政治的僵化結構,並非易事。
類似情形可延伸至當掌握了宮廟系統、各種社團的理事會、社區發展協會等組織,也同樣具備了運用該組織體的資源和分配權,以交換人情籌碼。諸如:慈善金的運用、社團人際網絡的涉入、社區活動的舉辦,都可能成為地方派系引以為資源的一部分。
四、台中立委初選
焦點回到國民黨宣布顏寬恒為韓國瑜總統競選團隊的副執行長一事,便是象徵著國民黨選擇與台中紅、黑派合作,並將之視為帶領中台灣勝選的關鍵。若檢視立法委員選舉2020年國民黨於台中八個選區的提名或有極高可能參選者,亦可發現五位選區在舊台中縣區的提名者中,就有三位是紅、黑派成員,分別是第二選區的黑派現任立委顏寬恒、傳聞中將參選第三選區的紅派前任立委楊瓊瓔、第八選區的紅派現任立委江啟臣,其選區也與紅黑派的勢力範圍吻合。換言之,今日的台中市民仍必須在地方派系/非地方派系中做選擇。
但同時必須提醒的是,2016年立委選舉中,多數的台中第三選區市民將票投給了非國民黨的洪慈庸,終止該選區由國民黨紅派楊瓊瓔接連連任的態勢。這代表一個可能:欲克服地方派系盤據的問題,還是要透過民主體制下的投票行為,使非地方派系的候選人當選,壓縮地方派系的生存空間,才可能顛覆乃至於活化已經被固化的利益交換結構,重啟再分配。

五、中國因素
2018年1124大選後,中國因素介入台灣與香港反送中熱潮,成為台灣民眾關心的議題,更使「抗台保中」成為2020年大選的主軸。而地方派系不僅僅與台中在地相關,以利為先的他們,亦可能成為中國因素的滲透點。過去國台辦就積極藉由兩岸的媽祖信仰系統,以宗教因素爭取地方認同感,如:大陸國台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就曾率團拜訪鎮瀾宮[6],並受到顏清標等人歡迎。今年四月底,顏寬恒更名列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黃昭順等16人提出「放寬中國人來台長照醫療」的爭議法案提名人中,引起軒然大波,遭批評「長照吳三桂」、「幫中國人打開入侵台灣的大門」[7]。
這些行為引發了本土、泛綠政黨的警惕,像是基進黨的陳柏惟在跟民進黨的合作下,提出「讓台灣牌取代中國牌」、「地方派系不一定是壞事,壞的是地方派系不是本土派,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與中國狼狽為奸出賣台灣利益。」[8]等主張,並選擇在顏寬恒所在台中第二選區參選立委。
小結
本文首先回顧數則新聞,試圖理清戰後的台中紅黑派發展、地方政治過去壟斷資源分配到後來遭受民進黨競爭的運作實態,以及派系對於2018年大選的影響,並點出韓國瑜競選團隊以黑派少主顏寬恒為競總副總執行長有其意義。而能對抗或瓦解地方派系的,唯有先透過投票行為,以選票制止地方派系的政治壟斷。
不僅如此,在中國因素介入的當下,以投票抑制地方派系的發展,更是遏止地方派系成為中國代理人後滲透基層,反過來危害民主本身(例如:支持和平協議的國民黨如果席次過半乃至達修憲門檻,將可能動搖現況),這也正是2020年抗中保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
- 紅黑派恐走入歷史,中國時報,2014.11.30
- 盧秀燕訪顏家表示「我們都會配合」 綠黨痛批:利益交換,自由時報,2018.11.29
- 張清照宣布與顏莉敏聯手爭取正副議長 盧秀燕:最完美的組合,新頭殼,2018.11.25
- 現身與服務:直轄市地方政治觀察報告,收錄於《2017年臺中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社團法人台灣生態城市暨國土規劃學會編輯,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出版,2017.10,頁211-217。
- 西斯大帝的復仇:「地方派系」如何左右台灣選情30年?,江昺崙,關鍵評論網。
- 黃文濤訪鎮瀾宮 顏清標:媽祖文化跨兩岸,中國評論新聞網,2016.03.24
- 混怒N次方!黃昭順提案挨批「長照吳三桂」,新頭殼,2019.04.26
- 他願當消波塊!民進黨、台灣基進共推陳柏惟挑戰台中顏寬恆,信傳媒,2019.08.05
作者張鎧麟簡介:政治大學法律碩士,出身原台中縣區,任職於台中市議員黃守達服務處,致力於地方創生研究,興趣是日本近現代政治思想。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地方派系雲林篇1】摘下國民黨權力緊箍咒,雲林張派和韓國瑜就是「黨中央」
最新發展:
-
標榜「新政治」的民眾黨沒有核心思想也沒有靈魂,只有各種柯文哲元素的排列組合6月前
-
面對蔡其昌的「輔選國家隊」,反而是盧秀燕擺脫地方派系挾持的大好機會9月前
-
顏寬恒參選前遭爆顏家欠債1.8億、服務處霸佔法拍屋,顏清標:我一生重情重義,公道自在人心1年前
-
顏寬恒宣布出戰中二區立委補選對決林靜儀,籲鄉親支持「真正在地力量」1年前
-
從台灣文化協會到顏清標家族:百年來的台中海線是個什麼樣的地方?1年前
-
【圖表分析】陳柏惟1年9個月「海線奇蹟」難敵顏家浪潮,關鍵的「4466票」到底差在哪?1年前
-
投票率五成一超過罷韓,刪Q罷免案7萬7899票通過!陳柏惟:是我做得不夠好1年前
-
朱立倫力挺顏寬恒、蕭景田,目的就是重建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的「恩庇扈從體制」1年前
-
顏寬恆辭國民黨副秘書長回歸地方:遠離黨主席選舉風暴圈,備戰陳柏惟罷免與立委補選1年前
-
從台中顏家輸到雲林張家,立委選舉重挫代表地方派系被殲滅了嗎?3年前
-
【專訪】3Q陳柏惟:如果「芒果乾」是假議題,看了香港「一國兩制」為何會怕?3年前
-
【地方派系台中篇1】從「對幹」到「換票」,紅黑兩派如何主宰中台灣選情?3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