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家聽到「新北沒有地方派系」這句話的時候,應該都會嚇一跳吧。因為在新北,「地方勢力」會是比「地方派系」更好拿來理解地方政治脈絡的概念。
什麼,新北沒有地方派系?
大家聽到「新北沒有地方派系」這句話的時候,應該都會嚇一跳吧。畢竟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全台灣各地無論是基層選舉到總統大選,地方派系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是去年年底的六都跟地方縣市大選,地方派系的動向更被認為是造成民進黨執政縣市大幅翻盤的關鍵因素。
但是,就在我為了瞭解新北市的地方派系,再次訪問從事選舉公關多年,參與全台大大小小選戰的三通網資訊集團祥網數位總經理許立倫時,卻得到了這個令我震驚的答案。
大概是感受到了我的震驚,許立倫進一步說明,所謂的「新北沒有地方派系」要先從「你怎麼定義地方派系」開始談。像是台中著名的紅派跟黑派,背後的淵源都可以上推到日治時期,甚至是前清時代的地方仕紳。
像是曾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國民黨大老廖了以,祖父廖西東從日治時代就成為豐原街長(相當於今天的鎮長)。接著他父親廖忠雄子承父業,繼續擔任日後的豐原鎮長,到廖了以已經是第三代從政,從豐原市長、台中縣長一路往中央挺進。許立倫認為像是台中廖家這種從政數代,在地方擁有盤根錯節的影響力,連綿數代都保有政治實力的勢力才能夠叫做「地方派系」。

相較之下,新北各地確實都有足以影響選戰的政治頭人跟家族勢力。但這些勢力都缺乏中南部那種連綿數代,跟鄉里間盤根錯節的關係,所以如果用更精確的詞彙來描述,許立倫認為比起地方派系,新北的頭人更適合稱作「地方勢力」。
對於新北各地方勢力的背景,許立倫建議我可以參考決策調查有限公司出版的《台灣政權頭人錄》。
以新北第一選區為例,目前在任的立委呂孫綾,父親呂子昌是淡水信用合作社的老闆,算是金融背景的地方勢力。但呂家目前從政最年輕的也只不過是第二代,跟廖了以身為廖家第三代又是待退大老相比,呂家只能算是新興的地方勢力。
同選區的議員,像是蔡錦賢曾任竹林慈玄宮主委、鄭戴麗香曾任八里五福宮主委,都具有宮廟支持的背景,鄭宇恩的父母也是在地的政治人物,但都不算是從政三代以上的「派系」。
為什麼新北沒有「地方派系」?
說起為什麼新北沒有地方派系,許立倫認為這跟新北特殊的選民結構有關。新北的選民大多是來自全台灣各縣市的城鄉移民,為了生活從故鄉搬到鄰近台北的新北市。這也附帶形成了「同鄉會」這個新北獨特的地方勢力。像是多次在新北參與選戰的李婉鈺,背後依靠的就是住在新北的雲林鄉親支持。湊巧的是,媒體報導曾與李婉鈺傳出緋聞的「七名男友」裡,也有兩位是雲林出身的政治人物。
因為新北的選民有許多都來自其他縣市,在新北落地生根的時間不長,所以也不會像中南部一樣長期支持特定家族或是勢力的候選人。
這也造就了新北選區一些特殊的生態。像是新北第二選區跟新北第三選區都包括三重,但兩邊選出風格完全不同的林淑芬跟余天兩位立委。尤其林淑芬在立院一向支持偏向左翼進步價值的政策,日前甚至為了一例一休的政策不惜跟民進黨中央引發衝突。這跟許多人對三重、蘆洲選民偏好草根政治人物的刻板印象相差甚遠,反而是講人情,親和力強的余天比較接近一般人對草根政治人物的印象。

許立倫分析,林淑芬所在的選區雖然有包括三重,但只有十六個里,第二選區主要的票倉還是以蘆洲為主。蘆洲類似淡水,都是近期才開發的新興市鎮,來自其他縣市的城鄉移民特別多。在這個情形下,這裡的居民與蘆洲在地的連結還不深厚,因此比起專注爭取在地利益或是搏感情的政治人物,第二選區的選民更喜歡在全國性的政策上有所堅持、問政犀利的政治人物,所以林淑芬可以在第二選區長期得到選民支持。
相較之下,余天的第三選區是以傳統老一代的三重居民為主,因此親和力強,能夠爭取草根選民支持的余天才會在第三選區出線。從這樣的對比裡,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新北的選民都是個縣市搬來的城鄉移民,但從各區開發以及城鄉移民到來的先後,都會讓不同選區發展出不同的政治偏好跟選舉文化。
新北政治人物的「移民」性格
除了新北的選民大多是城鄉移民,所以較不容易長期支持特定的政治勢力,在新北經營的政治勢力其實多少也帶點「移民」性格。像是過去曾任新北市長,或是升格前台北縣長的政治人物,從解嚴算起諸如朱立倫、周鍚瑋、蘇貞昌、尤清、林豐正等人,在卸任後都往中央政壇發展,很少有人在新北長期經營自己的「地方派系」。
這點跟新北鄰近台北,又作為全台最大票倉的特性相關,導致新北容易被當作是進軍中央的「跳板」。少數有在新北經營的前首長人馬,例如蘇貞昌培養的呂子昌、吳秉叡等人,在地方經營的時程比起中南部的政治世家也都不長。呂子昌跟吳秉叡都是在自己這代才發跡,吳秉叡更是從老家台東北上發展才在新北落腳的第一代。

新北最接近「地方派系」的望族
雖然新北也有從清朝或是日治時期傳下來的望族,像是板橋的林家以及邱、郭、劉三家。但板橋林家從日治時期就從政治轉向商業,邱家跟郭家在威權時代雖然都有家族成員擔任縣議員甚至板橋市長,但兩家後來也都淡出政壇。像是台大爆發「拔管案」時的代理校長郭大維便是前板橋市長郭政一的兒子,但郭大維已經完全轉向電機學術的領域發展,不再過問板橋的地方政治。
目前新北市唯一流傳數代,比較接近「地方派系」的政治勢力只有劉家,但劉家在板橋的政治勢力也沒有台中的紅派與黑派等知名的地方派系這麼強大。劉家的代表人物有曾任台北縣議會議長的劉炳偉,而目前投身政治的最新一代則是現任新北市議員的劉美芳。

其他影響新北選戰的「地方勢力」
從新北當選的立法委員來看,除了第二選區、第三選區、第九選區、第十一選區等四個選區在2008年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後長期由單一政黨的候選人連任,其他八個選區都以2016年為分界,分別為國民黨以及民進黨籍的候選人勝選(第十二選區為時代力量的候選人黃國昌)。其中第三選區又由余天、高志鵬兩人前後分別擔任立委。
由這十年間的政治情勢來看,新北幾個能夠確保長期當選的人分別是林淑芬、林德福跟羅明才。其中林淑芬在第二選區能夠長期當選的原因前面已經分析過,而另外兩位則分別是國民黨籍的林德福跟羅明才。
其中林德福是從解嚴前就參選永和市民代表起家,曾任永和市長的老政治人物。羅明才則是繼承了父親羅福助傳下來的「兄弟」勢力。而羅福助在新店的發跡也反映了新北城鄉移民社會的特色,從彰化出身的青年在北部依靠「天道盟」打出名聲後,讓家族勢力落腳新店由兒子繼承政治事業。
除了上面提過的勢力之外,像是「三重幫」之類的地主商幫,或是蘆洲的李姓宗親會,還有前面提過在背後支持李婉鈺的三重雲林同鄉會,對選舉當然也有影響力。但回歸我們前面談到的定義,將他們稱為「地方勢力」還是會比「地方派系」更為恰當。
而新北其他的政治勢力,還有三重朱派,從朱清發擔任三重市長傳到第二代朱俊曉當選過國民黨籍的立法委員及國大代表。不過在2008年單一選區兩票制改制後便輸給余天,此後第三選區便一直由民進黨籍的政治人物擔任立委。如果用地方派系的標準來看,朱派從2008年之後在三重的政治生命便宣告中斷,但朱派在三重仍然握有大量土地與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如果我們以「地方派系」作為分析新北政治消長的標準,便會遇到很多難以清楚區分的灰色地帶。像是三重朱派在政治發展受阻後把重心放在土地開發,或是三重幫以及板橋林、邱、郭等家族將重心從政治轉向商業,卻又還是有一定選票號召力的世家,究竟算不算「地方派系」確實就會是一個難以定義的問題。
如果算是地方派系,那這樣全台灣各地的大地主,或是更有錢的財團算不算地方派系?如果不算,那些家族跟勢力也確實曾插足政治,或是在地方上保有一定的實力,會是各黨派候選人拉攏的對象。
另外像新北升格後,市議會的前後任議長陳幸進、蔣根煌。前者是三重先嗇宮董事、義天宮陣頭會長等宮廟背景支持的老政治人物,後者是國民黨在新莊的黨務主管出身,兩者雖然都在地方擁有雄厚的支持,但跟台中、高雄等地正副議長背後的派系勢力恐怕很難相提並論。
因此在新北,「地方勢力」會是比「地方派系」更好拿來理解地方政治脈絡的概念。

比起「地方派系」,今年觀察新北立委選戰更重要的指標
從我們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北在2008年單一選區兩票制改制後,多數立委當選與否其實是跟著藍綠兩大政黨在全國執政的氣勢而定。其中的原因也來至於我們前面提過的,做為以城鄉移民為主的社會,新北居民並不習慣長期支持特定的政治人物或勢力。因此新北的投票傾向與台北相似,還是以藍綠兩黨整體的執政成績還有氣勢為考量。不過前面提到的「地方勢力」也還是多少能影響候選人得票的高低。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屆新北市立法委員選戰,恐怕還是會跟著蔡英文還有韓國瑜為首的兩黨總統選戰起伏。尤其是去年年底國民黨依靠韓國瑜在高雄所掀起的旋風,在縣市長及地方議會選舉大獲全勝,也讓很多人看好國民黨候選人在這一屆立委選戰的聲勢。
不過今年韓國瑜在代表國民黨參選後,並沒有像去年一樣帶起國民黨熱烈的選情,在目前各方的民調中暫時都由蔡英文領先。如果韓國瑜這屆沒有能夠挑戰蔡英文成功,那按照過去十年來的情況,這屆國民黨在新北市的立委選戰恐怕也不太樂觀。因此在接下來幾個月裡藍綠兩黨在整個大選聲勢上的表現,恐怕才是觀察新北立委選戰最重要的指標。
核稿編輯:翁世航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