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住在金門,很多人單看你的姓氏,就能推敲出你住在哪裡、親戚有誰,在這種獨特的「宗親會」影響環境和「大家都是國民黨」的傳統傾向,選舉時常不是在比藍綠,反而是看誰最能代表藍軍。
文:豬豬俠
甲:「你姓什麼?」
乙:「洪。」
甲:「那你是不是住小金門,那個洪某某是我同學,你認識嗎?」
乙:「對阿,我小金門青岐,洪某某我要叫舅舅。」
每當兩個陌生金門人相遇,類似的對話模式總是不斷上演,看似平凡的日常對話,背後反映出的是金門地狹人親,知道你姓什麼就知道你住哪裡、隨便講一個同姓氏的人,很可能恰好就是對方的親戚。
然而,親戚不只會對你噓寒問暖,更會「邀」你一起關心國家大事,越傳統的地方,越是如此。金門也不例外,金門政治很長的一段時間和宗親政治畫上等號,若不了解宗親,卻說瞭解金門政治,絕對是瞎子摸象。
在金門,選舉和同鄉會的關係比你想得還密切
宗親除了在島內有綿密的人際網絡外,更能夠動員同鄉會的人力物力,對於常住人口僅為戶籍人口一半的金門來說,旅台投票部隊可說舉足輕重,背後強大的政治金援更是不容小覷。因此攤開金門自治史,除了本屆外,歷任縣長不是姓陳(第一大姓)、就是姓李(第二大姓),背後反映的就是宗親強大的政治影響力。
最近一次縣長選舉由楊鎮浯贏下,其雖非陳李姓,但這並非代表宗親影響示弱了。事實上,李氏宗親雖在上次選舉中並未作出共同決議,但李氏宗親的要角李增財是楊的競選總幹事,選前發表了《告李氏宗親書》強力催票,選後也成為了金門酒廠董事長,而甫當選的金城鎮長李誠智(金城鎮為金門五鄉鎮中人口最多者),更是上次選舉中少數表態挺楊的國民黨議員,私下與楊更是情同兄弟。
再加上,楊深受前前縣長李沃士的栽培,李氏宗親與楊的關係更顯密切。而楊本身在金門也非小姓,董楊童三姓宗親會在地方也有相當影響力,也是楊縣長背後強大的後盾。同時鄰近古崗董氏與歐陽宗親,也算是比較親近楊的宗親勢力。

在陳氏宗親這頭,前任縣長陳福海,一路從代表做起,歷任議員、鎮長及立委,早已是陳氏宗親的代理人,背後的宗族勢力更是不言可喻。陳過去的作風在地方上也堪稱豪邁,甚至被尊稱為選舉師傅,大量將行政資源挹注宗親及選區早已不是新鮮事,其中包括任內大量進用約聘人員、加發戰地政務時期慰問金、大肆興建里民活動中心、大量補助同鄉會經費……等,落選後仍有相當龐大的政治能量。
此外,陳前縣長任內也用了前新黨立委吳成典當副縣長、蔡氏宗親會理事長蔡其庸擔任環保局長,更與前金湖鎮長蔡西湖合作密切,也相當程度左右蔡氏及吳氏宗親的動向。
綜上而論,這次金門立委選舉的一大觀察點,就在於宗親的代理人如何表態。
各個宗親會,究竟是誰挺誰?
現任楊縣長的表態背後牽動的是李、董、楊、童、歐陽等宗親。前任陳縣長則會反映出陳、吳、蔡等宗親會的偏好。上一次選舉陳李兩大宗親動員的人力物力甚鉅,而且選舉結果十分接近,因此結下的選舉樑子也不小,更傳出陳氏宗親積怨頗深,私下時常抱怨「本來就是輪流做八年的,這樣硬被拉下」,這次立委選舉自然是磨刀霍霍。
而李氏宗親方面,因為檯面上本姓政治人物尚未成熟,目前仍大體保持和縣長同一戰線,但可預期的是,縣長和立委是金門縣內最重要的兩個公職,兩大宗親與其友好宗族,勢必會有一波動員與正面交鋒。
目前陳氏宗親動向較趨明確,在7月時已召開代表大會,提名現任立委陳玉珍代表陳氏宗親參加此次的立委選舉。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除陳氏外,各宗親尚未有明確的表態。此和目前表態參選的候選人仍不多,亟有關係,各宗族觀望的意味濃厚。
金門式的政黨政治:只要不是民進黨都好
近日網路上瘋傳一系列「如何瞬間逼瘋OO縣(市)人」梗圖,該系列中有關金門縣的梗圖上寫著「國民黨做不好」。這樣的觀察其實並不精準,在金門掛國民黨參選並不一定加分,只能說是掛民進黨選,鐵定扣分。
攤開金門議員層級以上的地方自治史,縣長、立委不說,歷史上也僅有一位民進黨籍議員,而這位議員在加入民進黨前也為新黨黨員,現已退黨。民進黨在金門絕對是票房毒藥,對金門人來說,什麼黨都好就是不要是民進黨(事實上,連大部分人都沒聽過的中華致工黨,都在金門縣議會有席次)。
反觀國民黨其實對金門人也沒太大吸引力,反正大家都是藍的,是不是國民黨也沒那麼重要。
以2018年的縣長選舉為例,國民黨雖「光復」金門,但前線長陳福海其實也曾為國民黨員,僅是因為受判刑定讞而被開除黨籍,上次選舉中也極力爭取恢復黨籍。而在五個主要鄉鎮長選舉部分,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僅於金城鎮與烈嶼鄉勝出。更有趣的是,雖然議會是國民黨過半,但縣府和議會的關係其實極差,宗親會之間的角力也是其中原因。
若提升到「全國」的層級來看,現任的金門立委陳玉珍雖曾無黨籍,但當選後即加入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運作,原本也為國民黨員,但在上一次的立委補選因違紀脫黨參選而遭到開除。因此,本次金門立委選舉的政黨政治看點,和「本島」的藍綠對決相比,更是比賽誰能搶佔「正藍袍」。

黨與宗親會的征戰,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了
陳玉珍目前的立委席次,是楊鎮浯成功轉戰縣長後所空缺的,今年初他成功突破前民進黨議員陳滄江、國民黨前議長洪麗萍的「三角督」局勢,補選成為目前的金門立委。說實話,當時陳玉珍確實為國民黨內相對有競爭力的人選,但國民黨為何甘冒損失立委席次的風險,也要提名相對較弱的候選人呢?
這得回顧2018年的縣長選舉,當時陳福海前縣長因為任內施政屢遭爭議,金酒試釀疑雲、綁樁文化與各種外界醜聞,國民黨見機不可失,決議自推人選,惟陳前縣長從政資歷已久、又為最大的陳氏宗親代理人,且挾龐大行政資源,縣內無人能與之匹敵。
因此,黨內秘議由年輕氣盛的楊鎮浯立委出戰奮力一搏。
獲首肯後,國民黨積極在地方營造楊鎮浯出戰的聲勢,不料卻有程咬金殺出——那就是原本無意願出戰的黨籍議員陳玉珍。這令黨中央及地方黨部倍感摯肘,協調過程中陳玉珍與中央及地方黨部也鬧出了些許不愉快,對外陳玉珍在地方放話批評地方黨部黑箱作業,對內在黨中央的協調會上對黨務高層亦不友善,要脅脫黨參選。
事後,雖然陳玉珍宣布退選支持楊鎮浯,但競選過程中宗族與黨籍候選人的猜測押寶,都埋下了日後決裂的因果。
發生這些事後,國民黨理所當然地以「黨德」為由,徵召擔任楊鎮浯競選團隊主委的洪麗萍前議長參與立委補選,導致了陳玉珍脫黨參選,而被開除黨籍的處境。

雖然如此,陳玉珍在被開除黨籍之後仍然積極施力,從日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夫人蔡令怡親自前往金門參加藍天青年團成立並授陳玉珍為團長一事,即可窺豹一斑(這場活動縣長與黨部主委均沒參加)。
這樣的策略顯然十分有效,國民黨中央考紀委員會也已在8月做出決議,將陳玉珍違紀參選的處分從「撤銷黨籍」改為「停權三個月」,形同直接恢復了陳玉珍的黨籍。
除了積極運作奏效外,對國民黨來說,尷尬之處在於金門政壇中上確實沒有青壯派的黨籍人士能與陳玉珍一戰,目前傳出的人選有縣議員李應文、前金城鎮長石兆瑉、前副議長謝東龍、前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陳天成,但除非能夠找出願意合作的「刺客」,否則這些人年紀都已偏大,形象、學經歷、資源等方面均不如陳玉珍。
恢復陳玉珍黨籍一事雖對地方黨部來說極度屈辱,但黨中央如意算盤則是只要能保住席次,面子就掛得住了。
以2020年的局勢來說,韓國瑜的民調暫無起色,還要扛起挑戰現任總統的壓力,對國民黨來說或許早已無暇顧及立委選舉,在這種情況下,黨德、黨紀、黨魂或許可以先放一邊,立委席次最大化好像才是最合理且優先的考量。
「藍隊」大亂鬥:誰會成為陳玉珍的挑戰者?
誠如前述,若國民黨是由陳玉珍披掛上陣,且無人脫黨競爭的狀況下,此次選舉毫無懸念,該問的問題應該是陳玉珍在黨內初選及正式大選中,將可能會遇到那些對手。
就目前為止,可能的參選且有競爭力的人選包括前縣長陳福海、前議員陳滄江、前金湖鎮長蔡西湖、前副縣長吳成典、縣議員李應文,各自又會對陳玉珍產生哪些威脅呢?以下依序分析。
- 陳福海
政治實力極強,縣長選舉僅輸給現任縣長八百餘票,若參選將會分散陳玉珍的主力票源,如:陳氏宗親票、金沙鎮選票及老年票。目前僅56歲,政治生命尚屬壯年,地方盛傳可能藉由參選累積政治能量,下一次縣長選舉再度挑戰楊鎮浯。
話雖如此,在陳氏宗親已宣布支持陳玉珍連任的狀況下,陳福海的參選機率並不高,地方甚至盛傳陳前縣長已和陳玉珍合作,此點在金門地方網路社團中已可看見一些端倪。

- 陳滄江
亦為陳氏宗親,在2016年立委選舉中獲得23%的選票,2018年立委補選擇囊括24%選票,以一千餘票位居第二敗給陳玉珍。
陳滄江長期經營地方,且曾在金門大學任教,在年輕族群與網路聲量中,均有優勢。雖然於立委補選後宣布退出政壇,但近日亦有活躍與勸進,且在補選中與陳玉珍積怨頗深,在地也多次公開批陳「怎麼來,就會怎麼失去」,後續值得觀望。
- 蔡西湖
前任金湖鎮長,也曾為國民黨籍,蔡西湖任內風評不差,但在前次的立委補選中僅位居第四,獲20%選票。目前51歲的他,有極大動機延續政治生命,目前已宣布代表中華致公黨參選。
- 吳成典
曾任三屆金門縣立委與兩屆金門縣副縣長,年紀雖偏大,但地方政治實力頗為雄厚,背後也有吳氏宗親的奧援,外傳現正評估參選可能。
- 李應文
國民黨籍縣議員,票源主要集中在東半島,和陳玉珍重疊性高,但知名度較低,近日亦希望透過監督縣政營造自生知名度,但效果有限。同時這樣的作法,也不利其爭取現任縣長的支持,在黨內初選出線機率不高。

總結以上,若以政黨與宗親兩大要素來看,現任立委陳玉珍已有深入經營,連任的機率頗高,也正因為如此,目前表態參選的候選人並不多。
要問其他候選人能否真正對陳玉珍產生威脅的關鍵,其實在於陳玉珍本人——她是否能說服金門鄉親,在自己一年不到的立委任期內確實有做出成績。此外,其過去包括立法院的「金門豬事件」、「萬安緊抱事件」、曾受賄選案官司糾纏等等的爭議事件,以及在地方網路社團中屢次遭攻擊等等的負面社會氛圍,是否能夠一舉戰勝,方為關鍵。
回到文章的破題,金門是個宗親會力量大過黨派色彩的地方,任何候選人若無法擺脫這些負面印象,即使能代表國民黨參選,在金門鄉親的心目中,更適合披起正藍袍的,或許反而會是別人。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地方派系花蓮篇】農會水利會「整碗捧」,灌溉水渠都是傅崐萁的味道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