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以張博雅為代表的許家班式微後,嘉義市在市長的競爭中已轉變為典型的政黨對抗,但嘉義市的議會產生相當弔詭的態勢:雖然派系影響力在議會式微,使得市府面對的的反對黨不是一個,而是十幾席幾乎都自成一格的無黨籍議員。
文:陳冠吾
嘉義市自1982年升格省轄市後,除了2014-18年的市長涂醒哲是男性外,其他日子都由女性主政,其中更曾有十年的時間市長與議長都是女性主政,這在台灣甚至東亞的地方自治史上可能都是唯一。此外,班對抗指的是長期主掌市府的「許家班」,與雄踞議會的「蕭家班」。
從派系之爭到政黨對決,看「許家班」在嘉義市府的興衰史
許家班的開創人許世賢先是當選升格後的首任市長,但卻在任內逝世。其後她的四女張博雅經補選繼任市長,張博雅又於1990年市長任滿後轉而參選立委並順利當選;市長的位子由其姊張文英接任。1997年張文英兩屆市長任滿後,時任衛生署長的張博雅又辭官回鄉參選市長並且順利當選。直到2000年張博雅應陳水扁之邀入閣擔任內政部長前,1982到2000年間的嘉義市都是由許世賢母女三人主政近20年,足見許家班在嘉義市的實力之強。
不過,「班」這種組織型態的發展幾乎完全繫於領袖一人身上,固然許家班在嘉義市長期主政,但我們沒有看到許家班在議會或基層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樣也為許家班的存續埋下隱憂,最終因陳麗貞加入民進黨而式微。
2005年的地方選舉由國民黨提名的黃敏惠勝選,代表民進黨參選的陳麗貞爭取連任失敗,黃敏惠成為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後首任國民黨籍的市長。許家班一方面因陳麗貞落選勢力消退,另一方面掌門人張博雅在馬英九執政後出任入閣擔任中選會主委,而後於2014年獲得馬英九提名出任監察院長,即便張博雅位居中央高位,卻因在地方上後繼無人。未來張博雅卸任院長後年事已高,幾乎不可能再參選地方公職,因此許家班的傳奇將會隨著張博雅卸任公職而走入歷史。

在許家班式微後,嘉義市在市長的競爭中已轉變為典型的政黨對抗。
黃敏惠2009年爭取連任時的對手,是民進黨提名的涂醒哲,而後黃敏惠順利連任;2014年黃敏惠兩任市長屆滿,國民黨改提名陳以真參選,而民進黨再次提名涂醒哲參選,這次選舉,因受到當時馬政府執政不力的影響,最終涂醒哲勝選,成為嘉義市升格省轄市後首位男性市長。然而,就在涂醒哲尋求連任的2018年,捲土重來的黃敏惠搭上韓流順勢贏過涂醒哲,成為繼張博雅之後第二位回任的市長。
這樣的發展,說明了在嘉義市市長與唯一一席立委的競爭中,派系的影響力已大大減弱,轉而進入政黨競爭的時代。
曾經掌握議會勢力的「蕭家班」,也逐漸凋零
而嘉義市的議會政治,則是因蕭家班與國民黨的若即若離而相對複雜。
蕭家班是從嘉義市農會起家,先是由蕭登獅以理事長的資源,先後扶植大哥蕭登旺與三弟蕭登標擔任嘉義市議會與縣議會議長,蕭家班成為一股跨越嘉義縣市的議會勢力。
但當蕭家班如日中天時,連任三屆議長的大哥蕭登旺卻於2001年在議場因心臟病猝逝,使得蕭家班的權力布局完全打亂。此外,蕭登旺的兩個弟弟登獅與登標皆因有案在身無法順利繼承大哥的政治事業,一度使蕭家面臨政治斷後的危機。此時,蕭登獅的妻子蔡貴絲臨危上陣參選議員,並且接任議長將近十年。
而後,蔡貴絲於2014年的地方選舉宣布放棄連任,但蕭家班同時推出蕭淑麗(蕭淑麗雖屬於蕭家班但與蕭家並無血緣關係)與蕭登旺之子蕭文億參選市議員。選舉結果蕭淑麗雖高票當選並隨後繼任議長,但正統蕭家班的接班人蕭文億卻落選,足見雖然蕭家班成功穩住在議會的勢力,但已大不如前。之後,蕭淑麗以無黨籍身分當選市議員,但在議長選舉中以國民黨籍當選,然而她於2018年的地方選舉中脫黨參選市長時,最終敗給回鍋參選的黃敏惠。
至此,蕭家班除了無法進軍市府外,雄踞多年的議會勢力也就此告一段落。

蕭家班與國民黨之間的關係,就是民主化後派系與政黨競合的最佳寫照
蕭家班雖以無黨籍起家,但國民黨在1998年在嘉義縣提名蕭登旺長女蕭苑瑜參選立委並順利當選,這是蕭家班與國民黨合作的開始。不過,如同我們對「班」的描述,班的存亡幾乎繫於領袖一人,而蕭家班的消長就繫於蕭登旺一人,但如同前述,蕭家班的布局因蕭登旺猝逝而大亂,影響力也逐漸消退。
回顧2001年原本要競選連任的蕭苑瑜,因為其叔蕭登標要參選而放棄連任,但最後蕭登標因案定讞而喪失參選資格,兩頭空的結果昭告了蕭家班在嘉義縣的終結,也遑論與國民黨的合作。另外,市區則由蔡貴絲以無黨籍身分穩住蕭家班在市議會的勢力,其於2008年應時任副總統的蕭萬長(蕭萬長與蕭家班也沒有血緣關係)之邀加入國民黨,開始了蕭家班與國民黨的第二段合作。然而,當2009年蔡貴絲尋求議長連任時,國民黨卻在現任議長為國民黨籍的情況下,突兀地宣布開放投票,以致於最後由無黨籍的林承勳當選議長。因當時連任市長的黃敏惠同時身兼國民黨副主席,以致蕭家班認為這是黃敏惠暗中支持林承勳的結果,使得蔡黃二人之間就常有不合的傳聞。
林承勳因賄選案被判刑入獄,蔡貴絲於2012年經補選回任議長,此後兩年又出現了另一個突兀的情況:國民黨籍市長在國民黨籍議長主持的大會中被趕出議場,市府的總預算被罷審,更有多項預算被刪減至一元的窘境。
雖然蕭家班第三位議長蕭淑麗也是以國民黨籍出任,但此時蕭家班與國民黨第二段的合作已是同床異夢。而蕭淑麗在2018年脫黨參選不過就是讓已然的分裂檯面化罷了。這種特殊的府會關係可謂派系政治的遺緒,從政黨看是一致政府,從派系看是分立政府,但嘉義市議會更複雜難解的是既然國民黨無法以黨團控制議長與議會;而蕭家班又是一個相對鬆散的結構,造成了嘉義市議會原子化的特殊情況。
無黨籍是「最大黨」的嘉義市原子化議會
原子化議會,指的是每席議員各自是一股相對獨立的政治勢力,到處游移,非黨團或一派系所能主導。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因為嘉義市因人口少,議員只有23席且無黨籍佔絕對多數,但前段所提的許家班與蕭家班勢力的消散,也都是造成議會原子化的主因。
嘉義市議會的分布常常是無黨籍過半,而國民黨與民進黨分別僅有約四分之一左右的席次,這樣使得政黨在議會內發揮的影響力相對有限。換言之,議會內的黨團要支持或抗衡有政黨色彩的市長就更難以施力,無論是黃敏惠或涂醒哲都有數次被議員趕出議場的紀錄。而2018年選出的市議會,更是罕見正副議長都由無黨籍擔任,過去國民黨籍的議長都造成府會緊張了,更遑論正副議長都是無黨籍,這樣使得政黨政治在議會內更無權置喙。

因此,現在的嘉義市的議會產生相當弔詭的態勢:雖然派系影響力在議會式微,但距離進入政黨政治仍撲朔迷離。換言之,若用分立政府論之,在原子化議會的態勢下,每屆嘉義市長面臨的都是分立政府,而且議會內的反對黨可能不是一個,而是十幾席幾乎都自成一格的無黨籍議員。
在如此分立的府會關係下,府會不和應該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最後,從嘉義縣市的個案而論,我們可以發現派系的影響力逐漸消退中,而且政黨逐漸將地方派系內化,抑或者派系消散,若干成員自行加入政黨運作。例如在嘉義縣,雖然林派的陳明文仍然以派系的動員模式鞏固自己的勢力,但他已經以民進黨員自詡,而式微的黃派就毅然決然成為國民黨在嘉義縣的代理人。
這樣的發展,造成民進黨與國民黨在嘉義縣的競爭,實際上成為了林派與黃派的競爭,這是一種既是派系又是政黨競爭的混合式政治;嘉義市的政局則相對單純,市長乃至於立委的部分已經很明顯進入政黨競爭的態勢,但議會因無黨籍佔優勢,縱使蕭家班謝幕,議會內反而是沒有派系或政黨能掌控。未來嘉義市的府會關係的發展,仍然會是台灣地方政治中相當特殊的個案,值得大家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地方派系高雄篇】 昔有紅白黑三大派系,今日僅剩「陳菊幫」獨大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