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地方派系:內行看門道的台灣「山頭」故事

【地方派系花蓮篇】農會水利會「整碗捧」,灌溉水渠都是傅崐萁的味道

2019/09/21 ,

評論

李碼齊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李碼齊

李碼齊

政治黑白集,集白黑政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人笑稱為「花蓮王」的傅崐萁在扎根已久,而其得以呼風喚雨的核心能量就是在地的農會以及水利會,不過這兩項資源也因為推動官派的過程不斷動搖,某方面來說,這次的選舉其實也是一場傅崐萁的權力保衛戰。

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逐漸加溫,除少數選區外,藍綠兩黨的區域立委幾乎已提名完畢。然而東台灣的花蓮縣,雖然兩黨的候選人皆已出爐,但地方上一直有股揮之不去的詭譎氛圍:傅崐萁到底選不選?

之所以會有這種疑問,主要是這次國民黨提名的立委候選人黃啟嘉,是花蓮政壇的陌生面孔,並非檯面上耳熟能詳的政治人物。

然而,若因此覺得傅崐萁沒有參加這次立委選舉,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從花蓮整體地方派系與勢力的分布,再看回這次的立委初選,就能發現「花蓮王」的封號不是叫假的。

入獄的悲劇英雄,英雄的悲劇出獄

去(2018)年花蓮地方政壇最大的震撼彈,就是傅崐萁因案遭到解職,並於9月25日入獄;當外界以為這會對他妻子徐榛蔚的縣長選情造成衝擊時,徐榛蔚卻以12萬1297票、71.52%的得票率「碾壓」民進黨。

其實傅崐萁當時不管有沒有被關,都不會影響徐榛蔚選情,但主因並非是刑期只有短短八個月,而是傅系人馬已掌握了全縣的主要資源,想扳也扳不倒。

有多少地方勢力屬於傅崐萁?這點可以從他今(2019)年4月18日出獄的那天看出端倪。

傅崐萁出獄  向支持民眾揮手致意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當天在花蓮監獄外,雖然是由徐榛蔚領銜迎接傅崐萁,但看點並不在此,也不是人山人海的民眾,而是到現場去的花蓮政治人物,包括花蓮縣議會正副議長張峻、潘月霞,還有花蓮市長魏嘉賢、吉安鄉長游淑貞、新城鄉長何禮臺、玉里鎮長蔡秋龍、卓溪鄉長呂必賢等諸多鄉鎮市長,以及連任多屆的謝國榮、徐雪玉等多位縣議員。

這些地方政治人物,其中幾位被視為傅崐萁的子弟兵,分別在吉安、新城、玉里等地執政,有版圖、有資源,「傅家班」的輪廓儼然成形,等於花蓮縣人口最多的其中三個鄉鎮,首長都是傅崐萁的友軍,基礎相當穩固。

雖然並不能把所有迎接傅崐萁出獄的政治人物都視為傅系人馬,但他們至少公開傳達一項很重要的政治訊號:我不是你的敵人。

議會正副龍頭、執政人口最多的四位鄉鎮市長、多位資深縣議員,如此的接風陣仗,花蓮縣政治史上恐怕僅傅崐萁有本事做到。

灌溉水渠流得到的地方,都是傅崐萁的味道

傅崐萁之所以能在花蓮做到「喊水會結凍」,就是因為他把專門管水的資源發揮得淋漓盡致:花蓮縣農田水利會。水利會跟農會是地方派系依附的重要系統,尤其在農業發達的花蓮更是如此,全花蓮的可耕地,有將近28%都在水利會的灌溉範圍內,掌握水權等於掐住農業的咽喉。

以近幾屆花蓮縣長選舉的票數來估算,能拿下8萬票幾乎就篤定過半當選,花蓮水利會會員人數約2.8萬、農會是3萬,姑且不論雙重會籍的會員有多少,農會、水利會系統的動員力和票數,絕對是撼動花蓮政壇的重要關鍵。

2009年12月,傅崐萁就任花蓮縣長,馬上做了一件舉國譁然的壯舉:任命剛離婚兩天的「前妻」徐榛蔚擔任副縣長。雖然徐榛蔚隨後被內政部解職,但之後接任的蔡運煌,才是真正關鍵的角色。

花蓮文旦柚上市 開發加工品提升價值(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中後著黑色背心者為花蓮縣副縣長蔡運煌

蔡運煌當時是花蓮農田水利會會長,從1988年便上任至2010年擔任副縣長為止,任期是驚人的22年,影響力也就不言而喻。雖然在該年水利會長改選時,面臨國民黨系統的挑戰,但蔡運煌與傅崐萁的運作,讓縣府農業發展處長、同樣出身水利會的溫芳榮,當選新一任水利會長,強勢守下水利會主導權至今。

此後,蔡運煌便長期是傅崐萁最得力的副手,徐榛蔚去年當選後也繼續找蔡運煌擔任副縣長;加上水利會長溫芳榮也是自己人,傅崐萁就在這個基礎上,在農業立縣的花蓮站穩腳步。

跨系統、跨地區進攻農會,水利會「農水整碗捧」

不僅是水利會,傅崐萁也在農會系統著力甚深,2017年花蓮縣農會理事長改選,由傅崐萁的戰友余國基當選,但真正精彩的是地方農會選舉。

除了縣級的花蓮縣農會,花蓮有九個基層農會,其中四個(花蓮市、鳳榮、玉溪、富里)在2017年農會選舉競爭空前激烈,目的是搶占實際運作農會、掌握龐大資源的總幹事一職。

農會選舉是由會員選出代表、代表選出理事、理事會遴選總幹事,因此理事會席次出爐後,就能知道總幹事將由哪個派系掌握。

而這四個農會的選舉中,以富里和玉溪農會結果最令人跌破眼鏡,恰巧跟傅崐萁的水利會有密切關係。玉溪農會總幹事原本由玉里鎮長龔文俊支持的李素美同額競選,但最後理事會不同意票佔多數慘遭封殺,延宕數個月後,由水利會的光復工作站站長蔡宗翰跨區角逐並當選,而蔡宗翰的父親,就是花蓮縣副縣長蔡運煌。去年的鎮長選舉,龔文俊本人也輸給傅崐萁系統的蔡秋龍,連任失利。

另一方面,富里農會的選舉恩怨從上一屆的2013年就開始,當時的總幹事陳榮聰,意外敗給水利會富里工作站站長彭金山,四年後陳榮聰與前縣議員、昔日農會舊部張素華合作,一口氣囊括富里農會九席理事,張素華全票當選為新一屆總幹事。去年的九合一選舉,陳榮聰與傅系議員張智冠角逐富里鄉長,陳榮聰再度雪恥勝出。

花蓮文旦柚來了  徐榛蔚北上行銷農產品(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此外,吉安農會總幹事在2015年的補選,也是由水利會的張德奇殺出重圍當選,擊敗由原總幹事徐永滿支持的人選。

從以上的例子,可看出傅崐萁充分運用他有把握的水利會勢力轉戰農會選舉,但這種「農水整碗捧」作為統籌選舉資源的舉動,還是不免招致地方勢力的反撲,以富里鄉的例子來看,是傅崐萁勢力少數在農會、鄉長皆吞敗的地方。

總體來說,花蓮近幾年的農會選舉並沒有藍綠對決,只有傅系與非傅系的泛藍內鬥,而這中間又會連動鄉鎮長的選舉,其中的複雜程度難以想像,亦是花蓮政治的常態,但這些都還是逃不出傅崐萁的手掌心。

這也是為什麼傅崐萁會在這次總統大選,穿梭於各縣市地方派系替韓國瑜打通人脈,不僅是他深諳農會、水利會運作,同時也知道派系生存已在刀口上,若民進黨再勝選,恐怕農會也難逃跟水利會一樣被收歸國有的命運,那他本人在花蓮的根基也將被掏空殆盡。

明年大選的結果,某種程度也是「花蓮王傳奇」能否延續的關鍵。

傅系人馬掌花蓮黨部,卻在提名作業惹得一身腥

傅崐萁不僅在花蓮地方有盤根錯節的影響力,無黨籍的他,甚至讓自己的人馬搶佔國民黨花蓮縣黨部的主導權。2017年,國民黨舉行地方黨部主委直選,一改過往由黨中央任命的模式,傅崐萁便力挺手下大將、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鄒永宏角逐,並順利當選黨部主委,這就等於掌握各項選舉的提名權,當然也包括今年的立委初選。

不過鄒永宏這次在立委初選上,卻硬是槓上黨中央。原本國民黨中央規劃花蓮縣初選領表是4月22日到24日,縣黨部卻在4月19日宣布初選延期,正式開啟這場「地方戰中央」的提名之爭,而鄒永宏也在5月16日遭停權處分。

最後國民黨初選在黨中央的接管下,於6月19日公布全民調初選結果,由傅崐萁人馬、縣黨部副主委黃啟嘉勝出,擊敗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林有志、前立委王廷升。

這場立委初選的紛爭看似告一段落,但整件事情最奇怪的轉折點,就是4月19日把初選延後的決定,不過這個日期頗值得玩味。

前一天的4月18日,是傅崐萁出獄的日子。

傅崐萁出獄和妻子擁抱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在地方上,傅崐萁參選立委的聲浪始終存在,加上去年9月25日入監服刑時所說「八個月後又是一條好漢」,都指向傅崐萁參選立委幾無懸念。然而,傅崐萁若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勢必讓國民黨籍的妻子、花蓮縣長徐榛蔚左右為難,但恢復國民黨籍參加初選,又不可能在領表截止的4月24日前完成,因此傅系人馬主導的縣黨部為何沒收初選?恐怕是以時間換取參選空間的戰略。

由於蕭美琴是現任民進黨籍花蓮縣立委,民進黨又是中央執政黨,加上國民黨提名的黃啟嘉表態參選到底、也不好陷徐榛蔚於不義,從這些客觀條件來看,傅崐萁參選立委的機會本來並不高。

不過去年九合一選後,花蓮政壇比較重大的變化,就是國民黨部主委鄒永宏的停權案;加上國民黨中央在9月4日任命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為花蓮縣黨部主委,讓原本單純的立委選情再掀波瀾。

地方勢力蠢蠢欲動,花蓮王重出江湖?

張峻在去年的議長選舉中,與傅家班有過一段暗潮洶湧的政治角力。由於當時的議長賴進坤並未競選議員連任,傅系議員張正治表態參選議長,與時任副議長的張峻互別苗頭。

在議長選舉當中,第一輪投票張峻獲得15票、張正治13票,無人達過半的17票門檻,張正治並表示願意退出選舉。最後,張峻在第二輪投票勝出,但選票並沒有大規模轉移,關鍵是第一輪投給自己的國民黨新科議員魏嘉彥、原住民議員陳英妹改投張峻。其中魏嘉彥是在立委初選爭議中,支持鄒永宏的縣黨部委員,同時是花蓮市長魏嘉賢的弟弟,不過議長選舉卻支持了張峻。

由此可見,這些地方要角並非完全照著政治結盟邏輯運作,只要天秤過於傾斜於一端,派系會適時「自我平衡」。雖然地方勢力間的合縱連橫,目前沒有直接撼動傅崐萁地位,但從議會動態來看,已嗅到蠢蠢欲動的味道,這點在花蓮縣黨部主委換人後似乎也逐漸浮上檯面。

張峻就任黨部主委時表示「讓花蓮縣贏、韓國瑜贏、黃啟嘉贏」,其實毋須懷疑,若在這場立委選舉能幫助黃啟嘉勝出,以國民黨角度來說,張峻是一大功臣,對於他個人未來的政治前途有好無壞。

張峻接任花蓮縣黨部主委 籲團結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右二淺藍色背心者為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

然而,張峻的就任典禮上,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沒有到場,就是國民黨籍的花蓮縣長徐榛蔚。此舉某種程度是在與目前的地方黨部做切割,加上議會勢力動作頻頻,為了穩住局面,傅崐萁恐怕不得不參選立委,那徐榛蔚就勢必要跟力挺黃啟嘉的黨部保持距離;至於國民黨提名的黃啟嘉,若當初沒有傅崐萁勢力的支持,是否能通過初選也很難說,即便宣示參選到底,恐怕會成為「棄黃保傅」的政治犧牲品。

花蓮這盤棋,贏者傅崐萁

傅崐萁在花蓮發跡很早,2001年首次以親民黨身分當選立委,2004年連任後就積極布局隔年的縣長選舉,但輸給國民黨提名的謝深山;2009年他選上縣長後,2010年的立委補選及2012年的立委選舉,他都推派自己的人馬對決國民黨的王廷升。這幾次選舉的一個共通現象,就是最後由國民黨獲勝。

即便在政治利益上有矛盾,但整體還是在泛藍體系內流動,民進黨氣勢沒有強到能在花蓮坐收漁利。

但若民進黨有可能勝出,傅崐萁的政治動作就完全不一樣。2012年與2016年兩次的總統大選,出身親民黨的傅崐萁,並未在總統選戰上支持政治啟蒙導師宋楚瑜,因為國民黨選情相當緊繃;加上2016年立委選舉,他也親自帶著關係不好的王廷升掃街拜票,面對民進黨蕭美琴來勢洶洶,傅崐萁也全力支持王廷升,確保泛藍肥水不落外人田,更重要的是讓國民黨不斷欠下對傅崐萁的人情。

12491960_668190839950853_379444271205753
Photo Credit:王廷升

從這點可以看出,傅崐萁任何政治動作,都是在盤算自身的「利益」。如前所述,明年大選韓國瑜當選與否,攸關「花蓮王傳奇」是否能未完待續,因此只要韓國瑜選情真的非常不樂觀,傅崐萁無法藉此跳入中央,那也就顧不得與國民黨、黃啟嘉的關係,寧可靠自己殺回立法院,捍衛手中的利益與資源。

從這點來看,傅崐萁掌握農會跟水利會資源重不重要?非常重要,因為這可以讓他在沒有國民黨部奧援的情況下,有屬於自己的組織與動員力,若真要開戰也有兵馬錢糧,進可攻退可守,不需看國民黨臉色。

總之,無論有沒有參選,傅崐萁依然是花蓮縣唯一的當選者。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地方派系台中篇1】從「對幹」到「換票」,紅黑兩派如何主宰中台灣選情?



地方派系:內行看門道的台灣「山頭」故事:

我們常在新聞看到「地方派系」,卻少有人真正瞭解那是什麼——紅黑白派的顏色代表什麼意思?哪個政治人物是哪一派?為何他們能有那麼大的權力?關鍵評論網透過各界專家,從南到北為您揭露高雄、雲嘉、台中、苗栗、花蓮、宜蘭、新北、金門的地方派系故事,下次當你看見政治人物的造勢場合,或許就會發現候選人背後站的那些臉孔,其實正透露著「內行人」才看得懂的關鍵訊息。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